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词典
白分
黑白分明
分类词汇
青莲
昈分
斑犀
是非分明
佛类词典
白分
《漢語大詞典》:白分
亦称“ 白半 ”。亦称“ 白月 ”。 古 印度 历法。指阴历每月的上半月。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黑分。” 宋 永亨 《搜采异闻录》卷二:“日在月前,行至十五日,俱足圆满,是名白半。” 清 钱谦益 《觉浪和上挽词》之一:“莫道三生隔眉宇,琉璃白月自分明。” 钱曾 注:“禪家以初一至十五日为白月,十六至大尽为黑月。”
《國語辭典》:黑白分明  拼音:hēi bái fēn míng
1.黑色、白色区分明显。如:「斑马身上的颜色黑白分明,煞是好看。」
2.比喻是非善恶分明。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清史稿。卷三六四。汤金钊传》:「朝有诤臣,使朕胸中黑白分明,无伤于政体,不胜欣悦!」也作「白黑分明」。
3.形容眼睛清澈明亮。如:「小孩子的眼睛黑白分明,心地天真无邪。」
《國語辭典》:青莲(青蓮)  拼音:qīng lián
一种睡莲。叶子宽而长,青白分明。印度人认为具有伟人眼睛的特徵,所以用来形容佛的眼睛。《维摩诘所说经。卷上》:「目净脩广如青莲,心净已度诸禅定。」
《國語辭典》:青莲居士(青蓮居士)  拼音:qīng lián jū shì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别号。参见「李白」条。
分類:诗人李白
《漢語大詞典》:昈分
明白分别。《文选·扬雄〈羽猎赋〉》:“羽骑营营,昈分殊事,繽纷往来,轠轤不絶。” 李善 注:“昈分,谓羽骑明白分别,各殊其事也。” 宋 王安石 《谢赐元丰敕令格式等表》:“神机俯授於有官,圣制遂攄於无极,部居彪列,科指昈分。” 明 文徵明 《叙〈何氏语林〉》:“品目昈分,维三十有八。”
《漢語大詞典》:斑犀
雌犀牛角,因其角斑白分明,故名。 唐 陈黯 《自咏豆花》:“玳瑁应难比,斑犀定不加,天嫌未端正,满面与妆花。”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犀﹝集解﹞引 苏恭 曰:“牸是雌犀,文理腻细,斑白分明,俗谓之斑犀。”
《国语辞典》:是非分明  拼音:shì fēi fēn míng
明白分辨出曲直、对错。《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故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白分
【佛学大辞典】
(杂名)白月也。(参见:白月)。
白月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又曰白分S/uklapaks!a,印度之历法,以月之盈缺立白黑之名,自月盈至于满之间为白月,称为白月。一日乃至白月十五日。自十六日以下,为黑分,即Kr!s!n!apaks!a又为黑月一日乃至十五日。合前之黑月与后之白月而为一月。西域记二曰:「月盈至满,谓之白分。月亏至晦,谓之黑分。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月有大小故也。黑前白后,合为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