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遗著(遗著)  拼音:yí zhù
死者生前遗留下来的著作。
《國語辭典》:陈思王(陳思王)  拼音:chén sī wáng
三国魏曹植封陈王,卒谥思,故称为「陈思王」。参见「曹植」条。
《漢語大詞典》:寄库(寄庫)
辽 的一种祭奠活动。又旧时迷信,人在生前焚冥钱,作佛事,寄属冥吏,备死后取用,亦称寄库。 宋 叶隆礼 《契丹国志·岁时杂记·小春》:“十月内,五京进纸造小衣甲并鎗刀器械各一万副,十五日一时推垛,国主与押番臣寮望 本叶山 奠酒拜,用番字书状一纸,同焚烧,奏 木叶山 神,云寄库。”
《漢語大詞典》:招魂葬
谓人死而不得其尸,用其生前所着衣冠,招其魂而葬。晋书·袁瓌传:“时 东海王 越 尸既为 石勒 所焚,妃 裴氏 求招魂葬 越 ,朝廷疑之。 瓌 与博士 傅纯 议,以为招魂葬是谓埋神,不可从也。” 唐 张籍 《征妇怨》诗:“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国语辞典》:不瞑目  拼音:bù míng mù
眼睛不闭合。通常指死去的人因生前心中有所牵念,所以死后眼睛不闭。如:「这荒冢埋的是一条条屈死、不瞑目的冤魂。」
《漢語大詞典》:生器
(1).生前所用的器具。
(2).治生之具。 唐 刘禹锡 《讯甿》:“其道旁午,有甿增增,扶斑白,挈羈角,齎生器,荷农用,摩肩而西。”
《漢語大詞典》:显谥
见“显諡”。
昭彰帝王贵族大臣生前事迹的称号。
《國語辭典》:赐恤(賜卹)  拼音:sì xù
1.给予抚恤。《后汉书。卷六。孝质帝纪》:「若无家属及贫无资者,随宜赐恤,以慰孤魂。」
2.旧日官吏死后给予恤典或追赠官爵,称为「赐恤」。
《漢語大詞典》:碑诔(碑誄)
碑上叙述死者生前事迹并表示哀悼的文字。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輅 随军西行,过 毌丘俭 墓下,倚树哀吟,精神不乐。人问其故, 輅 曰:‘林木虽茂,无形可久;碑誄虽美,无后可守。’”晋书·虞预传:“所著诗赋、碑誄、论难数十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及 孙绰 为文,志在碑誄。”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北方流势,本臃肿也,削而礱之,大分不出 后汉 ,碑誄尤近,造辞窜句,犹兼 晋 宋 。”
《漢語大詞典》:遗御(遺御)
特指皇帝生前用过的衣物。 宋 王圭 《奏告永定陵表》:“永深遗御之思,气易中春;还及上宾之旦,申怀罔极。” 宋 王圭 《寒食节慰皇帝表》:“感断火之嘉辰,留缀衣之遗御。”
《漢語大詞典》:诔谥(誄諡)
古代累述死者生前行迹并以此定谥的文字。 清 龚自珍 《周信之明经中孚手拓吴兴收藏家吴晋宋梁四朝砖文八十七种见贻赋小诗报之》:“非金非石非誄諡,兽面鱼形错文字。”
《漢語大詞典》:哀策
亦作“哀册”。 文体的一种。封建时代颂扬帝王、后妃生前功德的韵文,多书于玉石木竹之上。行葬礼时,由太史令读后,埋于陵中。后汉书·礼仪志下:“太史令奉哀策立后。”南史·后妃传下·梁武丁贵嫔:“ 普通 七年十一月庚辰,﹝贵嬪﹞薨……詔吏部郎 张纘 为哀册文。” 唐 杨炯 《薛振行状》:“ 孝敬 崩,詔公为哀册。” 清 钱谦益 《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赋挽词》之二:“南郊传累德,哀策属何人?”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上哀下曰誄,始 鲁庄公 ;下哀上曰哀策,始 汉 李尤 。”
《國語辭典》:寿器(壽器)  拼音:shòu qì
棺材。《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下。孝崇匽皇后纪》:「以帝弟平原王石为丧主,敛以东园画梓寿器、玉匣、饭含之具。」《西游记》第七五回:「将白马卖了,与师父买个寿器送终。」
《漢語大詞典》:遗玩(遺玩)
(1).指不为人知的玩赏胜景。 唐 孟郊 《石淙》诗:“圣朝搜巖谷,此地多遗玩。” 元 黄溍 《晓行湖上》诗:“夤缘际餘景,闪倏多遗玩。”
(2).指死者生前的玩物。 宋 黄庭坚 《和答莘老见赠》:“遗玩犹在篋, 汝水 遶坟丘。”
《漢語大詞典》:遗约(遺約)
死者生前的约言。 汉 枚乘 《上书重谏吴王》:“天下闻 吴 率失职诸侯,愿责先帝之遗约。” 唐 张籍 《祭退之》诗:“公比欲为书,遗约有修章,令我署其末,以为后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