共577,分39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龙凤
龙文鼎
龙骧茔
龙骧下蜀
宰相纱笼
雉过
鲁恭文字
驴鸣一声
吕尚封国
绿林
沦周赧
王言綍
转轮王(又作:轮王)
骆宾王
典故(续上)
刘公荣龙凤
龙文鼎
龙骧茔
龙骧下蜀
宰相纱笼
雉过
鲁恭文字
驴鸣一声
吕尚封国
绿林
沦周赧
王言綍
转轮王(又作:轮王)
骆宾王
《世说新语》下卷上《简傲》
「王戎弱冠诣阮籍,时刘公荣在坐。阮谓王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彼公荣者,无预焉。』二人交觞酬酢,公荣遂不得一杯。而言语谈戏,三人无异。或有问之者,阮荅曰:『胜公荣者,不得不与饮酒;不如公荣者,不可不与饮酒;唯公荣,可不与饮酒。』」
「王戎弱冠诣阮籍,时刘公荣在坐。阮谓王曰:『偶有二斗美酒,当与君共饮。彼公荣者,无预焉。』二人交觞酬酢,公荣遂不得一杯。而言语谈戏,三人无异。或有问之者,阮荅曰:『胜公荣者,不得不与饮酒;不如公荣者,不可不与饮酒;唯公荣,可不与饮酒。』」
例句
已恨流莺欺谢客,更将浮蚁与刘郎。 温庭筠 李羽处士寄新酝走笔戏酬
《南齐书》卷三十三《王僧虔传》
僧虔宋世尝有书诫子曰:「……于时王家门中,优者则龙凤,劣者犹虎豹。」
僧虔宋世尝有书诫子曰:「……于时王家门中,优者则龙凤,劣者犹虎豹。」
例句
解薜龙凤署,怀铅兰桂丛。 李群玉 始忝四座奏状闻荐蒙恩授官旋进歌诗延英宣赐言怀纪事呈同馆诸公二十四韵
典故
相关人物
龙骧茔
龙骧墓
相关人物
王浚
《晋书》卷四十二《王浚传》
「寻以谣言拜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太康六年卒,时年八十,谥曰武。葬柏谷山,大营茔域,葬垣周四十五里,面别开一门,松柏茂盛。」
「寻以谣言拜浚为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太康六年卒,时年八十,谥曰武。葬柏谷山,大营茔域,葬垣周四十五里,面别开一门,松柏茂盛。」
典故
相关人物
龙骧下蜀
相关人物
王浚
《晋书》卷四十二《王浚传》
「武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拜浚为龙骧将军。」「太康元年,『浚自发蜀,兵不血刃,功无坚城,夏口、武昌,无相支抗。于是顺流鼓棹,径造三山。』吴王孙?遂自缚降浚。」
「武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拜浚为龙骧将军。」「太康元年,『浚自发蜀,兵不血刃,功无坚城,夏口、武昌,无相支抗。于是顺流鼓棹,径造三山。』吴王孙?遂自缚降浚。」
《太平广记》卷一百九十九〈文章二·王播〉~494~
唐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照寺木兰院,随僧斋食。后厌怠,乃斋罢而后击钟。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名皆以碧纱罩其诗。播继以二绝句曰:「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未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唐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照寺木兰院,随僧斋食。后厌怠,乃斋罢而后击钟。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名皆以碧纱罩其诗。播继以二绝句曰:「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上堂未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后汉书》卷二十五〈卓鲁魏刘列传·鲁恭〉
建初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瞿然而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安,是岁,嘉禾生恭便坐廷中,安因上书言状,帝异之。
建初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瞿然而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还府,具以状白安,是岁,嘉禾生恭便坐廷中,安因上书言状,帝异之。
《东观汉记》卷十三〈鲁恭列传〉
鲁恭,字仲康,扶风人。父建武初为武陵太守,卒官。时恭年十二,弟丕年七岁,昼夜号踊不绝声,郡中赙赠无所受。及归服丧,礼过成人。耽思闭门讲诵,兄弟双高。太尉赵喜闻鲁恭志行,每岁时遣子送米肉,辞让不敢当。恭怜丕小,欲先就其名,托疾不仕。郡数以礼请,谢不肯应。母强遣之,恭不得已而行,因留新丰教授。丕举秀才,恭乃始为郡吏。鲁恭为中牟令,宿讼许伯等争陂泽田,积年州郡不决。恭平理曲直,各退自相责让。鲁恭为中牟令,时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察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嘿然有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治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三异也。府掾久留,担扰贤者。」具以状白安。
鲁恭,字仲康,扶风人。父建武初为武陵太守,卒官。时恭年十二,弟丕年七岁,昼夜号踊不绝声,郡中赙赠无所受。及归服丧,礼过成人。耽思闭门讲诵,兄弟双高。太尉赵喜闻鲁恭志行,每岁时遣子送米肉,辞让不敢当。恭怜丕小,欲先就其名,托疾不仕。郡数以礼请,谢不肯应。母强遣之,恭不得已而行,因留新丰教授。丕举秀才,恭乃始为郡吏。鲁恭为中牟令,宿讼许伯等争陂泽田,积年州郡不决。恭平理曲直,各退自相责让。鲁恭为中牟令,时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中牟。河南尹袁安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肥亲往察之。恭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亲曰:「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亲嘿然有顷,与恭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治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三异也。府掾久留,担扰贤者。」具以状白安。
例句
都忘醉后逢廉度,不省归时见鲁恭。 于鹄 醉后寄山中友人
老人骖驭往,童子狎雏嬉。 张说 送乔安邑备
别曲鸾初下,行轩雉尚过。 张说 送苏合宫颋
童子怀仁至,中郎作赋成。 李峤 雉
侧闻鲁恭化,秉德崔瑗铭。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
应宰凫还集,辞郎雉少留。 沈佺期 钱唐郎中洛阳令
爱君修政若修身,鳏寡来归乳雉驯。 独孤及 酬常郿县见赠
翔凫犹化履,狎雉尚驯童。 骆宾王 伤祝阿王明府
雅琴驯鲁雉,清歌落范尘。 骆宾王 春夜韦明府宅宴得春字
典故
相关人物
参考典故
鲁恭文字
相关人物
刘馀(鲁恭王)
参考典故
鲁壁书
《史记》卷五十九《五宗世家》
鲁共王馀,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淮阳王。二年,吴楚反破后,以孝景前三年徙为鲁王。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季年好音,不喜辞辩。为人吃。
鲁共王馀,以孝景前二年用皇子为淮阳王。二年,吴楚反破后,以孝景前三年徙为鲁王。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季年好音,不喜辞辩。为人吃。
《汉书》卷五十三《鲁恭王馀传》
恭王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
恭王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
例句
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留。 杜甫 玉台观
《汉书》卷九十九下《王莽传下》
是时,南郡张霸、江夏羊牧、王匡等起云杜绿林,号曰下江兵,众皆万馀人。武功中水乡民三舍垫为池。
是时,南郡张霸、江夏羊牧、王匡等起云杜绿林,号曰下江兵,众皆万馀人。武功中水乡民三舍垫为池。
《后汉书》卷十一《刘玄传》
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更相侵夺。新市人王匡、王凤为平理诤讼,遂推为渠帅,众数百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丹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臧于绿林中,数月閒至七八千人。地皇二年,荆州牧某发奔命二万人攻之,匡等相率迎击于云杜。大破牧军,杀数千人,尽获辎重,遂攻拔竟陵。转击云杜、安陆,多略妇女,还入绿林中,至有五万馀口,州郡不能制。
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更相侵夺。新市人王匡、王凤为平理诤讼,遂推为渠帅,众数百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丹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臧于绿林中,数月閒至七八千人。地皇二年,荆州牧某发奔命二万人攻之,匡等相率迎击于云杜。大破牧军,杀数千人,尽获辎重,遂攻拔竟陵。转击云杜、安陆,多略妇女,还入绿林中,至有五万馀口,州郡不能制。
典故
相关人物
沦周赧
相关人物
周赧王
《史记》卷四《周本纪》
周君、王赧卒,周民遂东亡。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于惮狐。后七岁,秦庄襄王灭东周。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
周君、王赧卒,周民遂东亡。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于惮狐。后七岁,秦庄襄王灭东周。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
例句
三季沦周赧,七雄灭秦嬴。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礼记注疏》卷五十五〈缁衣〉~928~
子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故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则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诗云。『淑慎尔止。不愆于仪。』」汉·郑玄注:「言言出弥大也。纶,今有秩,啬夫所佩也。綍,引棺素也。」唐·孔颖达疏:「王言如丝,其出如纶者,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言纶粗于丝。王言如纶,其出如綍者,亦言渐大出如綍也,綍又大于纶。」
子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故大人不倡游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则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诗云。『淑慎尔止。不愆于仪。』」汉·郑玄注:「言言出弥大也。纶,今有秩,啬夫所佩也。綍,引棺素也。」唐·孔颖达疏:「王言如丝,其出如纶者,王言初出微细如丝,及其出行于外,言更渐大如似纶也,言纶粗于丝。王言如纶,其出如綍者,亦言渐大出如綍也,綍又大于纶。」
《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
时诸相师即白王言,王所生子,有三十二相……在家当为转轮圣王,若其出家,当成正觉。十号俱足。
时诸相师即白王言,王所生子,有三十二相……在家当为转轮圣王,若其出家,当成正觉。十号俱足。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上〈文苑列传上·骆宾王〉~5006~
骆宾王,婺州义乌人。少善属文,尤妙于五言诗,尝作帝京篇,当时以为绝唱。然落魄无行,好与博徒游。高宗末,为长安主簿。坐赃,左迁临海丞,怏怏失志,弃官而去。文明中,与徐敬业于扬州作乱。敬业军中书檄,皆宾王之词也。敬业败,伏诛,文多散失。则天素重其文,遣使求之。
骆宾王,婺州义乌人。少善属文,尤妙于五言诗,尝作帝京篇,当时以为绝唱。然落魄无行,好与博徒游。高宗末,为长安主簿。坐赃,左迁临海丞,怏怏失志,弃官而去。文明中,与徐敬业于扬州作乱。敬业军中书檄,皆宾王之词也。敬业败,伏诛,文多散失。则天素重其文,遣使求之。
《漢語大詞典》:刘郎(劉郎)
(1).指 南朝 宋武帝 刘裕 。《宋书·符瑞志上》:“逆旅嫗曰:‘ 刘郎 在室内,可入共饮酒。’”
(2).指 汉武帝 刘彻 。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 刘郎 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3).指 汉高祖 刘邦 。 宋 辛弃疾 《六幺令》词:“长喜 刘郎 马上,肯听诗书説。”
(4).指 三国 蜀 先主刘备 。 宋 王千秋 《贺新郎·石城吊古》词:“要约 刘郎 铜雀醉,底事遽争 荆 楚 。”
(5).指 东汉 刘晨 。相传 刘晨 和 阮肇 入 天台山 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 唐 司空图 《游仙》诗之二:“ 刘郎 相约事难谐,雨散云飞自此乖。” 后蜀 顾夐 《虞美人》词:“此时恨不驾鸞皇,访 刘郎 。” 清 无名氏 《后会仙记》:“ 刘郎 曾否访仙山,柳色青春正可攀。”
(6).借指情郎。 宋 周邦彦 《苏幕遮》词:“翠屏深,香篆裊。流水落花,不管 刘郎 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只愿扇儿寄去的速,师父束装得早,三月三 刘郎 到了,携手儿下妆楼。”参见“ 刘阮 ”。
(7). 唐 刘禹锡 《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玄都观 里桃千树,尽是 刘郎 去后栽。”此为 禹锡 自称,后因以“刘郎”指 禹锡 。 唐 白居易 《醉中重留梦得》诗:“ 刘郎 刘郎 莫先起, 苏臺 苏臺 隔云水。”
(2).指 汉武帝 刘彻 。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 刘郎 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3).指 汉高祖 刘邦 。 宋 辛弃疾 《六幺令》词:“长喜 刘郎 马上,肯听诗书説。”
(4).指 三国 蜀 先主刘备 。 宋 王千秋 《贺新郎·石城吊古》词:“要约 刘郎 铜雀醉,底事遽争 荆 楚 。”
(5).指 东汉 刘晨 。相传 刘晨 和 阮肇 入 天台山 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 唐 司空图 《游仙》诗之二:“ 刘郎 相约事难谐,雨散云飞自此乖。” 后蜀 顾夐 《虞美人》词:“此时恨不驾鸞皇,访 刘郎 。” 清 无名氏 《后会仙记》:“ 刘郎 曾否访仙山,柳色青春正可攀。”
(6).借指情郎。 宋 周邦彦 《苏幕遮》词:“翠屏深,香篆裊。流水落花,不管 刘郎 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只愿扇儿寄去的速,师父束装得早,三月三 刘郎 到了,携手儿下妆楼。”参见“ 刘阮 ”。
(7). 唐 刘禹锡 《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玄都观 里桃千树,尽是 刘郎 去后栽。”此为 禹锡 自称,后因以“刘郎”指 禹锡 。 唐 白居易 《醉中重留梦得》诗:“ 刘郎 刘郎 莫先起, 苏臺 苏臺 隔云水。”
《漢語大詞典》:刘阮(劉阮)
(1). 东汉 刘晨 和 阮肇 的并称。相传 永平 年间, 刘阮 至 天台山 采药迷路,遇二仙女,蹉跎半年始归。时已入 晋 ,子孙已过七代。后复入 天台山 寻访,旧踪渺然。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元 杂剧中有 王子一 撰《误入桃源》,即用其事。后用为游仙或男女幽会的典故。 唐 吕岩 《七言》诗之一○四:“曾随 刘 阮 醉 桃源 ,未省人间欠酒钱。” 后蜀 顾夐 《甘州子》词:“曾如 刘 阮 访仙踪,深洞客,此时逢。” 明 陆采 《明珠记·赘苹》:“忽成 刘 阮 约,如入 武陵村 。”《宦海》第五回:“画眉窗下,孔雀屏前, 天台 之 刘 阮 重来。”参见“ 刘郎 ”。
(2). 刘伶 、 阮籍 的并称。 刘 阮 , 魏 晋 时人,以纵酒放达著称。 清 戴名世 《醉乡记》:“自 刘 阮 以来,醉乡遍天下。”
(2). 刘伶 、 阮籍 的并称。 刘 阮 , 魏 晋 时人,以纵酒放达著称。 清 戴名世 《醉乡记》:“自 刘 阮 以来,醉乡遍天下。”
《國語辭典》:龙凤(龍鳳) 拼音:lóng fèng
1.比喻才德优异的人。《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王家门中,优者龙凤,劣犹虎豹。」
2.比喻帝王。《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及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2.比喻帝王。《新唐书。卷二。太宗本纪》:「及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漢語大詞典》:龙凤团茶(龍鳳團茶)
宋 时制为圆饼形贡茶,上有龙凤纹。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事志》:“建茶盛於 江 南,近岁制作尤精,龙凤团茶最为上品,一斤八饼。 庆歷 中, 蔡君謨 为 福建 运使,始造小团以充岁贡,一斤二十饼,所谓上品龙茶者也。 仁宗 尤所珍惜,虽宰臣未尝輒赐,惟郊礼致斋之夕,两府各四人,共赐一饼。宫人翦金为龙凤花贴其上,八人分蓄之,以为奇玩,不敢自试,有嘉客,出而传玩。”亦省称“ 龙凤 ”。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茶之品,莫贵於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 庆歷 中 蔡君謨 为 福建路 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絶精,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直金二两……宫人往往鏤金花於其上,盖其贵重如此。”
《漢語大詞典》:驯雉(馴雉)
(1).驯顺的雉。《晋书·孝友传论》:“ 许孜 少而敏学,礼备在三。驯雉栖其梁栋。”
(2).《后汉书·鲁恭传》:“ 建初 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 中牟 。 河南 尹 袁安 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 肥亲 往廉之。 恭 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 亲 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 亲 瞿然而起,与 恭 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后以“驯雉”为称颂地方官吏施行仁政,泽及鸟兽之典。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鲁恭 驯雉, 宋均 去兽。” 明 沈鲸《双珠记·刑逼成招》:“割鸡聊自试,驯雉信非难。”
(2).《后汉书·鲁恭传》:“ 建初 七年,郡国螟伤稼,犬牙缘界,不入 中牟 。 河南 尹 袁安 闻之,疑其不实,使仁恕掾 肥亲 往廉之。 恭 随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傍。傍有童儿, 亲 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将雏。’ 亲 瞿然而起,与 恭 诀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迹耳。今虫不犯境,此一异也;化及鸟兽,此二异也;竖子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后以“驯雉”为称颂地方官吏施行仁政,泽及鸟兽之典。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鲁恭 驯雉, 宋均 去兽。” 明 沈鲸《双珠记·刑逼成招》:“割鸡聊自试,驯雉信非难。”
《漢語大詞典》:鲁雉(魯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