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田中
(1).田地之中;田野之中。韩非子·五蠹:“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昔 汝南 有人於田中设绳罥以捕麞。” 宋 杨万里 《初夏即事》诗之三:“更无人惜田中水,放下清溪恣意流。” 沈从文 《牛》:“ 大牛伯 ……牵了那被教训过一顿说是‘撒娇偷懒’的小牛,到田中去做事。”
(2).指乡村。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唐 韦应物 《答畅校书当》诗:“偶然弃官去,投跡在田中。” 宋 张仲文 《白獭髓》:“ 西湖 僧 仪 ,尝以诗上权臣云:‘我本田中一比丘,却来乘马不乘牛。如今马上风波急,不似田中得自由。’”
《漢語大詞典》:田中女
农家女。 唐 孟郊 《织女辞》:“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国语辞典》:田中镇(田中镇)  拼音:tián zhōng zhèn
乡镇名。位于彰化县。面积三十四点六平方公里。镇之东为丘陵地,西为台阶地。有纵贯铁路通过。产物以稻谷、甘藷为大宗。清代原名「田中央」。光复后改称现名。
《分类字锦》:屩立田中
册府元龟唐曲环为节度使孟元阳为大将环使元阳董作于西华屯元阳盛夏芒屩立稻田中须役者退而后就舍故其田无岁不稔军中足食
分类:屯田
《漢語大詞典》:中田
(1).田中。《诗·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庐,疆埸有瓜。” 郑玄 笺:“中田,田中也。” 三国 魏 曹植 《豫章行》之一:“ 虞舜 不逢 尧 ,耕耘处中田。” 唐 韩愈 《和李相公摄事南郊》:“村树黄復緑,中田稼何饶!”
(2).中等田地。《汉书·食货志上》:“民受田,上田夫百畮,中田夫二百畮,下田夫三百畮。”
《國語辭典》:田庐(田廬)  拼音:tián lú
田地房屋。《汉书。卷七一。疏广传》:「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一》:「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國語辭典》:麦陇(麥隴)  拼音:mài lǒng
陇,田中高地。麦陇,指麦田。唐。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露湿青皋,麦陇朝雊。」
《漢語大詞典》:麦垄(麥壠)
见“ 麦陇 ”。
1.麦田。2.麦田中的小路。
《國語辭典》:麦陇(麥隴)  拼音:mài lǒng
陇,田中高地。麦陇,指麦田。唐。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露湿青皋,麦陇朝雊。」
《漢語大詞典》:子鱼(子魚)
鲻鱼的别名。 宋 王得臣 麈史·诗话:“ 闽 中鲜食最珍者,所谓子鱼者也。长七八寸,阔二三寸许,剖之子满腹,冬月正其佳时。 莆田 迎仙镇 乃其出处。” 宋 梅尧臣 《和答韩子华饷子鱼》:“南方海物难具名,子鱼珍美无与并。” 宋 叶适 《送王通判》诗:“水有子鱼山荔枝,借我箸食前筹之。”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二·鲻鱼:“鯔,色緇黑,故名。 粤 人讹为子鱼。”一说,为稻田中鱼。太平御览卷九三六引 三国 魏 曹操 《四时食制》:“ 郫县 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
《国语辞典》:拾穗  拼音:shí suì
1.收割后捡拾田中的遗谷。唐。杜甫〈暂往白帝复还东屯〉诗:「筑场怜穴蚁,拾穗许村童。」金。宋九嘉〈途中书事〉诗二首之二:「终朝拾穗不盈把,只有流民如麦芒。」
2.十九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一幅画。以自然写实的方法,亲切的描绘出农家妇女拣拾遗穗的景象。
《國語辭典》:分秧  拼音:fēn yāng
播种成苗后,等到它生长到一定程度再分插田中,称为「分秧」。如:「传统的种稻,都用人工分秧。」
《漢語大詞典》:祭田
旧时族田中用于祭祀的土地。 清 方苞 《教忠祠祭田条目序》:“安知衰残之躯,延至八十,亲见宗祠祭田之粗具哉。”红楼梦第一一○回:“再餘下的,置买几顷祭田。”清史稿·食货志一:“祭田公地,一切免徵。建国初,赐圣贤裔祭田。”
《漢語大詞典》:秉穗
收稻时遗留在田中的禾把与禾实。 清 罗有高 《邓先生墓表》:“见贫人子累累拾秉穗甚众。”
分類:遗留田中
《國語辭典》:庄客(莊客)  拼音:zhuāng kè
乡间大户人家所雇用的工役。《水浒传》第五回:「鲁智深到庄前,倚了禅杖,与庄客打个问讯。」《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分付庄客,宰猪买酒,管待沈公一家。」
《国语辞典》:莳秧(莳秧)  拼音:shí yāng
移秧插到田中。《说文解字。草部》「莳字」。清。段玉裁。注:「今江苏人移秧插田中曰:『莳秧』。」
分类: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