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40,分323页显示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8  69  70  7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斋坛
重屋
神孙
上卿
常参
恋主
召命
朱甍
宝册
降旨
彤弓
沾恩
大飨
屯云
圣度
《國語辭典》:斋坛(齋壇)  拼音:zhāi tán
1.祭天地的场所。唐。李贺赠陈商〉诗:「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唐。唐彦谦 游阳明洞呈王理得诸君诗:「北斗斋坛天寂寂,东风仙洞草毵毵。」
2.僧、道诵经及祭拜佛、神的场所。
《國語辭典》:重屋  拼音:chóng wū
楼房。《新唐书。卷二二一。西域传上。东女传》:「所居皆重屋,王九层,国人六层。」宋。苏轼〈教战守策〉:「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
《漢語大詞典》:神孙(神孫)
后嗣的美称。多称君主。旧五代史·礼志下:“伏以本朝尊受命之祖 景皇帝 为始封之君,百代不迁,长居庙食,自 贞观 至于 天祐 ,无所改更,圣祖神孙,左昭右穆。” 宋 王十朋 《咏史诗·黄帝》:“百年功就蜕乾坤,鼎冷湖空跡尚存,别有庆源流不尽,皇朝叶叶是神孙。” 明 唐顺之 《皇陵行》之三:“御碑突兀表劬劳,百里无人敢樵牧;流传八叶到神孙,孝敬先知重本根。” 清 沈寿民 《江上行》:“圣子神孙如鳞次,功臣良相开甲第。”
分類:后嗣帝王
《國語辭典》:上卿  拼音:shàng qīng
1.古代官阶。三代时,天子、诸侯国皆设卿,分上、中、下三等,上卿为最高的等级。《左传。成公三年》:「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后泛指朝中大臣。唐。高适崔司录宅燕大理李卿〉诗:「上卿才大名不朽,早朝至尊暮求友。」
2.民国初年文官中最高级的官秩。
《漢語大詞典》:常参(常參)
(1).群臣每日于前殿朝见皇帝,称常参。 唐 张籍 《早朝寄白舍人严郎中》诗:“常参班里人犹少,待漏房前月欲西。”新五代史·杂传·李琪:“ 唐 故事,天子日御殿见羣臣,曰常参。”
(2).泛指定期入朝为常参。 宋 梅尧臣 《梦后寄欧阳永叔》诗:“不趁常参久,安眠向旧溪。”后属员依一定时间谒见上官亦称常参。
(3).属员依一定时间谒见上官亦称常参。
《漢語大詞典》:恋主(戀主)
依恋君主。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僻处西馆,未奉闕庭,踊跃之怀,瞻望反侧,不胜犬马恋主之情。” 唐 杜甫 《送司马入京》诗:“叹君能恋主,久客羡归 秦 。” 唐 钱起 《送陆郎中》诗:“事边仍恋主,举酒復悲歌。”
分類:依恋帝王
《漢語大詞典》:召命
君主召见之命。 宋 范仲淹 《乞召杜衍等备明堂老更表》:“如 郎简 则去京遥远,难行召命,可遥均三老五更之庆。” 宋 程大昌 演繁露·黜责帅臣亦降召命:“凡今为帅者,不问文武,虽以罪罢,亦降召命,未知始於何时。” 清 侯方域 《宦官论》:“大臣,天子之股肱也,而周岁不得一见。偶有召命,则拜跪唯诺,山呼而退,不得一言。”
分類:召见帝王
《漢語大詞典》:朱甍
(1).朱红色的屋顶。 唐 李白 《明堂赋》:“皓壁昼朗,朱甍晴鲜。”
(2).借指帝王宫室和道院、庙宇等。 宋 陆游 《归三山入秋益凉欣然有赋》:“碧瓦朱甍无杰屋,乌篷画楫有新船。道山顶上虽清絶,万顷烟波始是仙。” 明 何景明 《大梁行》:“万骑千乘空云屯,綺构朱甍不復存。” 明王錂《春芜记·瞥见》:“朱甍画栋绕 祗园 ,看云外幡风飘乱。” 张怀奇 《颐和园词》:“朱甍天际集凤凰, 九成 避暑离宫凉。”
《漢語大詞典》:宝册(寶册)
帝王用于上尊号或册立、册封的诏册。 南朝 梁简文帝 《菩提树颂》:“宝册葳蕤,帝图掩映。”新唐书·礼乐志三:“宜以新諡宝册告於陵庙可也。”宋史·礼志十一:“谨遣使 王溥 、副使 李涛 奉宝册,上尊諡曰 简恭皇帝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胡忠安:“贵妃贤淑如此,宜授宝册。”清史稿·仁宗纪:“上驻蹕 盛京 ,诣宝册前行礼。”
《国语辞典》:降旨  拼音:jiàng zhǐ
帝王下诏谕。《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惟有法善密奏到:『此是凶函,宣令番使自开。』玄宗依奏降旨。」《红楼梦》第一六回:「忽有门吏忙忙进来,至席前报说,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
《國語辭典》:彤弓  拼音:tóng gōng
1.红色的弓。古代天子用来赏赐有功的诸侯或大臣,使专用于征伐。《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
2.《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彤弓,天子锡有功诸侯也。」古代天子宴飨有功诸侯赏赐弓矢时的乐歌。首章二句为:「彤弓弨兮,受言藏之。」
《國語辭典》:沾恩(霑恩)  拼音:zhān ēn
承受恩惠。《文选。潘岳。马汧督诔》:「沾恩抚循,寒士挟纩。」唐。吴融 送广利大师东归诗:「紫殿久沾恩,东归过海门。」
分類:帝王恩惠
《國語辭典》:大飨(大饗)  拼音:dà xiǎng
1.合祭先王。《礼记。曲礼下》:「大飨不问卜,不饶富。」
2.宴飨宾客。《周礼。春官。大司乐》:「大飨不入牲,其他皆如祭祀。」
《漢語大詞典》:屯云(屯雲)
(1).积聚的云气。列子·周穆王:“化人之宫……望之若屯云焉。” 南朝 宋 谢惠连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屯云蔽曾岭,惊风涌飞流。” 唐 杜甫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明 李东阳 《送李维正主事使淮》诗:“漕舟百万如屯云,材官武士纷成羣。”
(2).史记·高祖本纪:“ 秦始皇帝 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以厌之。 高祖 即自疑,亡匿,隐於 芒 、 碭 山泽巖石之閒。 吕后 与人俱求,常得之。 高祖 怪问之。 吕后 曰:‘ 季 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 季 。’”后因以“屯云”指帝王登基的瑞兆。文选·陆倕〈石阙铭〉:“命旅致屯云之应,登坛有降火之祥。” 李善 注引 杜笃 《论都赋》:“大 汉 开基,高祖有勋,斩白蛇,屯黑云。”
《漢語大詞典》:圣度(聖度)
谓帝王的气度。 宋 欧阳修 《论选皇子疏》:“虽圣度包容,不加诛戮,而愚诚恳至,天听未回。” 宋 陆游 《送吕彦升参谋》诗:“苦言到口真当发,圣度如天莫自疑。” 明 袁宏道 《过斮胫河》诗:“殿外执圭声唯唯,圣度如天鉴似水。”
犹圣虑、圣策。称帝王的思虑、谋略。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一:“ 仁宗 圣度深远,临事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