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不白
(1).不显著。《韩诗外传》卷一:“水火不积则光炎不博,礼义不加乎国家则功名不白。”
(2).指无法申诉或得不到辩白。如:不白之冤。
《國語辭典》:叩阍(叩閽)  拼音:kòu hūn
阍,皇宫门。叩阍指吏民趋宫门陈诉冤屈。《资治通鉴。卷二五八。唐纪七十四。昭宗大顺元年》:「不然,方且轻骑叩阍。顿首丹陛,诉奸回于陛下之扆坐,纳制敕于先帝之庙庭。」
《漢語大詞典》:叫阍(叫閽)
旧时吏民因冤屈等原因向朝廷申诉称“叫閽”。 唐 杜甫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诗:“昭代将垂老,途穷乃叫閽。”旧唐书·王廷凑传论:“茫茫黔首,於何叫閽?” 明 唐顺之 《王御史毅斋诔》:“披腹叫閽,变岂虚来。” 李光 《感事寄秋叶》诗:“駡座人惟赢一死,叫閽客亦悮三生。”
《漢語大詞典》:论诉(論訴)
论辩申诉。宋书·王藻传:“前后婴此,其人虽众,然皆患彰遐邇,事隔天朝,故吞言咽理,无敢论诉。”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元年:“夏,四月, 令孜 自兼两池榷盐使,收其利以赡军。 重荣 上章论诉不已。” 胡三省 注:“论,卢昆翻,説也,辩也。”宋史·刑法志三:“ 崇绪 特以田业为 冯 强占,亲母衣食不给,所以论诉。”
分類:论辩申诉
《漢語大詞典》:扣阍(扣閽)
叩击宫门。吏民向朝廷有所陈述申诉。 宋 岳珂 桯史·周益公降官:“屏居田野,不自循省,而诱致狂生,扣閽自荐,以覬召用。”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一:“ 燕云 之伐兴, 处厚 之姪孙 尧臣 ,以布衣诣京师,扣閽上书,力陈不可。”
《國語辭典》:诉讼(訴訟)  拼音:sù sòng
法律上指因私权不获履行、受到侵害、或其他事项争执不能解决时,请求司法机构本于司法权,依法裁判的行为。
《漢語大詞典》:诉理(訴理)
(1).谓接受申诉而重新审理。 宋 刘挚 《论太学狱奏》:“臣先准朝旨,看详诉理 熙寧 以来罪犯,并 元丰 后来探报断遣,公事涉寃抑,情可矜悯。”
(2).指申诉请求重新审理。 宋 洪迈 容斋四笔·祖宗亲小事:“ 饶州 卒妻诉理夫死,至召知州 范正辞 庭辩。”
(3).见“ 诉理所 ”。
《漢語大詞典》:诉理所(訴理所)
官署名。 宋 元祐 元年置。掌重新审理 熙宁 元年正月以后至 元丰 八年三月八日大赦以前,命官与诸色人等判罪案件。如有冤屈,予以申雪。宋史·哲宗纪一:“﹝ 元祐 元年﹞三月辛未……置诉理所,许 熙寧 以来得罪者自言。”亦省称“ 诉理 ”。 宋 岳珂 桯史·永泰挽章:“其二言 元祐 置诉理,所以雪先朝得罪之人。”
《漢語大詞典》:声冤(聲冤)
申诉冤屈。 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四折:“兀那妇人,你为何声寃,説你那词因来!”《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有一等做公子的,倚靠着父兄势力,张牙舞爪,诈害乡民,受投献,窝贜私,无所不为,百姓不敢声寃,官司不敢盘问。”
《漢語大詞典》:伸雪
申诉冤屈以求洗雪。《元典章·工部二·体察公廨》:“一切费用皆取於民,百姓无可伸雪。”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曲·蔡中郎:“ 伯喈 受谤,在 宋 时已不能伸雪,不始於 高则诚 造口业也。” 蒋光赤 《少年飘泊者》二:“你俩的冤屈什么时候可以伸雪?”
《漢語大詞典》:冤讼(冤訟)
(1).谓为他人申诉冤枉。汉书·王莽传上:“在国三岁,吏上书冤讼 莽 者以百数。” 颜师古 注:“言其合管朝政,不当就国也。”
(2).冤屈的案件诉讼。《宋书·袁粲传》:“尚书令可与执法以下,就讯众狱,使冤讼洗遂,困弊昭苏。”
《漢語大詞典》:申复(申復)
谓重申诉而使之恢复。北史·宋弁传:“ 弁 恨 冲 而与 李彪 交结,雅相知重…… 彪 除名, 弁 大相嗟慨,密图申復。”
《國語辭典》:翻招  拼音:fān zhāo
改变意愿或说辞。《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随你那里告辩?出不得县间初案,他也不肯认错翻招。」《野叟曝言》第一七回:「爹爹知恩报恩,写下遗嘱,昨日才过周年,你就翻爹爹的招吗?」
分類:辨白申诉
《漢語大詞典》:拜殿
(1).立于殿庭下申诉冤屈。 宋 郑文宝 江表志卷三:“国中至寃者,多立於御桥下,谓之‘拜桥’……又有阑入立於殿庭之下者,为‘拜殿’。进士 曾覬 南省下第,乃钉足, 谢泌 下第,立殿称寃。举人之风扫地矣。”参见“ 拜桥 ”。
(2).谄媚帝王的一种行动。新五代史·苏循传:“ 晋王 将即位…… 循 始至 魏州 ,望州廨听事即拜,谓之‘拜殿’。及入謁,舞蹈呼‘万岁’而称臣, 晋王 大悦。”
(3).指伊斯兰教等宗教的礼拜堂。 郭沫若 《苏联游记·乌兹别克纪行》:“拜殿颇宏大,可容纳千人以上……拜殿门前有方形月台,高出殿面几级,容人被引上月台,坐在石栏杆上观仪。”
《漢語大詞典》:拜桥(拜橋)
五代 时 后唐 士人有冤,立于御桥下以求申诉。 宋 郑文宝 江表志卷三:“国中至寃者,多立於御桥下,谓之‘拜桥’。甚者操长钉、携巨斧而钉脚。”
《漢語大詞典》:诉雪(訴雪)
谓申诉冤屈以求洗雪。 清 袁枚 续新齐谐·温将军:“我家修宗祠事发矣,卖地者之祖先鬼有 周 姓者,甚强,初控土地城隍各神,我已为诉雪矣。”
《漢語大詞典》:陈冤(陳冤)
申诉冤情。后汉书·南蛮传·板楯蛮夷:“虽陈寃州郡,而牧守不为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