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疙瘩  拼音:gē da
1.皮肤上突起的疱块颗粒。《文明小史》第二七回:「济川才躺下去,颈脖子上就起了几个大疙瘩,痒得难熬,一夜到亮,没有好生睡。」也作「疙疸」。
2.泛指圆形块状的东西。如:「冰疙瘩」、「面疙瘩」。
3.绳结。如:「在这条绳子上打个疙瘩。」
4.比喻不通畅的文字。如:「文章中有些疙瘩。」
5.比喻难解的麻烦或心中的郁结。《官场现形记》第六回:「抚院来的三月头里,这协台得著了文书,就是心下一个疙瘩。」也作「疙搭」。
《漢語大詞典》:众駴朋疑(衆駴朋疑)
众人惊恐疑虑。 清 薛福成 《〈曾文正公奏疏〉序》:“公奋然踔起里閈,众駴朋疑,惎挠笑侮,孑立寡助,进退交困,公前后持一节不少挫。”
《國語辭典》:云消雾散(雲消霧散)  拼音:yún xiāo wù sàn
云雾消散,天气转晴。比喻猜疑、怨怒等情事皆消失尽净。宋。朱熹〈经筵留身面陈四事劄子〉:「则太上皇帝虽有忿怒之情,亦且霍然云消雾散而欢意涞洽矣。」也作「烟消雾散」、「烟消云散」。
《國語辭典》:畏首畏尾  拼音:wèi shǒu wèi wěi
顾前顾后,十分戒慎恐惧的样子。《左传。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馀几。』」《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恐惧过甚,曰畏首畏尾。」也作「畏头畏尾」。
分類:疑虑重重
《國語辭典》:疑心生暗鬼  拼音:yí xīn shēng àn guǐ
生性多疑的人,遇可疑的事,胡乱猜测而信以为真,其实全是心理作用。《西游记》第三二回:「你看他奔上大路,疑心生暗鬼,步步只疑是行者变化了跟住他。」也作「暗心生闇鬼」。
《漢語大詞典》:疑疑思思
疑虑的样子。《醒世姻缘传》第九八回:“ 周相公 再三的劝着姑夫,不肯做呈子,姑夫也疑疑思思的。”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八段:“ 郑超人 听了,疑疑思思不大相信。近来他心里一直挽着个疙瘩,左思右想也解不开。”
分類:疑虑
《国语辞典》:焕然冰释(焕然冰释)  拼音:huàn rán bīng shì
比喻疑虑、误会、嫌隙等,一下子完全消除。参见「涣然冰释」条。唐。梁肃〈台州隋故天台智者大师修禅道场碑铭序〉:「自发心至于上圣,行位昭明,无相夺伦,然后诞敷契经而会同之,焕然冰释。」《清史稿。卷五○六。畴人传一。梅文鼎传》:「复取授时历草观之,乃焕然冰释,殆名异而实同,非徒似之而已。」
《国语辞典》:疑人莫用,用人莫疑  拼音:yí rén mò yòng,yòng rén mò yí
(谚语)对人怀疑就不要任用,既已任用就不应再对他产生疑虑。《英烈传》六十三回:「自古道:『疑人莫用,用人莫疑。』又说道:『三思而行,再思可矣。』谁想这陈友定听了骁将萧院的说话,存省了半晌,反说道:『彼兵正锐,何谓疲竭,汝等那得惑乱军心。』」也作「疑人勿使,使人勿疑」、「疑人勿用,用人勿疑」。
《国语辞典》:心理作用  拼音:xīn lǐ zuò yòng
因内在的成见或疑虑,在心中将事实扭曲改变,藉以保护自己,减低焦虑的心理现象。
《国语辞典》:不疑贰(不疑贰)  拼音:bù yí èr
不犹豫疑虑。如:「他不疑贰地照著他的话去做。」《元朝秘史》卷二:「又如护窠的豺狼般,又如不疑贰拿物的虎般。」
《国语辞典》:持疑不决(持疑不决)  拼音:chí yí bù jué
心存疑虑,不能决定。《周书。卷三五。薛善传》:「善密谓崇礼曰:『高氏戎车犯顺,致令主上播越……不如早归诚款,虽未足以表奇节,庶获全首领。』而崇礼犹持疑不决。」
《漢語大詞典》:杯弓市虎
谓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 詧盦 《学界风潮记·天津商学界之活动》:“同时传来 上海 有罢市之说,以致杯弓市虎,危机伺伏,人心恐惶,险状万分。”参见“ 杯弓蛇影 ”、“ 三人成虎 ”。
《國語辭典》:杯蛇鬼车(杯蛇鬼車)  拼音:bēi shé guǐ jū
杯蛇,指杯弓蛇影;鬼车,指传说中的九头鸟。「杯蛇鬼车」指实际上不存在,但却会引起恐惧的怪物。《水浒传》第九五回:「况我兵惊恐,凡杯蛇鬼车,风兵草甲,无往非撼志之物。」
《國語辭典》:鬼车(鬼車)  拼音:guǐ chē
1.相传为一种怪鸟。俗称九头鸟。参见「九头鸟」条。
2.动物名。一种大蛱蝶。黑色或青斑色。晋。崔豹《古今注。卷中。鱼虫》:「蛱蝶,……其大如蝙蝠者,或黑色,或青斑,名为凤子,一名凤车,名鬼车,生江南柑橘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