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拓墨
(1).拓取碑刻或器物上的文字、花纹、因用墨色,故称。 黄侃 《说文略说·论说文所依据下·字体之依据》:“当时拓墨之法未兴, 许君 未必能遍见,故説文中絶无注出某彝器者。”
(2).拓片。
《国语辞典》:缞墨(缞墨)  拼音:cuī mò
用墨染黑的麻布丧服,为古代居丧者从戎所穿。宋。方岳〈辞免起复知州表〉:「缞墨临戎,事非彝典。」
《國語辭典》:墨线(墨線)  拼音:mò xiàn
1.装在墨斗上用来弹直线的绳线。
2.用墨斗绳线在木材上弹出的黑线,以便匠工裁割切锯之用。
《漢語大詞典》:拓写
用墨汁等摹写。例如:拓写古铜器的图案。
《國語辭典》:墨镜(墨鏡)  拼音:mò jìng
黑色透明水晶所制成的眼镜。今泛指深色的太阳眼镜,有养目和避免强烈光线刺眼的作用。如:「戴上墨镜,眼睛会觉得舒服多了。」
《漢語大詞典》:拟票(擬票)
明 清 时,各处奏本送达内阁后,由阁员用墨笔预拟批答于浮票,再送呈皇帝朱批,称为拟票,也称票拟。 明 张居正 《岭西大捷辞免加恩疏》:“ 广东 罗旁 大捷,请叙録有功人员本,臣已酌量拟票上请。”
《漢語大詞典》:乌贼契(烏賊契)
旧时相传行诈之人用墨鱼腹囊中黑液书写的文契。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人事上:“乌贼契, 江 东人取乌贼墨书契以紿人财物。书迹如淡墨,逾年自消,唯空纸耳。”参见“ 乌鰂墨 ”。参阅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下·乌贼》
《漢語大詞典》:刑黥
古代肉刑的一种,即墨刑。在人面额刺字后用墨涂之,作受刑的标志。史记·商君列传:“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畜祸也。”
《国语辞典》:墨版版画(墨版版画)  拼音:mò bǎn bǎn huà
用墨板印刷方式所印出来的图案。初期发展的形式,为单色油墨印刷,内容多为道释人物。
《国语辞典》:打黑线(打黑线)  拼音:dǎ hēi xiàn
利用墨斗画线。因画线时,需以单眼瞄准,后遂用打黑线戏称独眼或斜眼的人。
分类:用墨瞄准
《国语辞典》:朱印本  拼音:zhū yìn běn
不用墨色而用朱色印刷的书籍,称为「朱印本」。如印谱、符箓等书常用朱色印刷。
《国语辞典》:续书谱(续书谱)  拼音:xù shū pǔ
书名。宋姜夔撰。一卷二十篇。分论书体、用笔、用墨、临摹、章法、气韵等。自来为书家所重视,意在继唐孙过庭的《书谱》。
《漢語大詞典》:凹凸印
一种不用墨色的压印方法。在纸上或印有图文的印刷品上,根据原稿图文,制成凹凸两块印版,进行压印,使印刷品表面形如浮雕。多用于压印商标、纸制品装饰等。
《漢語大詞典》:沙笔(沙筆)
一种用墨少,笔势遒劲,笔画中有丝丝露白的书画笔法。亦称渴笔或飞白。 明 徐树丕 《识小录·飞白》:“飞白字之名,书家例知之。但不晓作何状。予按 王应 云,飞白,变楷制也。本是宫殿题署。势既遒劲,文字宜轻微不满,名为飞白。据此,则如今篆书之渴笔,俗所谓沙笔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