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由 → 繇由”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十全大补汤(十全大补汤) 拼音:shí quán dà bǔ tāng
由人参、白朮、茯苓、甘草、熟地、白芍、当归、川芎、黄芪、肉桂等十味药材所制成的汤药。能补益血气,适用于精神疲倦、病后衰弱、夜梦遗精、月经不调、崩漏失血等症状。
《国语辞典》:自由公债(自由公债) 拼音:zì yóu gōng zhài
于一定条件下,由人民自由向政府购买的普通公债。
《国语辞典》:濯缨濯足(濯缨濯足) 拼音:zhuó yīng zhuó zú
语本《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比喻受人敬重或轻蔑,均由人自取。或比喻超脱于世俗之外。
《国语辞典》:文化资产(文化资产) 拼音:wén huà zī chǎn
泛指由人类文化活动所产生,而具有文化价值的产物。常指有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之文化遗产,值得保存延续,并经政府机构或国际组织所认證与登录,如历史古迹建筑、考古遗址、艺术品、科学发现、舞蹈、音乐、宗教仪式等。
《国语辞典》:砧上之肉 拼音:zhēn shàng zhī ròu
比喻生死由人,任人蹂躏宰割的对象。如:「只要你一吸毒,就是砧上之肉,受到毒贩的控制。」
《国语辞典》:议会政治(议会政治) 拼音:yì huì zhèng zhì
由人民选举出来的代表组成议会行使政权的政治。
《國語辭典》:公害病 拼音:gōng hài bìng
以公害为病因的各种疾病。临床上指经由呼吸器官、消化器官和皮肤等途径,将污染物质吸收进入人体,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國語辭典》:呼牛呼马(呼牛呼馬) 拼音:hū niú hū mǎ
比喻是非本无一定的标准,毁誉随人而定,不加计较。语本《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苟有其实,人与之名而弗受,再受其殃。」也作「呼牛作马」。
《國語辭典》:及瓜而代 拼音:jí guā ér dài
原指两人轮流戍守一地,而相约每年瓜熟时前往交接。语出《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癸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后指任期届满时,由他人来接替。宋。陈师道〈〉:「顾无施设之劳,不觉岁时之逝。及瓜而代,曾不滞留,奉身以还,又逃罪戾。」
《漢語大詞典》:爱滋病
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感染性疾病。病毒通过密切的性接触、输血而引起感染。主要症状有发热、消瘦、乏力、体重减轻、腹泻,以及淋巴结肿大和皮肤病变等。1979年于美国被首次发现。
《國語辭典》:搓澡 拼音:cuō zǎo
擦洗身子。
《國語辭典》:襻舆(襻輿) 拼音:pàn yú
古代一种由人扛抬的代步工具。以皮为襻带的便轿。
《漢語大詞典》:十二兽(十二獸)
(1).指由人扮饰的十二种兽像。古代用以驱疫避邪。
《后汉书·礼仪志中》:“因作方相与十二兽儛。嚾呼,周徧前后省三过,持炬火,送疫出端门。”
(2).即十二虫。 唐 刘存
《事始》:“ 黄帝 立子丑十二辰以名月,又以十二名兽属之。”参见“ 十二相属 ”。
《漢語大詞典》:十二相属(十二相屬)
古代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支,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后以为人生在某年即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丑年生的肖牛等,称为“十二相属”,又称“十二生肖”。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大虫、老鼠,俱为十二相属,何怪之有?”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十二相属起于后汉》:“窃意此本起于北俗,至 汉 时 呼韩邪 疑塞入居 五原 ,与齐民相杂,遂流传入 中国 耳……则十二相属起于 后汉 无疑也。”参阅
《论衡·物势》、 汉 蔡邕
《月令问答》。
《國語辭典》:束手就擒 拼音:shù shǒu jiù qín
不加抵抗,让人裍绑捉拿。《宋史。卷二五一。符彦卿传》:「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儒林外史》第八回:「宁王闹了两年,不想被新建伯王守仁一阵杀败,束手就擒。」也作「束手就缚」、「束身就缚」。
《漢語大詞典》:架子车(架子車)
一种由人力拉的两轮货车。车架上铺有木板、竹板或薄铁板,故又称板车。 杜鹏程 《工地之夜》:“这一带有几个材料库,整天成千辆拉材料的汽车、拖拉机、马车和架子车,已经把前后几十公里的高级路面轧坏了。” 王汶石 《大木匠》:“或骑着脚踏车……或拉着架子车,车上装着油桶、盐箱、糖包、酱菜、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