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志度  拼音:zhì dù
志向气度。《周书。卷二五。李贤传》:「幼有器局,志度恢然。」
《漢語大詞典》:舍然
释然。谓疑虑隔阂顿消。舍,通“ 释 ”。列子·天瑞:“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张湛 注:“舍宜作释,此字作舍。”列子·说符:“ 孟 氏父子舍然无愠容。”
《漢語大詞典》:泮然
(1).释然。思念、疑虑等消除貌。 唐 刘禹锡 《答柳子厚书》:“相思之苦怀,胶结赘聚,至是泮然以销。”新唐书·儒学传下·陈京传:“帝泮然,於是定迁二祖于 兴圣庙 。”
(2).区别貌。泮,通“ 判 ”。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九》:“有位与有德,泮然二途;治经之儒与明道之儒、政事之儒,又泮然三途。”
《漢語大詞典》:疑怀(疑懷)
(1).指疑虑的心情。 唐 孟郊 《秋怀》诗:“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2).猜疑。《再生缘》第五二回:“今日不知冲险地,下回须要避疑怀。”
《國語辭典》:废然(廢然)  拼音:fèi rán
消极失望的样子。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回思创业时,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废然摧沮者乎!」
《漢語大詞典》:滞疑(滯疑)
拘泥和疑虑。 唐 元稹 《训别致用》诗:“一见肺肝尽,坦然无滞疑。”
分類:拘泥疑虑
《漢語大詞典》:迷疑
迷惑疑虑。《南齐书·柳世隆传》:“交战之日,兰艾难分,去就在机,望思先晓,无使一人迷疑,而九族就祸也。”
分類:迷惑疑虑
《漢語大詞典》:阻疑
疑虑,疑惑。 三国 魏 嵇康 《与吕长悌绝交书》:“足下阴自阻疑,密表击 都 ……何意足下苞藏祸心邪!” 戴明扬 校注:“广雅:‘阻,疑也。’”
《国语辞典》:影中蛇  拼音:yǐng zhōng shé
因心存疑虑而产生的幻象。参见「杯弓蛇影」条。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五四出:「小姐,你香魂逗出了梦儿蝶,把亲娘肠断了影中蛇。」
《漢語大詞典》:疑惰
疑虑懈怠。《商君书·垦令》:“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农恶商,商疑惰,则草必垦矣。”
分類:疑虑懈怠
《漢語大詞典》:贰情(貳情)
疑虑不安的心情。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及其临终顾託,受遗作相, 刘后 授之无疑心, 武侯 处之无惧色,继体纳之无贰情,百姓信之无异辞,君臣之际,良可咏矣。”
《漢語大詞典》:尊中弩
酒樽中的弩影。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予之祖父 郴 ,为 汲 令,以夏至日诣见主簿 杜宣 ,赐酒,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於杯,形如虵。 宣 畏恶之,然不敢不饮。其日便得胸腹痛切……攻治万端,不为愈。后 郴 因事过至 宣 家,闚视,问其变故,云:‘畏此蛇,虵入腹中。’ 郴 还听事,思维良久,顾见悬弩,必是也。则使门下史将铃下侍徐扶輦载 宣 ,於故处设酒,盃中故復有虵,因谓 宣 :‘此壁上弩影耳,非有它怪。’ 宣 遂解,甚夷懌,由是瘳平。”后以“尊中弩”谓因疑虑而引起恐惧和疾病。 唐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疑惑尊中弩,淹留冠上簪。”
《漢語大詞典》:疑讳(疑諱)
疑虑忌讳。《后汉书·蔡邕传》:“以 邕 经学深奥,故密特稽问,宜披露失得,指陈政要,勿有依违,自生疑讳。”
分類:疑虑忌讳
《漢語大詞典》:疑怆(疑愴)
疑虑悲伤。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公避兵》:“相公不须疑愴。却不道十二 巫峯 梦断 襄王 。”
分類:疑虑悲伤
《漢語大詞典》:遑惑
惊惧疑虑。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光武 ﹞进至 下博 城西,遑惑不知所之。”晋书·褚翜传:“ 徐州 贼 张平 等欲掩袭之,郡人遑惑,将以郡归 平 。”
分類:惊惧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