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64,分71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明珠
珠帘
珠玉
珠玑
骊珠
珠宫
珠树
珠履
真珠
珍珠
珠箔
蕊珠
珠光
如珠
珠江
《國語辭典》:明珠  拼音:míng zhū
1.宝珠。三国魏。何晏〈景福殿赋〉:「明珠翠羽,往往而在。」晋。左思〈魏都赋〉:「虽明珠兼寸,尺璧有盈曜。」
2.比喻珍爱的人。如:「她是她父母亲的掌上明珠。」
《國語辭典》:珠帘(珠簾)  拼音:zhū lián
贯串或缀饰珍珠的帘子。唐。李白 怨情诗:「美人捲珠帘,深坐颦蛾眉。」《文明小史》第四○回:「绮窗半开,珠帘尽捲。」
《國語辭典》:珠玉  拼音:zhū yù
1.珠宝和玉石。《庄子。让王》:「事之以珠玉而不受。」《淮南子。齐俗》:「珠玉尊则天下争矣。」
2.比喻文词的富丽华美。唐。杜甫 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妾身与相公成此亲事,或诗或词,求一首珠玉。」
3.比喻人的仪态华贵。参见「珠玉在侧」条。
《國語辭典》:珠玑(珠璣)  拼音:zhū jī
1.珠,圆的珠。玑,不圆的珠。珠玑指珠玉、宝石。《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宫人簪玳瑁,垂珠玑,设戏车,教驰逐。」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词:「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2.比喻优美的诗文。唐。方干 赠孙百篇诗:「羽翼便从吟处出,珠玑续向笔头生。」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俺夫人闻知苏轼胸怀锦绣,口吐珠玑,有贯世之才。」
《國語辭典》:骊珠(驪珠)  拼音:lí zhū
1.古代传说中骊龙颔下的宝珠。欲取骊珠,须潜入深渊中,待骊龙睡时,才能窃得,为极珍贵的宝物。典出《庄子。列禦寇》。后比喻为珍贵的事物或事物的精华、文章的要旨。唐。元稹 赠严童子诗:「杨公莫讶清无业,家有骊珠不复贫。」也称为「颔下之珠」。
2.龙眼的别名。参见「龙眼」条。
《漢語大詞典》:珠宫
(1).龙宫。 唐 杜甫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诗:“煌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 浦起龙 心解:“ 赵 曰:珠宫言龙宫。” 宋 苏轼 《张龙公祠记》:“度公之居,贝闕珠宫。揆公之食,琼醴玉饔。” 元 王旭 《螺杯赋》:“访珠宫於层波,招泉客於鮫室。”
(2).指道院或佛寺。 唐 殷尧恭 《中元观道流步虚》诗:“玉洞花长发,珠宫月最明。” 元 袁桷 《游长春宫分韵得莱字》:“珠宫敞殊界,积构中 天台 。” 明 梁有誉 《峡山飞来寺》诗:“碧流环黛壑,琪树隐珠宫。”
《漢語大詞典》:珠树(珠樹)
(1).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山海经·海内西经:“ 开明 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淮南子·墬形训》:“掘 昆仑 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珠树、玉树、琁树、不死树在其西。” 唐 黄滔 《寄同年崔学士》诗:“虽知珠树悬天上,终赖银河接世间。” 明 杨慎 《山茶花》诗:“海边珠树无颜色,羞把琼枝照玉臺。”
(2).树的美称。 唐 李白 《送贺监归四明应制诗》:“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 宋 文彦博 《春晓》诗:“锦幃人未起,珠树鹊先惊。” 元 杨维桢 《钟山》诗:“云护 金陵 龙虎壮,月明珠树凤凰栖。” 明 何景明 《画鹤赋》:“闻玉笛之我招,绕珠树而相倚。”
(3).喻积雪之树。 唐 王初 《望雪》诗:“银花珠树晓来看,宿醉初醒一倍寒。” 唐 王初 《雪霁》诗:“崑玉楼臺珠树密,夜来谁向月中归。”
(4).喻俊才。 宋 陈与义 《次韵光化宋唐年主簿见寄》之一:“梦中犹得攀珠树,别后能忘倒玉山。” 清 方文 《石臼访韩元长》诗之四:“有甥贤似舅,才藻更非常;珠树秋先折,瑶琴我独伤。”
《國語辭典》:珠履  拼音:zhū lǚ
1.缀有珍珠的鞋子。《史记。卷七八。春申君传》:「春申君客三千馀人,其上客皆蹑珠履。」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二折:「正逢爱客琼筵启,休誇珠履。」
2.因春申君的门客皆穿著缀有珍珠的鞋子,故以珠履借指门客。唐。武元衡 送裴戡行军诗:「珠履三千醉不欢,玉人犹苦夜冰寒。」宋。陆游〈题郭太尉金州第中至喜堂〉诗:「帐前犀甲罗十万,幕下珠履逾三千。」
《國語辭典》:真珠  拼音:zhēn zhū
1.蚌内因异物侵入或病理变化而产生的圆形颗粒。有光泽,呈乳白色或微黄色,是珍贵的装饰品。可分为天然及人工养珠两种。也作「珍珠」。
2.珠帘。唐。罗隐 诗二首之一:「会应得见神仙在,休下真珠十二行。」
《漢語大詞典》:真珠帘(真珠簾)
珍珠穿成的帘子。 唐 元稹 《月暗》诗:“真珠帘断蝙蝠飞,燕子巢空萤火入。” 明 高明 《琵琶记·强就鸾凰》:“莲臺絳烛吐春红,广设珊瑚席子,高把真珠帘捲,环列翠屏风。”
分類:珍珠帘子
《國語辭典》:珍珠  拼音:zhēn zhū
蚌内因异物侵入或病理变化而产生的圆形颗粒。呈白色或微黄色,是珍贵的装饰品。一般分为天然及人工养珠两种。也作「真珠」。
《國語辭典》:珠箔  拼音:zhū bó
珠帘。唐。李白〈相逢行〉:「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唐。白居易〈长恨歌〉:「揽衣推枕起裴回,珠箔银屏逦迤开。」
分類:珠帘
《國語辭典》:珠帘(珠簾)  拼音:zhū lián
贯串或缀饰珍珠的帘子。唐。李白 怨情诗:「美人捲珠帘,深坐颦蛾眉。」《文明小史》第四○回:「绮窗半开,珠帘尽捲。」
《漢語大詞典》:蕊珠
即 蕊珠宫 。 唐 钱起 《暇日览旧诗因以题咏》:“筐篋静开难似此, 蕊珠 春色海中山。” 宋 周邦彦 《汴都赋》:“ 蕊珠 、 广寒 、 黄帝 之宫,荣光休气,朣朧往来。”参见“ 蕊珠宫 ”。
《國語辭典》:蕊珠宫(蕊珠宮)  拼音:ruǐ zhū gōng
相传为神仙所居之地。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一折:「尽都是金扉银栋,不弱似九天碧落蕊珠宫。」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这的是天上蕊珠宫,怎做那阳台春梦?」
《漢語大詞典》:珠光
(1).珍珠的光华。 汉 王充 论衡·自纪:“玉色剖於石心,珠光出於鱼腹。” 唐太宗 《赋帘》诗:“珠光摇素月,竹影乱清风。” 宋 谢翱 《游石洞联句夜坐记》:“是夜将分,有影射西巖,初如珠光走盘,浸大如席,须臾光遍树石,闪闪飞动。”
(2).泛指明洁耀眼的光芒。 唐 韩偓 《中秋禁直》诗:“露和玉屑金盘冷,月射珠光贝闕寒。” 元 邓雅 《过彭蠡》诗:“珠光燁燁湖水復,湖水滔滔流向东。” 清 查慎行 《池上看雨》诗:“緑盘擎不定,的皪珠光旋。”
《分类字锦》:如珠
白居易 与沈杨二舍人阁老同食敕赐樱桃诗 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烧人。
分类:如珠樱桃
《國語辭典》:珠江  拼音:zhū jiāng
河川名。位于广东省境,为岭南诸水所归,因江中有沙洲称为「海珠」而得名。上游分西江、北江、东江,汇而为一,由虎门入三角江注于南海。为中国第三大川。也称为「粤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