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6,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元劭(子讷 孝宣皇帝 )
萧宝融( 和皇帝、和帝、齐和帝、和 智昭 随郡王、南康王、巴陵王 )
高欢(别称 北齐神武帝 世称 齐献武、齐献武王 贺六浑 尊号 神武帝 庙号 高祖、太祖 铜鞮伯、平阳郡公、勃海王 献武王、神武皇帝 )
北魏节闵帝( 元恭 别称 北魏废帝 修业 节闵、节闵帝 )
萧统(别称 昭明太子 德施 维摩 昭明 尊号 昭明皇帝 庙号 高宗 )
萧纲( 简文帝、明皇帝、日简文皇帝 庙号 高宗、太宗 世缵、世赞 六通 晋安王 )
陈武帝(庙号 高祖 武皇帝、武帝、陈武帝、武 陈霸先 兴国 法生 陈王、南野县伯、长城县侯、义兴郡公、陈公 )
元宝炬( 文皇帝 南阳王 )
北魏孝庄帝( 元子攸 庙号 敬宗 长乐王 武怀皇帝、孝庄 )
宇文泰(别称 北周文帝 黑獭 尊号 文帝、文王、文皇帝 略阳郡公、安定郡公 文公 庙号 太祖 )
杨忠( 奴奴 尊号 太祖、武元帝、武元皇帝 掩于 小黄县伯、襄城县公、陈留郡公、隋国公 世称 太祖武元皇帝 )
萧绎(世称 元帝 庙号 世祖 元皇帝 别称 梁元帝 世诚 七符 湘东王 )
北魏孝明帝( 元诩 庙号 肃宗 孝明皇帝 )
北魏孝武帝( 元脩 出帝 平阳王 别称 出帝平阳王 孝则 孝武皇帝 )
李天赐(德真 陇西懿王 光皇帝 庙号 懿祖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8 【介绍】: 北魏宗室,鲜卑族,字子讷。彭城王元协子,袭封。善武艺。起家宗正少卿。除平东将军、青州刺史。于时齐民骚动,梁军扰边,劭频有防拒之功。弟孝庄帝即位,尊为无上王。死于河阴之变。后追谥孝宣皇帝。
全后魏文·卷二十
劭,字子讷,协子。永平中袭爵。孝明时历宗正少卿、平东将军、青州刺史。孝昌末,徵为御史中尉。孝庄帝即位,尊为无上王。寻遇害河阴,追谥曰孝宣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8—502 【介绍】: 即齐和帝。南朝齐皇帝,字智昭。明帝第八子。明帝建武元年封随郡王。东昏侯永元元年改封南康王。东昏侯废,宝融即位。在位一年,被迫让位。萧衍代齐称帝,降为巴陵王。寻被杀,齐亡。谥和。
全齐文·卷五
帝讳宝融,字智昭,明帝第八子。建武元年封随郡王。永元元年改封南康王,出为西中郎将、荆州刺史。二年,长史萧颖胄、雍州刺史萧衍举兵。三年,拥立于江陵。改元中兴。在位二年,禅位于梁,封巴陵王。寻死,追谥曰和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6—547 【介绍】: 东魏渤海蓨人,一名贺六浑。世居怀朔镇,遂习鲜卑风俗。北魏孝明帝孝昌元年,参与杜洛周起义军,后归葛荣,旋又叛降尔朱荣,为亲信都督、晋州刺史。荣为孝庄帝所杀,欢奉尔朱兆命破步藩,遂统率六镇起事余众及葛荣旧部入山东。时尔朱氏残暴,吏民苦之,欢起兵讨灭尔朱氏,废节闵帝及后废帝,立魏孝武帝,自为大丞相。及孝武帝图谋攻欢失败,西奔长安,欢另立孝静帝。自是魏分东西,高氏执东魏政十六年,与西魏连年作战,互有胜负。死后,其子高洋代东魏称北齐帝,追尊为神武帝,庙号高祖。
全北齐文·卷一
帝姓高,讳欢,字贺六浑,勃海蓨人,初事尔朱荣,为亲信都督。孝庄即位,封铜鞮伯,历晋州刺史,建明初封平阳郡公,普泰初封勃海王,加授东道大行台。举兵反,拥立章武王子朗,年号中兴。进位大丞相、柱国大将军、太师,寻废朗及节闵帝而立孝武。孝武逊于长安,立孝静。魏分为二。武定五年正月薨,年五十二,谥曰献武王。文宣受禅,追尊曰献武皇帝,庙号太祖。天统元年改谥曰神武皇帝,庙号高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8—532 【介绍】: 即元恭。北魏皇帝。鲜卑族。字修业。广陵王元羽子。初袭爵,除仪同三司。以元叉擅权,遂假托喑疾不起。孝庄帝死,为尔朱世隆所立,年号普泰。高欢入洛,被废,寻被杀。谥节闵。史称前废帝。在位一年。
全后魏文·卷十二
帝讳恭,字修业,广陵王羽之子。以长广王晔建明二年二月受禅即位,改元普泰。其明年四月,为高欢所废。太昌初崩,谥曰节闵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1—531 【介绍】: 即昭明太子。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德施,小字维摩。武帝长子。梁武帝天监初,立为太子。夙慧,五岁遍读《五经》。既长,明于庶事。信佛能文,遍览众经,东宫藏书三万卷。引纳才士,商榷古今,恒以文章著述,一时文风大盛。编有《文选》,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标准,选录各体诗文,为现存最早诗文总集。另有《昭明太子集》。
全梁文·卷十九
统字德施,小字维摩,武帝长子。天监元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子。中大通三年四月死,年三十一。谥曰昭明。宣帝建号,追尊为昭明皇帝,庙号高宗。有《正序》十卷,《文章英华》二十卷,《文选》三十卷,《集》二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3—551 【介绍】: 字世缵,一作世赞,小字六通。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南朝梁武帝第三子。武帝天监五年,封晋安王。中大通三年,昭明太子萧统死,继立为皇太子。太清末,侯景攻破建康,武帝死,即位。二年,为侯景所杀。在位二年,庙号太宗。幼好诗文,为太子时,结交文人徐摛、庾肩吾等以轻艳文辞描述宫廷生活,时称“宫体诗”。明人辑有《梁简文帝集》。
全梁文·卷八
帝讳纲,字世缵,小字六通,武帝第三子,天监六年封晋安王,历南兖州刺史、丹阳尹、荆州刺史、江州刺史,加侍中,普通中历南徐州刺史、雍州刺史,中大通初徵为扬州刺史,三年五月立为皇太子。太清三年五月即位,明年改元大宝,在位二年,为侯景所废,幽于永福省,遇弑。贼伪谥曰明皇帝,庙号高宗,明年,侯景伏诛,追谥日简文皇帝,庙号太宗,有《毛诗十五国风义》二十卷,《长春义记》一百卷,《老子私记》十卷,《庄子讲疏》二十卷,《谈疏》六卷,《灶经》十四卷,集八十五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3—559 【介绍】: 即陈霸先。南朝陈开国君主。吴兴长城人,字兴国,小字法生。读兵书,多武艺。梁时初为油库吏,以军功累迁西江督护、高要太守。后与王僧辩讨平侯景,镇京口。西魏破江陵,元帝被杀,霸先与僧辩共奉萧方智为梁王。后北齐立萧渊明为帝,令僧辩迎入建康即位。霸先袭杀僧辩,立方智为帝,击败北齐及僧辩旧部,受封陈王。旋代梁称帝,国号陈。在位期间,效梁武帝,舍身大庄严寺。在位三年卒,谥武,庙号高祖。
全陈文·卷一
帝姓陈,讳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实之后。梁大同中,为广州中直兵参军,除直阁将军,封新安子,授交州司马,领武平太守。太清中,除振远将军、高要太守。元帝承制,授员外散骑常侍、持节、明威将军、交州刺史,改封南野县伯,进信威将军、豫州刺史,领豫章内史,改封长城县侯,寻授散骑常侍、使持节、军师将军、南江州刺史,进江州刺史,寻授平东将军、东扬州刺史,领会稽太守,镇京口,进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承圣末,进司空。敬帝即位,授侍中、大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二州刺史,寻授中书监、司徒,进爵为公,拜丞相、录尚书事、镇卫大将军,进封义兴郡公,拜大傅,进位相国,总百揆,加九锡,封陈公,寻进爵为王,以太平元年十月受禅,改元永定,在位三年,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

人物简介

维基
魏文帝元宝炬(507年—551年3月28日),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孝文帝元宏之孙,京兆王元愉第三子,母杨奥妃,南北朝时代西魏建立者。政权被宇文泰父子控制。大统十七年三月庚戌(551年3月28日),元宝炬去世,虚岁四十五,四月庚辰(551年4月27日)葬于永陵,上谥曰文皇帝,史称西魏文帝。嫡长子皇太子元钦嗣位。
全后魏文·卷十三
帝讳宝炬。孝文帝之孙,京兆王愉之子。历安南将军、大鸿胪卿。永安末封南阳王,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太昌初进太尉,永熙中进太宰。以三年闰十二月即位,是为西魏,改元大统。在位十七年,谥曰文皇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7—530 【介绍】: 即元子攸。北魏皇帝。鲜卑族。献文帝孙。孝明帝死后,为尔朱荣所立,荣拥兵在外,遥制朝政。孝庄帝建义元年,梁武帝以魏北海王元颢为魏主,遣将送入洛阳。魏将元天穆抗击梁军,大败,帝渡黄河北走。尔朱荣率军南下,破梁军,帝还洛。诱杀尔朱荣。荣从弟世隆、从子兆俱反,攻破洛阳,帝被杀。在位三年。庙号敬宗。
全后魏文·卷十二
帝讳子攸,彭城王协第三子。孝昌二年,封长乐王。武泰元年四月即位,改元建义,其年九月改元永安。在位三年,为尔朱兆所废。寻遇弑。中兴二年,谥曰武怀皇帝。大昌元年,改谥孝庄。庙号敬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7—556 【介绍】: 西魏代郡武川人,鲜卑族,字黑獭。初随父肱从鲜于修礼起事,后降尔朱荣。转以别将,从贺拔岳讨北海王元颢。随岳入关,镇万俟丑奴起事。岳死,继统岳军,据有关中。高欢入洛,逼北魏孝武帝西奔长安。泰拥帝拒高欢,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进位丞相。旋废杀孝武帝,立南阳王元宝炬,建立西魏。泰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专西魏朝政二十余年。用苏绰、卢辩等,颁布六条诏书,整顿吏治,改革官制,行均田制,创府兵制,定计帐与户籍制。死后,子觉代西魏称帝,国号周。追尊为文帝。
全后周文·卷一
帝姓宇文氏,讳泰,字黑獭,代郡武川人。初从葛荣,荣败,从荣朱荣为统军。孝庄反正,封宁都子,迁镇远将军、步兵校尉。从贺拔岳入关,迁征西将军,加直阁将军,行原州事;太昌中为大行台左丞,领司马,加散骑常侍,进武卫将军、夏州刺史;永熙中,进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关西大都督,封略阳县公兼尚书仆射关西大行台。孝武西迁,加授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进封略阳郡公,拜驸马都尉。文帝即位,进督中外诸军事,改封安定郡公,录尚书事,进柱国大将军,授太师。废帝即位,以冢宰总百揆。恭帝三年为太师大冢宰,薨,谥曰文公。孝闵受禅,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追尊为文皇帝。(案:《申徽传》云:文帝临夏州,以徽为记室参军兼主簿,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然则《上魏孝武四表》《责侯莫陈悦书》《传檄方镇》皆宜编入申徽文。其大统初书翰乃苏绰、卢柔、李昶、唐瑾作,未可分别,今编为文帝文。案:《北史·李彪传》云:诏册文笔,皆昶所作。)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7—568 【介绍】: 北周弘农华阴人,家于武川,小名奴奴。隋文帝杨坚父。初被虏至梁,从元颢入洛,除直阁将军。后从尔朱兆,拜都督。随北魏孝武帝西迁。从宇文泰征战,擒窦泰,破沙苑,河桥之役,与壮士五人力战守桥,破稽吴,解玉壁之围,战邙山,积功累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除朔州刺史。又出镇穰城,尽定汉东之地。西魏恭帝初,赐姓普六茹。入周,孝闵帝时,镇蒲坂,与达奚武同迎纳齐降将司马消难。明帝武成初进封随国公。武帝时,迁大司空。以不附宇文护,出为泾州刺史。杨坚建隋,追尊为太祖、武元帝。
全后周文·卷五
忠字掩于,弘农华阴人,小名奴奴,客游泰山,城陷,为梁兵所执,从北海王颢入洛,除直阁将军;颢败,历事尔朱度律、尔朱兆,赐爵昌县伯,拜都督,又别封小黄县伯;从孝武西迁,进爵为侯,除安西将军、银青光禄大夫;大统初,奔梁,为大德主帅、关外侯;寻归国,以沙苑功迁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进封襄城县公,除左光禄大夫、云州刺史,转洛州刺史,除大都督,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迁朔州刺史,加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进爵陈留郡公。恭帝即位,赐姓普六如氏,行同州事。孝闵受禅,入为小宗伯,进柱国大将军;武成初,进封隋国公,寻治御正、宗大夫;保定中,迁大司空、泾州刺史。天和三年卒,赠太保,谥曰桓。隋受禅,追尊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8—554 【介绍】: 即梁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全梁文·卷十五
帝讳绎,字世诚,小字七符,武帝第七子。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历会稽太守,入为侍中丹阳尹。普通中,为荆州刺史。大同中,为江州刺史。太清初复为荆州。及建康陷,奉密诏为侍中、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进。位相国,总百揆。以大宝三年十一月即位于江陵,改元承圣,在位三年。为西魏所擒,遇害。明年追尊曰孝元皇帝,庙号世祖。有《汉书注》一百十五卷,《孝德传》三十卷,《忠臣传》三十卷,《显忠录》三十卷,《丹阳尹传》十卷,《怀旧志》九卷,《全德志》一卷,《研神记》十卷,《同姓名录》一卷,《补阙子》十卷,《湘东鸿烈》十卷,《金楼子》十卷,《玉韬》十卷,《连山》三十卷,《洞林》三卷,《集》五十二卷,《小集》十卷。(《南史》五十,刘瑴字仲宝,随湘东王,在藩十馀年。当时文檄,皆其所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0—528 【介绍】: 即元诩。北魏皇帝。鲜卑族。宣武帝第二子。即位时年六岁,由高阳王元雍、任城王元澄辅政。旋母胡太后临朝听政,幸清河王元怿。领军元叉等杀怿,幽太后。孝明帝孝昌初太后复临朝摄政。时朝政紊乱,义军四起。武泰元年,帝召尔朱荣兵入京,以威胁太后,反为太后毒死。在位十二年。庙号肃宗。
全后魏文·卷十一
帝讳诩,宣武帝第二子。延昌元年立为皇太子。四年正月即位,胡太后临朝摄政。改元五:熙平、神龟、正光、孝昌、武泰。在位十三年。谥曰孝明皇帝,庙号肃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0—535 【介绍】: 即元脩。北魏皇帝。鲜卑族。孝文帝孙,字孝则。性沉厚少言,好武事。初封平阳王。节闵帝普泰元年六月,高欢率兵讨尔朱氏,南下洛阳,废杀节闵帝元恭及安定王元朗(即厉废帝),立脩。永熙三年帝与斛斯椿、贺拔岳等共谋对付据邺之高欢,欢乃使侯莫陈悦杀贺拔岳,岳部下推宇文泰为帅,败侯莫陈悦。时欢兵进洛阳,帝奔关中依宇文泰,是年闰十二月为泰鸩杀。在位三年。史称出帝。
全后魏文·卷十三
帝讳修,字孝则,广平王怀第三子。永安三年封平阳王。中兴二年三月即位,改元太昌。其年十二月改元永兴,寻改为永熙。在位三年。西迁长安,为宇文泰所弑。谥曰孝武皇帝。
李天赐 朝代:北魏

人物简介

简介
字德真,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北魏时期大臣,唐朝皇帝先祖,唐太祖李虎之父。北魏时期,曾任邢州任县新市疃主,迁家于此,葬于任上。西魏大统年间,凭借儿子李虎功劳,追赠司空。唐高祖李渊即位,追封陇西懿王。咸亨五年(674年),追谥光皇帝,庙号懿祖,葬于启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