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65,分351页显示  上一页  245  246  247  248  249  251  252  253  25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龙禁
龙扇
两闺
陵宇
灵断
勘箭
农舆
末主
庙祫
辇乘
幕殿
禄邑
履祚
脩同
宣葬
《漢語大詞典》:龙禁(龍禁)
(1).指皇帝所居之禁中。 元 黄溍 《送赵宗吉御史》诗:“忆共趋龙禁,惊闻正豸冠。”
(2).旧时忌日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二》:“一月之中,有月忌、龙禁……月杀等日。”
《漢語大詞典》:龙扇(龍扇)
扇名。天子仪仗。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杂扮二内监执龙扇前引,小生扮 弘光帝 。”
《漢語大詞典》:两闺(兩閨)
犹两闱。借指皇帝及太子。《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诗》:“伊昔遘多幸,秉笔侍两闺。” 李善 注:“谓上臺及东宫也。 沈约 宋书曰:‘ 高祖 受命 延年 ,补太子舍人,徙太子中舍人,转太子中庶子。’上臺谓 文帝 也,东宫谓太子也。又曰:‘ 文帝 立皇子 劭 为太子。’” 吕向 注:“两闺谓中书侍郎及太子舍人也。”
分類:太子帝王
《漢語大詞典》:陵宇
帝王的陵墓。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明陵》:“身履其地,目击陵宇坍頽殆尽。”
分類:帝王陵墓
《漢語大詞典》:灵断(靈斷)
犹圣断。谓君主的英明决断。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夏后启臣孟涂》:“所请灵断,呜呼神微。” 南朝 梁 沈约 《道亡》诗:“誓师刘旅赫灵断,率兹八百驱十乱。”梁书·元帝纪:“﹝ 王僧辩 等奉表﹞伏惟陛下至孝通幽,英武灵断。”
《漢語大詞典》:勘箭
宋 代皇帝郊祀礼毕,还阙门时,行勘箭之仪。规定用竹签为箭,由金吾掌握;另以金涂铜为镞,由驾前掌握。镞端用以合符,符合,即开门。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大驾卤簿中有勘箭,如古之勘契也。”宋史·礼志一:“南郊,乘舆所过,必勘箭然后出入。”参见“ 勘契 ”。
《漢語大詞典》:勘契
验对鱼契。 唐 宋 之制,殿门开闭要核对鱼契。其制,以檀木刻鱼形,分为左右,左留中,右置门使处,鱼契左右相合始开殿门,谓之勘契。 唐 刘邺 《侍漏院吟》:“玉堂帘外独迟迟,明月初沉勘契时。” 宋 王辟之 渑水燕谈录·官制:“旧制,郊祀礼成,驾还闕门,有勘契之仪……其制如勘箭之仪, 熙寧 中,詔罢其制。” 宋 王应麟 玉海·器用·皇祐文德殿鱼契:“皇城司上新作 文德殿 香檀鱼契,契有左右,左留中,右付本司。各长尺有一寸,博二寸八分,厚六分,刻鱼形,凿枘相合,缕金为文。车驾至门,勘契官执右契奏,阁门使降左契,勘契官跪奏勘毕,奏云:‘外契合。’”参见“ 勘箭 ”。
《漢語大詞典》:农舆(農輿)
古代天子诸侯行籍田礼所乘的车。文选·张衡〈东京赋〉:“立戈迤戛,农舆輅木。” 薛综 注:“农舆无盖,所谓耕根车也。言耕稼於籍田,乘马无饰,故称木。” 张铣 注:“农舆,籍田车也。”
《漢語大詞典》:末主
末世君主。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 三代 末主乃有嬖女。”
分類:末世帝王
《漢語大詞典》:庙祫(廟祫)
古时天子诸侯宗庙祭礼之一。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庙合祭。清史稿·礼志四:“敬念列祖创垂,显承斯在。永怀先泽,瞻仰长新。式衷庙祫之仪,斯协家庭之制。应迎列祖、列后圣容奉 寿皇殿 ,岁朝合请悬供,肃将祼献。”
《漢語大詞典》:辇乘(輦乘)
指帝王与后妃专用的车乘。晋书·桓玄传:“崇 桓谦 母 庾氏 为 宣城太妃 ,加殊礼,给以輦乘。”
《漢語大詞典》:幕殿
南宋 帝王举行郊祀时架设的房屋,上下四周围以帷幕,以象宫室,故称。宋史·舆服志六:“幕殿,即《周官》大小次也……中兴后,以事天尚质,屡詔郊坛不得建斋宫,惟设幕屋而已。其制架木而以苇为障,上下四旁周以幄帟,以象宫室,谓之幕殿。”
《漢語大詞典》:禄邑
犹食邑。古代君主分封给臣下的城邑。受封者在封地有收取赋税的权力。 汉 刘向 说苑·立节:“ 佛肹 用 中牟 之县畔,设禄邑、炊鼎,曰:‘与我者受邑,不与我者其烹。’”
《漢語大詞典》:履祚
(1).指天子即位。后汉书·翟酺传:“伏惟陛下应天履祚,歷值中兴,当建太平之功,而未闻致化之道。”
(2).指大臣就高位。 汉 蔡邕 《汉太尉杨公碑》:“受兹介福,履祚孔成。为邑 河 渭 ,袞冕紱珽。以佐天子,祗事三灵。”
《漢語大詞典》:脩同
修通。谓逐级上达,通于君主。脩,循,依次。《淮南子·主术训》:“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知虑,以天下之力争,是故号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闻。百官脩同,羣臣辐凑。”
《漢語大詞典》:宣葬
奉皇帝命令办理的丧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