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寿穴(壽穴)  拼音:shòu xuè
生前营造的墓穴。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王眉叟》:「举其柩葬于德清县,与己之寿穴相近。」
《漢語大詞典》:成圹(成壙)
(1).安葬。礼记·问丧:“成壙而归,不敢入处室,居於倚庐,哀亲之在外也。”
(2).生前修成的墓穴。后汉书·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 初平 元年二月葬 弘农王 於故中常侍 赵忠 成壙中,諡曰 怀王 。”
《國語辭典》:遗愿(遺願)  拼音:yí yuàn
死者生前尚未完成、实现的愿望。如:「他决定行医济世,以完成父亲的遗愿。」
《國語辭典》:寿衣(壽衣)  拼音:shòu yī
入殓时所穿的衣服。老年人往往在生前预先裁制好备用。明。沈璟《义侠记》第一四出:「元来是寿衣施主偶相接,来得正好,进来看一看。」
《漢語大詞典》:祥车(祥車)
死者生前所乘之车,葬时用为魂车。礼记·曲礼上:“祥车旷左。乘君之乘车,不敢旷左,左必式。” 郑玄 注:“祥车,葬之乘车。” 孔颖达 疏:“祥犹吉也。吉车为平生时所乘也。死葬时因为魂车,鬼神尚吉,故葬魂乘吉车也。”
《國語辭典》:追认(追認)  拼音:zhuī rèn
事后承认。如:「他最会争功诿过了,所以要他追认错误,可说是不可能的事。」
《漢語大詞典》:蜜人
生前服蜜,死后以蜜浸泡,埋葬期久而形成的木乃伊。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木乃伊:“ 回回 田地,有年七十八岁老人,自愿捨身济众者,絶不饮食,惟澡身啖蜜,经月,便溺皆蜜。既死,国人殮以石棺,仍满用蜜浸,鐫志岁月于棺盖瘞之。俟百年启封,则蜜剂也。凡人损折肢体,食匕许,立愈。虽彼中亦不多得,俗曰蜜人,番言木乃伊。”
《漢語大詞典》:善簿
迷信称阴间记录人生前行善事迹的簿册。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那判官禀道:‘此人善簿堆积如山,恶簿并无一字。’”
《漢語大詞典》:遗盟(遺盟)
指死者生前订立的盟约。 清 王恪 《寄题陈桥驿》诗:“仓卒黄袍酧素志,绸繆金匱负遗盟。”
《漢語大詞典》:遗妊(遺姙)
指妇女怀有丈夫生前留下的身孕。 清 俞樾 右台仙馆笔记卷十三:“﹝少妇曰:﹞吾夫死,为族人偪迫,将赴清流,而腹有遗姙,徘徊未忍,是以悲耳。”
《國語辭典》:厌世主义(厭世主義)  拼音:yàn shì zhǔ yì
以为宇宙万有的本质是意志,而繁衍种族,保全生命是人类的本能,在漫无目的,任由意志不断促成新形式下,生命亦无所谓的进步发展,终至迷惘苦痛。唯有取消生命意志,否定世界,方能获得解脱。欧洲思想家福禄特尔曾因诋訾政教而倡厌世观,叔本华亦有类似的主张。也称为「厌世观」。
《漢語大詞典》:遗嘱继承
死者生前用遗嘱规定继承人及其继承遗产份额的法律行为。遗嘱指定继承遗产的人是遗嘱继承人。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也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漢語大詞典》:遗照图(遺照圖)
指死者生前的画像。 清 洪升 《长生殿·觅魂》:“你与我把招魂衣摄,遗照图悬,龙墀净扫,凤幄高褰。”
《國語辭典》:养生送死(養生送死)  拼音:yàng shēng sòng sǐ
语本《孟子。离娄下》:「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指子女对父母生前的奉养和死后的殡葬。《礼记。礼运》:「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也作「养老送终」、「养生送终」。
《国语辞典》:麟吐玉书(麟吐玉书)  拼音:lín tǔ yù shū
相传孔子出生前,有麟吐玉书于其故里。见晋。王嘉《拾遗记》卷三。后用以比喻祥瑞的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