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睽疑  拼音:kuí yí
疑异。《宋史。卷三三四。沈起传》:「盗内自睽疑,转相束缚唯恐后。」
《漢語大詞典》:主少国疑(主少國疑)
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宋史·奸臣传一·章惇:“方今主少国疑, 宣训 事犹可虑。” 载涛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载沣与袁世凯的矛盾》:“ 张之洞 则明白地说出什么‘主少国疑,不可轻于诛戮大臣’。”
《國語辭典》:作贼心虚(作賊心虛)  拼音:zuò zéi xīn xū
语本《五灯会元。卷一五。智门祚禅师法嗣》:「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后比喻做坏事怕人察觉而内心不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偏偏那天又在公馆里被端甫遇见,作贼心虚,从此就不敢再到端甫处捣鬼了。」
《国语辞典》:草木惊心(草木惊心)  拼音:cǎo mù jīng xīn
形容心里疑惧、害怕。如:「自从经历了强台那场浩劫后,整日惶惶不安,草木惊心。」
《漢語大詞典》:蜚凶流尸
游神野鬼。指因疑惧产生的一切祸祟幻象。 汉 王充 论衡·辨祟:“有事归之有犯,无为归之所居。居衰宅耗。蜚凶流尸,集人室居。” 汉 王充 论衡·订鬼:“故凶祸之家或见蜚尸,或见走凶,或见人形,三者皆鬼也。”
《國語辭典》:鹤唳风声(鶴唳風聲)  拼音:hè lì fēng shēng
形容极度的惊恐疑惧。参见「风声鹤唳」条。明。张景《飞丸记》第七出:「还是你鹤唳风声自惊慌。」
《漢語大詞典》:楚弓遗影(楚弓遺影)
晋书·乐广传:“尝有亲客,久阔不復来, 广 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 河南 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 广 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復置酒於前处,谓客曰:‘酒中復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 广 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痾顿愈。”后因以“楚弓遗影”比喻因某事造成的疑惧心理。 明许自昌《水浒记·感愤》:“ 楚 弓遗影, 楚 弓遗影,虑祸甚关心。我起身得急了,把釗文袋遗失在房内,那金子倒也不打紧, 晁保正 与我那封书怎么洩漏得的!”
《國語辭典》:毛咕  拼音:máo gu
北平方言。指心生畏惧而惊慌。如:「听鬼故事,不免毛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