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知遇  拼音:zhī yù
受人赏识而被优待或重用。《北史。卷二六。宋隐传》:「帝称善者久之,因是大被知遇,赐名为弁,意取弁和献玉,楚王不知宝之也。」
《國語辭典》:优厚(優厚)  拼音:yōu hòu
丰厚。《宋书。卷六八。武二王传。彭城王义康传》:「资奉优厚,信赐相系,朝廷大事,皆报示之。」
《國語辭典》:优遇(優遇)  拼音:yōu yù
优待。唐。元稹 授李绛检校右仆射兼兵部尚书制:「是用致理之初,付授邦宪,且欲吾丞相以降皆卑下之,以示优遇。」
分類:优遇优待
《國語辭典》:厚待  拼音:hòu dài
厚礼款待。《宋史。卷三一八。王拱辰传》:「此南朝少年状元也,入翰林十五年,故吾厚待之。」《三国演义》第七回:「将军可请彼同治州事,彼必厚待将军,无患公孙瓒矣。」
分類:厚待优待
《國語辭典》:不识抬举(不識抬舉)  拼音:bù shì tái ju
责骂人不接受或不自知别人的礼遇优待。《儒林外史》第一回:「票子传著倒要去,帖子请著倒不去?这不是不识抬举了!」《红楼梦》第五八回:「不识抬举的东西!怪不得人人说戏子没一个好缠的。」也作「不受抬举」。
《漢語大詞典》:嘉与(嘉與)
奖励优待;奖掖扶助。汉书·武帝纪:“朕夙兴夜寐,嘉与宇内之士臻於斯路。” 宋 曾巩 《皇子制》:“嘉与海内同孚于休,播告遐邇。”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 周亮工 ﹞性严岸,居官不肯假借官里人,顾好嘉与后进。”
《國語辭典》:优恤(優恤)  拼音:yōu xù
1.体谅、体恤。唐。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所在将帅,以其客兵难处,使先不存优恤,待之既薄,使之又苦。」
2.从优抚恤。「恤」文献异作「恤」。《醒世恒言。卷二七。李玉英狱中讼冤》:「又闻得兵科给事中上疏,奏请优恤阵亡将士。」
《國語辭典》:优异(優異)  拼音:yōu yì
特别好、远胜于寻常。如:「表现优异」、「成绩优异」。《后汉书。卷四五。周荣传》:「既而选其父兄子弟,事相优异。」《新唐书。卷四五。选举志下》:「自今选人才业优异有操行及远郡下寮名迹稍著者,吏部随材甄擢之。」
《國語辭典》:眷遇  拼音:juàn yù
礼遇、厚待。《宋史。卷三四一。傅尧俞传》:「英宗眷遇尧俞,尝雪中赐对,尧俞自东庑升,英宗倾身东向以待。」唐。白居易〈祭李司徒文〉:「眷遇既深于常等,痛愤实倍于众情。」
分類:殊遇优待
《國語辭典》:代耕  拼音:dài gēng
1.以他种营生代替耕植。如官吏以禄代耕、文人以笔代耕或以舌代耕皆是。晋。潘岳〈藉田赋〉:「野有菜蔬之色,朝靡代耕之秩。」南朝宋。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诗:「幸会果代耕,符守江南曲。」
2.代为耕种。如:「农机代耕」、「农地代耕」。
《國語辭典》:优礼(優禮)  拼音:yōu lǐ
待遇优厚且礼貌周到。《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上以我先帝旧臣,每进见常加优礼,吾而不言,孰当言者?」《三国演义》第五二回:「马良至,玄德优礼相待,请问保守荆襄之策。」
分類:优待礼遇
《漢語大詞典》:优贤(優賢)
优待、礼遇贤者。 汉 贾谊 新书·道术:“优贤不逮谓之宽,反宽为阨。”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 尚 宗其道德,极谈乃退。其优贤表善皆类此也。” 宋 苏轼 《札子·论文彦博吕公著辞免不拜恩命事》:“令来 彦博 、 公著 今后免拜指麾,自是朝廷优贤贵老,度越今古,无可议者。”
《漢語大詞典》:八秩
亦作“ 八帙 ”。亦作“八袟”。 八十岁。礼记·王制:“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本指古代帝王对老人的优待,后因称八十岁为八秩,九十岁为九秩。 唐 白居易 《喜老自嘲》诗:“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 宋 陆游 《致仕后即事》之十二:“八帙开来今过半,一杯引满若为辞。” 宋 龚颐正 芥隐笔记·八十为八秩:“年八十日有秩,故以八十为八秩。又道家流用此语, 白乐天 屡用之。自注:‘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时俗谓七十以上为开第八秩。”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臣祖母年踰八袠,独居故里,未知存亡。”
《漢語大詞典》:优隆(優隆)
(1).优待尊崇。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昔 周成 建保傅之官,近 汉显宗 崇宠 邓禹 ,所以优隆雋乂,必有尊也。” 宋 陆游 《逆曦授首贺太皇太后笺》:“惟列圣念功之意,每示优隆;度故臣誓报之心,岂有穷已。” 清 俞樾 《郡经平议·孟子一》“养弟子以万钟”:“ 孟子 仕 齐 ,其禄十万,盖以 孟子 大贤,故优隆之至,其弟子则万钟足矣。”
(2).指优厚的待遇。宋书·袁粲传:“ 袁粲 、 刘秉 ,并与先朝同奬 宋 室……岁月弥往,宜沾优隆。”
(3).高,尊贵。 唐 李德裕 《谢恩加特进阶状》:“伏以 汉 氏之制,勋望优隆,则位加特进,服以文冕。” 王闿运 《丁文诚诔》:“位徒极于优隆,身不获于荣华。”
(4).优厚。指礼遇或待遇。 宋 沈虞卿 《〈小畜集〉跋》:“内翰 王公 以文章道义,被遇 太宗皇帝 ,视草北门,代言西掖,眷接优隆,声望最重,咸谓咫尺黄阁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黄文襄公:“ 乾隆 中, 汉 军人登仕版者,多以玩法被罪,其始终圣眷优隆者,惟 黄文襄公 廷桂 一人而已。”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关于停战的清方档案》:“就令议决共和,而皇室之待遇必极优隆, 中国 前途之幸福尚可希望。”
(5).丰厚,丰富。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术智·张循王老卒》:“王咨嗟褒赏,赐予优隆。”
《漢語大詞典》:食鱼(食魚)
比喻幕宾受到重视、优待。语出战国策·齐策四:“ 齐 人有 冯諼 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 孟尝君 ,愿寄食门下……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鋏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 孟尝君 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唐 方干 《赠处州段郎中》诗:“德重自将天子合,情高元与世人疏。寒潭是处清连底,宾席何心望食鱼。” 明 徐渭 《自为墓志铭》:“﹝余﹞一旦为少保 胡公 罗致幕府……食鱼而居庐,人争荣而安之,而己深以为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