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40,分323页显示  上一页  77  78  79  80  81  83  84  85  8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宣付
奏上
法物
逆鳞
封邑
蹈舞
赐谥
西宫
岁朝
禘祫
宠褒
旌门
令王
启运
狗马
《漢語大詞典》:宣付
(1). 宋 元 以来谓皇帝的诏令交付外廷官署办理。宋史·礼志二四:“通事舍人引 鋹 就献俘位,将校等诣楼前舞蹈讫,次引露布案诣楼前北向,宣付中书门下,如宣制仪。”明史·奸臣传·阿合马:“ 阿合马 所用部官,左丞 许衡 以为多非其人,然已得旨咨请宣付,如不与,恐异日有辞。”
(2).明令交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这件事已经由督、抚、学三大宪联衔出奏,请宣付史馆,大约可望准的。”按, 清 和 民国 设国史馆,当时规定凡有特殊功绩或足为后世楷模者,由皇帝或政府将其生平事迹交国史馆立传,谓之宣付史馆。
《漢語大詞典》:奏上
(1).奏陈天子。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魏其 乃使昆弟子上书言之,幸得復召见。书奏上,而案尚书大行无遗詔。”
(2).呈上奏章。京剧《二进宫》:“臣七月十三,三本奏上,国太偏偏要让。”
《國語辭典》:法物  拼音:fǎ wù
1.佛门所使用的一些器具。如钟、磬、木鱼、鼓之类。
2.祭祀所用的器物。如宗庙的乐器、车驾、卤簿等物。《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益州传送公孙述瞽师、郊庙乐器、葆车、舆辇,于是法物始备。」
《國語辭典》:法器  拼音:fǎ qì
1.具有修證佛法的根性,能行佛道的人。
2.僧道斋醮所需用具与乐器。如法剑、法盆、法铃、法鼓与铙、钹、鱼、罄等。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今日二月十五日开启,众僧动法器者,请夫人小拈香。」
《國語辭典》:逆鳞(逆鱗)  拼音:nì lín
指龙喉下倒生的鳞片。《韩非子。说难》:「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
《漢語大詞典》:封邑
(1).古时帝王赐给诸侯、功臣以领地或食邑。史记·晋世家:“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
(2).指领地、食邑。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右逕 刘仲 城北,是 汉祖 兄 刘仲 之封邑也。”
《國語辭典》:蹈舞  拼音:dào wǔ
足蹈手舞,比喻非常快乐。《新唐书。卷二○一。文艺传上。杜审言传》:「后武后召审言,将用之,问曰:『卿喜否?』审言蹈舞谢。」
《漢語大詞典》:赐谥(賜謚,賜諡)
亦作“ 赐諡 ”。大臣死后,天子依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称号。周礼·春官·大史:“小丧赐謚。” 郑玄 注:“小丧,卿大夫也。”史记·秦本纪:“四十八年, 文公 太子卒,赐謚 竫公 。”宋史·司马光传:“ 夏竦 赐謚 文正 , 光 言:‘此謚之至美者, 竦 何人,可以当之?’改 文庄 。”明史·礼志十四:“若官品未高而侍从有荣,或以死勤王事者,特赐諡,非常例。”《东周列国志》第三回:“ 郑伯友 死於王事,赐諡为 桓 。” 鲁迅 《准风月谈·“抄靶子”》:“对于 中国 的有一部分并不是‘人’的生物,洋大人如何赐谥,我不得而知。”
《國語辭典》:西宫(西宮)  拼音:xī gōng
1.位于西方的宫室。《仪礼。丧服》:「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
2.国君的嫔妃。如:「西宫娘娘」。
3.别宫,媵妾居住的地方。唐。王昌龄 西宫春怨诗:「西宫夜静百花香,欲捲珠帘春恨长。」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自从西宫阁下,得见了王昭君,使朕如痴似醉,久不临朝。」
《漢語大詞典》:西内
皇宫西部。旧唐书·玄宗纪下:“ 乾元 三年七月丁未,移幸西内之 甘露殿 。时阉宦 李辅国 离间 肃宗 ,故移居西内。”宋史·徽宗纪三:“﹝ 政和 六年九月﹞以西内成,曲赦 京西 。” 清 谷应泰 明史纪事本末·世宗崇道教:“﹝ 嘉靖 四十四年正月﹞上虽修玄西内,而权纲总揽,夜分至五鼓,犹览决章奏。”
《國語辭典》:岁朝(歲朝)  拼音:suì zhāo
元旦。《后汉书。卷三九。周磐传》:「岁朝会集诸生,讲论终日。」《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明日正月初一日,是个岁朝。」
《漢語大詞典》:禘祫
古代帝王祭祀始祖的一种隆重仪礼。或禘祫分称而别义,或禘祫合称而义同,历代经传,说解不一。 章炳麟 以为,“禘祫之言,詾詾争论既二千年。若以禘祫同为 殷 祭,祫名大事,禘名有事,是为禘小於祫,何大祭之云?故知 周 之庙祭有大尝、大烝,有秋尝、冬烝。禘祫者大尝、大烝之异语。”详《国故论衡·明解故下》后汉书·章帝纪:“其四时禘祫於 光武 之堂。” 李贤 注引《续汉书》:“五年再殷祭,三年一祫,五年一禘。”国语·周语上“我先王 不窋 用失其官” 三国 吴 韦昭 注:“ 不窋 , 弃 之子也。 周 之禘祫 文 武 ,必先 不窋 ,故通谓之王。”旧唐书·褚亮传:“至于禘祫,俱合食于 太祖 。”新唐书·蒋乂传:“禘祫功臣,乃合食太庙。 中宗 庙虽毁,而禘祫并陈太庙。” 清 钱大昕 《廿二史考异·魏书三·礼志二》:“而天子诸侯享庙之祭、禘祫之礼尽亡。”
《漢語大詞典》:宠褒(寵褒)
指帝王给予的褒奖。 宋 汪藻 《韩世忠除两镇节度使制》:“尔既殫於忠藎,归饮至於庙,我何爱於宠褒?”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李芝龄师诗:“公莅 浙 时,赋诗云:‘詔持使节莅南邦,紫塞迎鑾荷泽庞。天语宠褒文第一,师恩泣感士无双。’”
《國語辭典》:旌门(旌門)  拼音:jīng mén
1.古代帝王出巡,在所住的帐幕前树立旗帜为门,称为「旌门」。周礼。天官。掌舍:「为帷宫,设旌门。」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旌门洞立,延帷接枑。」
2.旧时朝廷为忠孝节义的人树立牌坊,或颁赐匾额,悬挂门上,以示表彰,称为「旌门」。唐。韩愈 鄠人对:「苟有合孝之道,又不当旌门,盖生人之所宜为,曷足为异乎?」
《漢語大詞典》:令王
(1).贤明的天子。左传·成公八年:“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也。”左传·昭公元年:“自无令王,诸侯逐进,狎主齐盟,其又可壹乎?”
(2).对有王爵者的美称。隋书·隐逸传·崔赜:“伏惟令王殿下,稟润天潢,承辉日观,雅道贵於 东平 ,文艺高於 北海 。”
分類:贤明帝王
《國語辭典》:启运(啟運)  拼音:qǐ yùn
开始运送。如:「这批货物何时启运?」
《國語辭典》:狗马(狗馬)  拼音:gǒu mǎ
1.1.狗与马。指供人玩弄之物。《史记。卷三。殷本纪》:「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后汉书。卷七八。宦者列传。序》:「狗马饰雕文,土木被缇绣。」
2.臣对君自称的谦卑辞。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今臣志狗马之微功,窃自惟度,终无伯乐、韩国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