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军官(軍官)  拼音:jūn guān
1.武官的通称。《汉书。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騪粟都尉,武帝军官,不常置。」《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原来燕王装作了军官,同护卫数人出来微行的。」
2.军队中管辖军队,从事战斗行为及其他法定军务的长官,统称为「军官」。分为将、校、尉三级。
《国语辞典》:异乡人(异乡人)  拼音:yì xiāng rén
1.非本乡的居民,或指居住于他乡的游子。如:「这些异乡人既然有心安居下来,咱们就应尽力帮助他们。」
2.书名。现代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卡缪著的小说。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青年,对宗教、婚姻及社会习俗的怀疑与反抗意识,作者即因此书而荣获西元一九五六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國語辭典》:寄信  拼音:jì xìn
寄出信件。《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只有在天长赐书楼吃了一坛九年的陈酒,醉了一夜,心里快畅的紧,所以三千里外寄信告诉我。」
《國語辭典》:摩登  拼音:mó dēng
现代的、时髦的,指思想、穿著或言行迎合时尚。为英语modern的音译。如:「他的穿著很摩登,打扮入时。」
《漢語大詞典》:摩登伽女
古 印度 摩登伽种的淫女。梵语指游民。《楞严经》卷一:“ 阿难 因乞食次,经歷婬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梵天咒,摄入婬席。婬躬抚摩,将毁戒体。”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当时西天那摩登伽女,是个有神通的娼妇,用一个謡咒,把 阿难菩萨 霎时间摄去,几乎儿坏了他戒体。”亦省作“ 摩登 ”、“ 摩登女 ”。 明 屠隆 《昙花记·超度沉迷》:“任他天女,覷为革囊;岂放摩登,毁吾戒体。”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似是摩登女来生世,那怕老 阿难 不动心。”
《国语辞典》:忍者  拼音:rěn zhě
用忍术或忍法侦查情报的人。相当于现代的间谍。流行于十六世纪以后的日本。
《國語辭典》:叙录(敘錄)  拼音:xù lù
1.次第记载。《三国志。卷五三。吴书。薛综传》:「叙录功美,垂之无穷。」
2.汉成帝命刘向校中藏经传诸子诗赋,每一成书,皆条例篇目,总其旨要,奏录之。如《管子叙录》、《战国策叙录》。
《國語辭典》:兵团(兵團)  拼音:bīng tuán
1.一种军队编制。
2.一部分的军队。如:「主力兵团」。
《國語辭典》:保母  拼音:bǎo mǔ
1.古时宫廷中,抚育王室子弟的女师。《礼记。内则》:「异为孺子室于宫中,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也作「保姆」、「褓姆」。
2.替人保育子女的妇人。汉。枚乘 七发:「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也作「保姆」、「媬姆」、「褓母」、「褓姆」。
《國語辭典》:铅丹(鉛丹)  拼音:qiān dān
四氧化三铅。颜色鲜红,可做成染料。为中药敷贴膏药的原料,有杀菌作用。含铅丹的制剂不宜长期使用,以防铅中毒。
《漢語大詞典》:三毛
(1).三绺髭须。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巧艺:“ 顾长康 画 裴叔则 ,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 顾 曰:‘ 裴楷 儁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宋 苏轼 《赠李道士》诗:“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 清 汪懋麟 《题修来画像》诗:“颊上三毛少飞动,此际有待鬚 虎头 。”
(2).指发、眉、须。 宋 苏轼 《十八大阿罗汉赞·第七迦理迦尊者》:“佛子三毛,髮眉与鬚。既去其二,则有餘因。”
(3).现代画家 张乐平 在《三毛流浪记》中塑造的一个少年儿童形象,以诚实、善良、机智著称。因其头发只画三根,故称“三毛”。
《國語辭典》:大队(大隊)  拼音:dà duì
1.军队、警察的编制名称。如:「交通大队」。
2.许多人的组合。如:「大队人马」。
《漢語大詞典》:今典
(1).现代的经典。多用于讽刺。 鲁迅 《坟·从胡须说到牙齿》:“这须是熟精今典的人们才知道。”
(2).指当代的故事。 冰心 《两个家庭》:“﹝小表妹﹞要我说故事,我一时实在想不起来,就笑说:‘“古典”都说完了。只有今典你听不听?’”
《國語辭典》:火箭  拼音:huǒ jiàn
1.为航行于大气及外太空而设计的喷射推进工具。可用以发射人造卫星、太空梭等。亦可装上弹头,作为攻击性武器,如火箭弹。
2.一种古代的兵器。将松香等引火物缚于箭上,射向敌阵,以烧毁敌人的战具。《北史。卷六二。王思政传》:「又射以火箭,烧其攻具。」
《漢語大詞典》:以否
亦作“ 以不 ”。 犹言与否。表疑问之词,其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吗”。不,同“ 否 ”。魏书·李顺传:“卿往积岁,洞鉴废兴,若朕此年行师,当克以不?”北史·元祯传:“ 禎 告诸 蛮 曰:‘尔乡里作贼如此,合死以不?’”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不知 杨侯 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以否?” 朱熹 考异:“以、与通用。”旧唐书·虢王凤传:“ 融 私使问其所亲成均助教 高子贡 曰:‘可入朝以否?’ 子贡 报曰:‘来必取死。’”
《國語辭典》:空战(空戰)  拼音:kōng zhàn
敌对两方的战机在空中所进行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