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40,分323页显示  上一页  74  75  76  77  78  80  81  82  8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圣鉴
玄风
灵囿
圣绪
宸心
临幸
赦令
承制
奏御
宫车
南乡
特恩
奏言
胙土
八秩
《漢語大詞典》:圣鉴(聖鑑)
见“ 圣鑑 ”。
亦作“ 圣鉴 ”。 指帝王或临朝太后的鉴察。晋书·桓温传:“今皇子幼稚,而朝贤时誉惟 谢安 、 王坦之 才识智能,皆简在圣鑑。”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纷紜之议,裁之圣鉴。”旧唐书·权德舆传:“陛下亦宜稍迴圣鑑,俯察羣心。”镜花缘第八八回:“太后移置十名后,可见妍媸难逃圣鑑。” 陈白尘 《大风歌》第二幕:“皇太后圣鉴: 张敖 得罪 高皇帝 ,理应削去王位,焉敢心怀不满?”
《國語辭典》:玄风(玄風)  拼音:xuán fēng
1.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潮流和玄谈的风气。《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史臣曰》:「有晋中兴,玄风独振。」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亡机之谈。」
2.上古的世风或文风。南朝梁。萧统文选序〉:「式观元始,眇觌玄风。」《文选。江淹。杂体诗。殷东阳》:「求仁既自我,玄风岂外慕。」
《漢語大詞典》:灵囿(靈囿)
(1). 周文王 苑囿名。《诗·大雅·灵台》:“王在 灵囿 ,麀鹿攸伏。” 毛 传:“囿,所以域养禽兽也,天子百里,诸侯四十里。灵囿,言灵道行於囿也。”后汉书·班固传下:“外则因原野以作苑,顺流泉而为沼,发苹藻以潜鱼,丰圃草以毓兽,制同乎 梁騶 ,义合乎 灵囿 。” 李贤 注:“此言鱼兽各得其所,如 文王 之 灵囿 也。” 明 张居正 《苑田纪》:“臣闻设苑以资观游……有国者所不废也。然而 灵囿 之咏,独归 周文 。”
(2).泛指帝王畜养动物的园林。 三国 吴 韦昭 《从历数》诗:“凤凰栖 灵囿 ,神龟游沼池。” 南朝 梁 陆云公 《御讲般若经序》:“归倾宫之美女,共 灵囿 於庶人。” 侯仁之 《历史上的北京城》:“因为当时曾经在这里养过一些珍禽异兽,所以又叫做‘灵囿’,是皇家动物园的意思。”
(3).对苑囿的美称。 晋 潘岳 《金谷集作诗》:“ 灵囿 繁石榴,茂林列芳梨。”
(4).指仙界的苑囿。《云笈七籤》卷九八:“琳瑯敷灵囿,华生结琼瑶。”
(5).比喻精粹汇集之所。 罗惇曧 《文学源流·周秦诸子总论》:“苟抽秘思,骋妍词,斯焉採摭,靡能尽者,抑亦文章之灵囿已。”
《漢語大詞典》:圣绪(聖緒)
称帝王的统绪。《史记·三王世家》:“陛下奉承天统,明开圣绪,尊贤显功,兴灭继絶。”《汉书·元帝纪》:“朕承先帝之圣绪,获奉宗庙,战战兢兢。”《后汉书·冯异传》:“昔我 光武 受命中兴,恢弘圣绪,横被四表,昭假上下,光耀万世,祉祚流衍,垂於罔极。” 前蜀 杜光庭 《贺天贞军进嘉禾表》:“伏惟陛下绍 轩皇 之圣绪,承 周帝 之洪源。”
《漢語大詞典》:宸心
帝王的心意。 唐 李峤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诗:“宸心千载合,睿律九韵开。” 唐 王建 《上裴度舍人》诗:“天意皆从彩毫出,宸心尽向紫烟来。”
分類:帝王心意
《國語辭典》:临幸(臨幸)  拼音:lín xìng
古时称天子亲临。《新唐书。卷一一六。列传。韦思谦》:「营别第骊山鹦鹉谷,帝临幸,命从官赋诗。」《旧五代史。卷一三○。周书。列传。王峻》:「请太祖临幸,恩赐甚厚。」
《漢語大詞典》:赦令
旧时君主发布的减免罪刑或赋役的命令。史记·越王句践世家:“ 楚王 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奈何以 朱公 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论杀 朱公 子,明日遂下赦令。” 宋 秦观 《财用上》:“数因赦令而弛逋负,大出廪廥以振乏絶。”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敕戒州部,詔誥百官,制施赦令,策封王侯,皆用之天子。”
《國語辭典》:承制(承製)  拼音:chéng zhì
受理制造。如:「这批成衣是由本公司承制的,品质绝对有保障。」
《漢語大詞典》:奏御
上奏帝王。汉书·霍光传:“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 光 ,然后奏御天子。”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事毕奏御,赐葛布各有差。”
分類:上奏帝王
《漢語大詞典》:宫车(宫車)
帝王后妃等所乘坐的车辆。因常借指帝、后。 唐 杜牧 《阿房宫赋》:“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轆轆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元 萨都剌 《秋词》:“清夜宫车出 建章 ,紫衣小队两三行。” 清 顾炎武 《桃叶歌》:“三月桃花四月叶,已报北兵屯 六合 。宫车塞上行,塞马 江 东猎。”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墙外,甬道上,滚滚走过一辆宫车。”
《漢語大詞典》:南乡(南鄉)
南方。《诗·商颂·殷武》:“维女 荆楚 ,居国南乡。” 毛 传:“乡,所也。” 郑玄 笺:“维女 楚国 ,近在 荆州 之域,居 中国 之南方。” 三国 魏 曹植 《神龟赋》:“苍龙虬於东岳,白虎啸於西冈。玄武集於寒门,朱雀栖於南乡。”
南向,面朝南。常指居帝王之尊位。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明此以南乡, 尧 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 舜 之为臣也。”史记·留侯世家:“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 楚 必敛衽而朝。”
《國語辭典》:特恩  拼音:tè ēn
异于寻常的恩典。宋。苏辙论梁惟简除遥郡刺史不当状〉:「窃谓朝廷非常特恩,当以待人臣非常之功。」
《漢語大詞典》:奏言
向皇帝陈述。汉书·魏相传:“御史大夫 朝错 时为太子家令,奏言其状。”东观汉记·明帝纪:“ 长水 校尉 樊鯈 奏言:‘先帝大业当以时施行。’”
分類:陈述帝王
《漢語大詞典》:胙土
指帝王将土地赐封功臣宗室,以酬其勋劳。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 孔颖达 疏:“胙,训报也。有德之人,必有美报。报之以土,谓封之以国。” 南朝 宋 谢灵运 《谢封康乐侯表》:“亡祖奉国威灵,董符戎重,尽心所事,尅黜祸乱,功参盘鼎,胙土南服。” 明 张四维 《双烈记·策封》:“更封妻荫子,加爵封王,分茅胙土。”
《漢語大詞典》:八秩
亦作“ 八帙 ”。亦作“八袟”。 八十岁。礼记·王制:“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本指古代帝王对老人的优待,后因称八十岁为八秩,九十岁为九秩。 唐 白居易 《喜老自嘲》诗:“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 宋 陆游 《致仕后即事》之十二:“八帙开来今过半,一杯引满若为辞。” 宋 龚颐正 芥隐笔记·八十为八秩:“年八十日有秩,故以八十为八秩。又道家流用此语, 白乐天 屡用之。自注:‘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时俗谓七十以上为开第八秩。”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臣祖母年踰八袠,独居故里,未知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