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明庭
《漢語大詞典》:明廷
(1).指 甘泉山 。在 陕西省 淳化县 西北。亦指 甘泉宫 。古代帝王祀神灵之地。《史记·封禅书》:“其后 黄帝 接万灵 明廷 。 明廷 者, 甘泉 也。”《汉书·郊祀志上》作“明庭”。 康有为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等》诗:“四圣 崆峒 迷大道,万灵风雨集 明廷 。”
(2). 汉 代人对县令的敬称。犹明公、明大夫。《后汉书·党锢传·张俭》:“ 篤 曰:‘ 篤 虽好义,明廷今日载其半矣。’” 李贤 注:“明廷犹明府。”此指 外黄 县令 毛钦 。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职官》:“ 唐 人称县曰明府, 汉 人谓之明廷。”
(3).圣明的朝廷。 唐 陆龟蒙 《书带草赋》:“未尝輒入明廷,何当指佞。” 宋 陆游 《贺明堂表》:“臣官縻遐徼,心繫明廷。”
(2). 汉 代人对县令的敬称。犹明公、明大夫。《后汉书·党锢传·张俭》:“ 篤 曰:‘ 篤 虽好义,明廷今日载其半矣。’” 李贤 注:“明廷犹明府。”此指 外黄 县令 毛钦 。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职官》:“ 唐 人称县曰明府, 汉 人谓之明廷。”
(3).圣明的朝廷。 唐 陆龟蒙 《书带草赋》:“未尝輒入明廷,何当指佞。” 宋 陆游 《贺明堂表》:“臣官縻遐徼,心繫明廷。”
《漢語大詞典》:赞书(贊書)
亦作“賛书”。
(1).帮助帝王起草诏书。《周礼·春官·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凡治者受灋令焉,掌赞书,凡数从政者。” 郑玄 注:“王有命,当以书致之,则赞为辞,若今尚书作詔文。”
(2).指诏书。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褒赠伊川》:“朕锡以赞书,宠以延阁,以震耀褒表之者,深明上之所予在此而不在彼也。” 元 黄溍 《董公神道碑》:“公正色立朝,始终一节,增光前烈,形于賛书。”
(3).官名。负责帮助太子习字。《明史·职官志二》:“又置资德院资德一人,资善二人。其属,赞读、赞书、著作郎各二人,掌典籍各一人。”
(1).帮助帝王起草诏书。《周礼·春官·御史》:“掌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治令,以赞冢宰,凡治者受灋令焉,掌赞书,凡数从政者。” 郑玄 注:“王有命,当以书致之,则赞为辞,若今尚书作詔文。”
(2).指诏书。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褒赠伊川》:“朕锡以赞书,宠以延阁,以震耀褒表之者,深明上之所予在此而不在彼也。” 元 黄溍 《董公神道碑》:“公正色立朝,始终一节,增光前烈,形于賛书。”
(3).官名。负责帮助太子习字。《明史·职官志二》:“又置资德院资德一人,资善二人。其属,赞读、赞书、著作郎各二人,掌典籍各一人。”
《漢語大詞典》:寿宫(壽宫)
(1).供神之宫。《楚辞·九歌·云中君》:“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王逸 注:“寿宫,供神之处也。祠祀皆欲得寿,故名为寿宫也。”《汉书·郊祀志》:“於是上病癒,遂起,幸 甘泉 ,病良已。大赦,置寿宫神君。神君最贵者曰 太一 。”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寿宫,奉神之宫也。”
(2).寝宫。《吕氏春秋·知接》:“公慨焉叹,涕出,曰:‘嗟乎,圣人之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以见 仲父 乎?!’蒙衣袂而絶乎寿宫。” 高诱 注:“寿宫,寝堂也。”
(3).墓祠;又常指皇帝生前预筑的陵墓。 宋 洪朋 《寄题胡公祠堂》诗:“堂后寿宫閟日月,堂前荒草横古今。”《明史·方从哲传》:“又语及寿宫, 从哲 等以先帝山陵对。帝自指曰:‘朕寿宫也。’诸臣皆泣。”《清史稿·礼志五》:“ 康熙 二年,相度 遵化 凤臺山 建 世祖 陵,曰 孝陵 。先是 世祖 校猎於此,停轡四顾曰:‘此山王气葱鬱,可为朕寿宫。’”
(2).寝宫。《吕氏春秋·知接》:“公慨焉叹,涕出,曰:‘嗟乎,圣人之所见岂不远哉!若死者有知,我将何面目以见 仲父 乎?!’蒙衣袂而絶乎寿宫。” 高诱 注:“寿宫,寝堂也。”
(3).墓祠;又常指皇帝生前预筑的陵墓。 宋 洪朋 《寄题胡公祠堂》诗:“堂后寿宫閟日月,堂前荒草横古今。”《明史·方从哲传》:“又语及寿宫, 从哲 等以先帝山陵对。帝自指曰:‘朕寿宫也。’诸臣皆泣。”《清史稿·礼志五》:“ 康熙 二年,相度 遵化 凤臺山 建 世祖 陵,曰 孝陵 。先是 世祖 校猎於此,停轡四顾曰:‘此山王气葱鬱,可为朕寿宫。’”
《漢語大詞典》:讲筵(講筵)
(1).讲经、讲学的处所。 南朝 梁 陆云公 《御讲般若经序》:“犍椎既鸣,讲筵将合,重肩絓轂,填溢四门。” 唐 任蕃 《梦游录·樱桃青衣》:“见一精舍中有僧开讲,听徒甚众。 卢子 方诣讲筵,倦寝。” 清 赵翼 《白鹿洞书院》诗:“ 晦翁 守 南康 ,踵旧开讲筵。” 郁达夫 《日本谣》之八:“扫眉才子众三千, 万里桥 边起讲筵。羡煞传经诸 伏 女,一时分得水衡钱。”
(2).特指天子的经筵。 明 李东阳 《闻青谿学士擢礼部侍郎喜而有作》诗:“从此黄扉须更到,讲筵经史待重论。” 清 计六奇 《明季北略·孙承宗殉节》:“ 承宗 独不然,讲筵献替,务为激切剴直。”
(2).特指天子的经筵。 明 李东阳 《闻青谿学士擢礼部侍郎喜而有作》诗:“从此黄扉须更到,讲筵经史待重论。” 清 计六奇 《明季北略·孙承宗殉节》:“ 承宗 独不然,讲筵献替,务为激切剴直。”
《漢語大詞典》:云亭(雲亭)
(1). 云云 、 亭亭 二山的并称。古代帝王封禅处。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武帝宴诗》之一:“车书今已共,愿奏 云 亭 仪。” 隋 薛道衡 《隋高祖颂》:“坛场望幸, 云 亭 虚位。” 唐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公乎来入相,皇欲驾 云 亭 。”
(2).即 云亭山人 。 清 孔尚任 自号 云亭山人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 云亭 词客,阁笔几度酸辛;声传皓齿曲未终,泪滴红盘蜡已寸。”
(1).对亭子的美称。 唐 鲍溶 《隋帝陵下》诗:“白露沾衣 隋主 宫,云亭月馆 楚 淮 东。” 唐 李群玉 《九日陪崔大夫宴清河亭》诗:“玉醴浮金菊,云亭敞玳筵。”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酬嘲·罗隐对》:“ 隐 ( 罗隐 )欲归 武林 , 駢 ( 高駢 )与宾幕饯於云亭。”
(2).犹言高耸入云。《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崇臺霄峙,秀闕云亭。’……其祕书监 胡义周 之辞也。”
(3). 云云山 和 亭亭山 的合称。《史记·封禅书》:“昔 无怀氏 封 泰山 ,禪 云云 …… 黄帝 封 泰山 ,禪 亭亭 。”《隋书·虞世基传》:“﹝ 陈主 ﹞令 世基 作《讲武赋》,於坐奏之曰……望 云亭 而载蹕,礼升中而告成。”
(2).即 云亭山人 。 清 孔尚任 自号 云亭山人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孤吟》:“ 云亭 词客,阁笔几度酸辛;声传皓齿曲未终,泪滴红盘蜡已寸。”
(1).对亭子的美称。 唐 鲍溶 《隋帝陵下》诗:“白露沾衣 隋主 宫,云亭月馆 楚 淮 东。” 唐 李群玉 《九日陪崔大夫宴清河亭》诗:“玉醴浮金菊,云亭敞玳筵。”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酬嘲·罗隐对》:“ 隐 ( 罗隐 )欲归 武林 , 駢 ( 高駢 )与宾幕饯於云亭。”
(2).犹言高耸入云。《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崇臺霄峙,秀闕云亭。’……其祕书监 胡义周 之辞也。”
(3). 云云山 和 亭亭山 的合称。《史记·封禅书》:“昔 无怀氏 封 泰山 ,禪 云云 …… 黄帝 封 泰山 ,禪 亭亭 。”《隋书·虞世基传》:“﹝ 陈主 ﹞令 世基 作《讲武赋》,於坐奏之曰……望 云亭 而载蹕,礼升中而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