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40,分323页显示  上一页  112  113  114  115  116  118  119  120  12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圣图
台门
中扃
殿岩
路马
隆指
龙船
郊见
藉田
来觐
廷争
天居
天冠
元士
朝聘
《漢語大詞典》:圣图(聖圖)
天子的宏图。 唐 杜甫 《重经昭陵》诗:“圣图天广大,宗祀日光辉。”旧唐书·徐坚传:“陛下诞膺灵命,中兴圣图,将弘 羲 轩 之风,以光史策之美。”《宋史·乐志九》:“圣图广大,宗祊光辉。”
分類:宏图帝王
《漢語大詞典》:台门(臺門)
高贵的门第。
(1).古代天子、诸侯宫室的门。因以土台为基,故称。礼记·礼器:“天子、诸侯臺门,此以高为贵也。”礼记·郊特牲:“臺门而旅树。” 孔颖达 疏:“两边起土为臺,臺上架屋,曰臺门。”
(2).泛指高大的门。 清 翟灏 通俗编·居处:“凡高大之门,时俗漫呼之曰臺门,虽未尝有筑土为基之实,而其名僭矣。”
(3).城门。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城门皆筑土为之。累土曰臺,故亦谓之臺门也。”南史·朱异传:“每迫曛黄,虑臺门将闔,乃引其卤簿自宅至城,使捉城门停留管籥。”
《漢語大詞典》:中扃
(1).谓闭锁内心,欲望不生。《淮南子·主术训》:“中欲不出谓之扃,外邪不入谓之塞。中扃外闭,何事之不节;外闭中扃,何事之不成。”
(2).指内心。 宋 陆游 《学道》诗:“精神生尺宅,虚句集中扃。”
(3).犹禁中,皇帝所居之处。明史·黄尊素传:“陛下厌薄言官,人怀忌讳,遂有剽窃皮毛,莫犯中扃者。”
(4).中门。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忽山间一孔高悬,直透中扃,光明如满月缀云端,真是天门中开。”
《漢語大詞典》:殿岩(殿巖)
亦作“ 殿岩 ”。
(1).谓天子歇宿之处。 宋 苏轼 《除苗授殿前副都指挥使制》:“祗扈殿巖,肃将斋鉞。”亦借指朝廷之内。 宋 洪迈 容斋随笔·佐命元臣:“ 赵韩王 佐 艺祖 ……收天下驍鋭於殿巖而不使外重。”参见“ 殿陛 ”。
(2).犹殿帅。 宋 岳珂 桯史·郭倪自比诸葛亮:“ 嘉泰 开禧 间, 倪 位殿岩,宾客日盛。”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泰四年:“今日孰可为大将?孰可为计臣?正使以殿巖当之,能保其可用乎?”
见“ 殿巖 ”。
《漢語大詞典》:殿陛
(1).御殿前的石阶。后汉书·百官志二:“﹝羽林郎﹞掌宿卫侍从……本 武帝 以便马从猎,还宿殿陛巖下室中,故号巖郎。” 宋 欧阳修 《上范司谏书》:“立殿陛之前,与天子争是非者,諫官也。”
(2).宫殿上和石陛下。喻君主的臣子相见之际。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不知此制何为而輟,而殿陛之仪,渐相悬以相絶也?”
《漢語大詞典》:路马(路馬)
古代指为君主驾车的马。因君主之车名路车,故称。礼记·曲礼上:“乘路马,必朝服。” 郑玄 注:“路马,君之马。” 汉 贾谊 新书·阶级:“礼,不敢齿君之路马,蹴其芻者有罪。” 宋 杨万里 《转对札子》:“然古者国贫则君服大布之衣,年饥则路马不食穀。”
《漢語大詞典》:隆指
对天子或上司的旨意的敬称。指,通“ 恉 ”。《汉书·东方朔传》:“粪土愚臣,忘生触死,逆盛意,犯隆指,罪当万死。” 汉 蔡邕 《太尉乔玄碑阴》:“辟大将军 梁公 幕府,屡以救正,干其隆指,将军嘉之,无言不讎。” 宋 叶适 《湖南运判到任谢表》:“载驰袢暑,绵涉修程;既达置司,奉将隆指。”
《國語辭典》:龙船(龍船)  拼音:lóng chuán
刻饰成龙形的船。也称为「龙舟」。
《漢語大詞典》:郊见(郊見)
古代天子祀上帝诸神于郊外。史记·封禅书:“有司皆曰‘古者天子夏亲郊,祀上帝於郊,故曰郊’。於是夏四月, 文帝 始郊见 雍 五畤祠 。”汉书·郊祀志:“上初至 雍 ,郊见 五畤 。” 清 曾国藩 《江宁府学记》:“自 汉 初,不能革 秦 时诸 畤 ,而 渭阳 五帝之庙, 甘泉 泰一 之坛,帝皆亲往郊见。”
《漢語大詞典》:藉田
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藉,通“ 籍 ”。《汉书·文帝纪》:“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 三国 魏 曹植 《藉田说》之一:“春耕於藉田,郎中令侍寡人焉。” 宋 苏轼 《元祐三年春贴子词·皇帝阁》之四:“苍龙掛闕农祥正,父老相呼看藉田。”
《漢語大詞典》:来觐(來覲)
本指古代诸侯在秋天前来朝见帝王。周礼·春官·大宗伯“秋见曰覲” 唐 贾公彦 疏:“秋,西方六服,当覲之岁,尽来覲。”后亦泛指臣子朝见国君。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至 承宗 为 卢从史 、 李师道 所詿误,先皇帝征而赦之者再,忧思蹙恧,不克来覲。”
《漢語大詞典》:廷争
在朝廷上向皇帝极力谏诤。史记·吕太后本纪:“ 陈平 、 絳侯 曰:‘於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 刘氏 之后,君亦不如臣。’”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徐 大理 有功 ,每见 武后 将杀人,必据法廷争。” 宋 司马光 《与吕晦叔简》:“比日以来,物论颇讥 晦叔 慎嘿太过,若此际復不廷争,事蹉跌,则入彼朋矣。”
《漢語大詞典》:天居
(1).住在天上。形容天子居处华贵。 汉 蔡邕 《述行赋》:“皇家赫而天居兮,万方徂而并集。”
(2).指天子居处。 南朝 陈 徐陵 《太极殿铭序》:“天居爽塏,大寝尊严。” 唐 王维 《和尹谏议史馆山池》诗:“云馆接天居,霓裳侍玉除。”
(3).天地神灵的居处。 明 方孝孺 《郊祀颂》:“乘舆徐来,及门而趋。执圭屏息,仰覿天居。”
《漢語大詞典》:天冠
犹言宝冠。帝王所戴冠冕的美称。 晋 法显 佛国记:“王脱天冠,易著新衣,徒跣,持华香,翼从出城迎像。”南齐书·东南夷传·林邑国:“王服天冠如佛冠,身被香缨络。” 南朝 梁简文帝 《相宫寺碑铭》:“ 洛阳 白马 , 帝释 天冠。”
《國語辭典》:元士  拼音:yuán shì
1.古代官阶。阶位次于下大夫,高于中士。《礼记。王制》:「天子之元士视附庸。」也称为「上士」。
2.职官名。明太祖时曾改给事中为元士,又改为源士,其后仍称给事中。见《明史。卷七四。职官志三》。
《國語辭典》:朝聘  拼音:cháo pìn
古代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间互相访问的礼节。《礼记。中庸》:「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