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华光(華光)  拼音:huá guāng
华美的光彩。《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璧玉精,垂华光。」唐。元稹《莺莺传》:「华光犹苒苒,旭日渐曈曈。」
《國語辭典》:光泽(光澤)  拼音:guāng zé
1.光亮润泽。《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下。王真传》:「王真年且百岁,视之面有光泽,似未五十者。」
2.射于物体的光线,受其表面屈折或反射的变化,而生出的光辉。
3.县名。位于福建省西北,与江西省交界处。鹰厦铁路经此。农业不发达,有铁矿。
《漢語大詞典》:昌华(昌華)
光华。《南齐书·乐志》:“盛德符景纬,昌华应帝策。”
分類:光华
《漢語大詞典》:焰光
(1).光焰;光华。 唐 李群玉 《赠魏三十七》:“莫放焰光高二丈,来年烧杀杏园花。”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贡举:“进士初擢第,头上七尺焰光。”
(2).古 印度 对摩尼珠(即清净如意宝珠)的别称。法苑珠林卷四:“其土常有自然釜鍑。有摩尼珠,名曰焰光……置於鍑下,饭熟光灭。”
《漢語大詞典》:晶华(晶華)
光华;光彩。 唐 陈元光 《落成会咏》:“轮奂云霄望,晶华日月通。” 唐 白居易 《与沉杨二舍人阁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韵》:“荧惑晶华赤,醍醐气味真。”
分類:光华光彩
《漢語大詞典》:曜精
犹光华。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袭九英之曜精兮,珮瑶光以发微。”
分類:光华
《國語辭典》:日华(日華)  拼音:rì huá
1.太阳的光辉。《文选。谢朓。和徐都曹诗》:「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唐。韩偓 漫作诗二首之一:「暑雨洒和气,香风吹日华。」
2.道家指日光的精华。唐。皎然 赠张道士诗:「玉京真子名太一,因服日华心如日。」
《漢語大詞典》:明中
(1).明烛中天。极言首饰之闪烁光华。 汉 王粲 《七释》:“戴明中之羽雀,杂华镊之葳蕤。珥照夜之双璫,焕焴爚以垂暉。”
(2).通晓星象历法。中,指中星。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乃命审曲之官,选明中之士,陈圭置臬,瞻星揆地,兴復表门,草创华闕。”
《國語辭典》:银海(銀海)  拼音:yín hǎi
1.天地的光眩。宋。陆游〈月夕〉诗:「天如玻璃钟,倒覆湿银海。」
2.道家称眼睛为「银海」。宋。苏轼〈雪后书北台壁〉诗二首之二:「冻合玉楼寒起栗,光摇银海眩生花。」
3.古代皇帝陵墓中潴水银,用来象徵百川江河大海,称为「银海」。南朝梁。何逊〈行经孙氏陵〉诗:「银海终无浪,金凫会不飞。」唐。杜甫 骊山诗:「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4.俗称演艺界为「银海」。如:「银海浮沉」。
《漢語大詞典》:珠光
(1).珍珠的光华。 汉 王充 论衡·自纪:“玉色剖於石心,珠光出於鱼腹。” 唐太宗 《赋帘》诗:“珠光摇素月,竹影乱清风。” 宋 谢翱 《游石洞联句夜坐记》:“是夜将分,有影射西巖,初如珠光走盘,浸大如席,须臾光遍树石,闪闪飞动。”
(2).泛指明洁耀眼的光芒。 唐 韩偓 《中秋禁直》诗:“露和玉屑金盘冷,月射珠光贝闕寒。” 元 邓雅 《过彭蠡》诗:“珠光燁燁湖水復,湖水滔滔流向东。” 清 查慎行 《池上看雨》诗:“緑盘擎不定,的皪珠光旋。”
《國語辭典》:丽天(麗天)  拼音:lì tiān
附著在天上。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唐。刘禹锡〈柳先生文集序〉:「天下文士,争执所长,与时而奋,粲然如繁星丽天,而芒寒色正,人望而敬者,五行而已。」
《漢語大詞典》:四照
(1).(光华)照耀四方。山海经·南山经:“﹝ 招摇之山 ﹞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 郭璞 注:“言有光燄也。”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开丹房以四照,舒翠叶而九衢。”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雪霏五彩,光流四照。”
(2).指光华四照的花。 南朝 宋 鲍照 《芙蓉赋》:“冠五华於仙草,超四照於灵木。”北齐书·文苑传序:“开四照于春华,成万寳于秋实。”
《漢語大詞典》:休光
盛美的光华。亦比喻美德或勋业。《汉书·匡衡传》:“使羣下得望盛德休光,以立基楨,天下幸甚。”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含天地之醇和兮,吸日月之休光。” 唐 韩愈 《与于襄阳书》:“士之能垂休光照后世者,亦莫不有后进之士负天下之望者为之后焉。”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宰相对联:“志秉纯忠,正气垂之万世;功昭捧日,休光播於百年。” 剑农 《武汉革命始末记》:“今者时机已熟,天应人归,一省发难,全国响应,不旬日而十八行省,徧树义旗,诚足动各国之观瞻,昭休光于后世。”
《漢語大詞典》:腾光(騰光)
闪射出光彩;光华四溢。《楚辞·招魂》:“蛾眉曼睩,目腾光些。” 三国 魏 曹植 《元会诗》:“清酤盈爵,中坐腾光。”梁书·张率传:“吐图腾光之异,有时而出。”
《漢語大詞典》:赤岸
(1).泛指土石呈赤色的崖岸。《楚辞·东方朔〈七谏·哀命〉》:“哀高丘之赤岸兮,遂没身而不反。” 王逸 注:“ 楚 有高丘之山,其岸峻嶮,赤而有光明。”
(2).传说中的地名。文选·枚乘〈七发〉:“凌 赤岸 ,篲 扶桑 ,横奔以雷行。” 李善 注:“此文势似在远方,非 广陵 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於是周行寓内,东造絶迹,西延 积石 ,南踰 赤岸 ,北过 寒谷 。” 唐 杜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赤岸 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3).山名。在 江苏 六合 东南。南齐书·高帝纪上:“治 新亭 城垒未毕,贼前军已至……自 新林 至 赤岸 ,大破之。” 宋 王象之《舆地纪胜·淮南东路·真州》:“ 赤岸 ,其山巖与江岸数里土色皆赤。”
(4).山名。在 四川 新都 南。文选·郭璞〈江赋〉:“﹝ 长江 ﹞源二分於 崌 崍 ,流九派乎 潯阳 ;鼓洪涛於 赤岸 ,沦餘波乎 柴桑 。” 于光华 注引大清一统志:“ 赤岸山 ,在 成都府 新都县 南一十七里, 中江 支流经此。”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后余道 江 右, 贵溪 , 弋阳 之山无不丹者,远望之如霞焉。因思 楚 有 赤壁 , 越 有 赤城 , 蜀 有 赤岸 ,北塞外有 燕支山 ,想当尔耳。”
(5).古水泽名。在 陕西 大荔 西南,今湮。 北周 庾信 《同州还》诗:“ 赤岸 绕新村, 青城 临 綺门 。” 倪璠 注:“周书·宣帝纪云:‘幸 同州 ,自 应门 至於 赤岸泽 ,十里间幡旗相蔽。’是 同州 有 赤岸泽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