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40,分323页显示  上一页  90  91  92  93  94  96  97  98  9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睿谋
受遗
主公
上陵
六马
批敕
圣体
膺图
籍田
赐田
官里
天罚
天陛
称制
阳馆
《漢語大詞典》:睿谋(睿謀)
指皇帝的谋划。 唐 元稹 《谢准朱书撰田弘正碑文状》:“伏以 田弘正 首变 魏 俗,彰先帝之睿谋;近入 镇州 ,宣陛下之神武。” 宋 刘斧 《青琐高议·隋炀帝海山记下》:“自陛下嗣守元符,体临大器,圣神独断,諫諍莫从,独发睿谋,不容人献。”明史·仇钺传:“乞陛下睿谋独断,梟羣奸之首以谢天下,即梟臣之首以谢羣奸。”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今上待和珅:“控制上相,如缚庸奴,真非常之妙策……乃知睿谋久定於中矣。”
分類:谋划帝王
《漢語大詞典》:受遗(受遺)
古代谓大臣接受皇帝的遗命以辅政。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将率则 卫青 、 霍去病 ,受遗则 霍光 、 金石磾 ,其餘不可胜纪。”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先帝严灵寝,宗臣切受遗。”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阁·隆庆七相之去:“至 穆宗 凭几,仅 高 张 二公受遗。”
《國語辭典》:主公  拼音:zhǔ gōng
臣仆对国君或主人的尊称。宋。洪迈《夷坚丙志。卷一三。蓝姐》:「主家凡物皆在我手,诸君欲之,非敢惜;但主公、主母方熟睡,愿勿相惊恐。」《三国演义》第三回:「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马?」
《漢語大詞典》:上陵
汉 乐府《铙歌》十八曲之一,属《鼓吹曲辞》。以其首句“上陵何美美”得名。
帝王到祖先陵墓进行祭祀。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 清 恽敬 《先塋记》:“今朝廷有上陵之礼,始谓可损,今见威仪,乃知至孝惻隐不可废也。”
《漢語大詞典》:六马(六馬)
(1).谓驾车之马众多。《书·五子之歌》:“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孔颖达 疏:“经传之文,惟此言六马。 汉 世此经不传,餘书多言驾四者。《春秋公羊》説天子驾六。毛诗説天子至大夫皆驾四。 许慎 案《王度记》云,天子驾六。 郑玄 以周礼·校人养马‘乘马一师四圉’,四马曰乘;《康王之誥》云:‘皆布乘朱黄’;以为天子驾四, 汉 世天子驾六,非常法也。然则此言马多惧深,故举六以言之。”荀子·劝学:“ 伯牙 鼓琴,而六马仰秣。”太平御览卷九○六引尸子:“鹿走而无顾,六马不能望其尘,谓不反顾也。”列子·汤问:“趣如吾,然后六轡可持,六马可御。”
(2). 秦 以后,皇帝之车驾用六马。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 汉 蔡邕 独断:“法驾,上所乘曰金根车,驾六马,有五色。”南史·宋纪上:“ 晋帝 命帝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乘金根车,驾六马。”皇后行祀蚕礼时亦驾六马。宋书·礼志一:“蚕将生,择吉日,皇后著十二笄,依 汉 魏 故事,衣青衣,乘油盖云母安车,驾六马。”
(3).六种类型之马。周礼·夏官·校人:“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田马一物,駑马一物。” 郑玄 注:“玉路驾种马,戎路驾戎马,金路驾齐马,象路驾道马,田路驾田马,駑马给宫中之役。”
《漢語大詞典》:批敕
代皇帝批示处理奏章和对草拟的制敕签署意见。 唐 罗隐 《送李右丞分司》诗:“在省曾批敕,中臺肯於黄敕后批之。吏曰:‘宜别连白纸。’ 藩 曰:‘别以白纸,是文状,岂曰批敕耶!’ 裴垍 言於帝,以为有宰相器。” 宋 苏轼 《送顾子敦奉使河朔》诗:“平生批敕手,浓墨写黄纸。”
《漢語大詞典》:圣体(聖體)
(1).旧称皇帝身体。亦借指皇帝。汉书·王嘉传:“今圣体久不平,此臣 嘉 所内惧也。” 三国 魏 曹植 《冬至献袜颂》:“南闚北户,西巡王城,翱翔万域,圣体浮轻。” 唐 元稹 《贺圣体平复御紫宸殿受朝贺表》:“昨者圣体不安,纔经累日,穆卜罔害,勿药有瘳,此所以表北极之长尊,配 南山 而永固者也。”《宣和遗事》后集:“ 汪佰彦 、 黄潜善 从容言於上曰:‘上皇之子三十人,今所在者惟圣体耳。’”
(2).宗教用语。源于拉丁文eucharist。意为“感谢祭”。天主教、东正教圣事之一。传说 耶稣 受难前夕与门徒聚餐时,曾以面饼和葡萄酒象征自己的身体和血分给门徒们领食。至今教徒们以在弥撒时领食面饼和葡萄酒为圣事之一。宗教改革运动后,新教各派改称圣餐。
(3).宗教用语。源于拉丁文host。意为“牺牲”。天主教称弥撒时经神父祝圣后由教徒领食的面饼。
《漢語大詞典》:膺图(膺圖)
承受瑞应之图。指帝王得国或嗣位。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 子婴 面櫬, 汉祖 膺图。” 南朝 陈 徐陵 《皇太子临辟雍颂》:“皇运勃啟,膺图受命。”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宫调曲二》:“膺图当 舜 玉,嗣德受 尧 琴。” 唐 韩愈 《永贞行》:“嗣皇卓犖信英主,文如 太宗 武 高祖 。膺图受禪登明堂, 共 流 幽州 鯀 死 羽 。” 清 谭嗣同 《仁学》二:“是以揖让为征诛,揭竿斩木为受籙膺图也。”
《國語辭典》:籍田  拼音:jí tián
古时天子亲耕之田。《诗经。周颂。载芟。序》:「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顾成庙远无宿宫,又有荻竹籍田,足下何不白主献长门园?此上所欲也。」
《漢語大詞典》:赐田(賜田)
(1).君主恩赐田地给臣下。史记·平準书:“天子乃思 卜式 之言,召拜 式 为中郎,爵左庶长,赐田十顷,布告天下,使明知之。”
(2).指所赐予的田地。南史·王骞传:“ 騫 旧墅在寺侧者,即 王导 赐田也。”
《漢語大詞典》:官里(官裏)
(1).犹言衙门里,官府里。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 朴 言:‘独臣妻有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盃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邹韬奋 《萍踪寄语》十六:“结果大家不答应他,把他捉将官里去,坐了六个月的监牢。”
(2).犹官家。指皇帝。 宋 周密 武林旧事·乾淳奉亲:“是日官里大醉,申后,宣 逍遥子 入便门,升輦还内。” 元 王伯成 《贬夜郎》第一折:“官里御手亲调醒酒汤。”《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且喜得夫人贵体无事,万千之喜。旦晚奏过官里,选日入宫,未知夫人意下如何?”
《國語辭典》:天罚(天罰)  拼音:tiān fá
1.老天诛罚有罪的人。《国语。晋语五》:「晋为盟主,而不修天罚,将惧及焉。」《三国演义》第八○回:「嗣武二祖,躬行天罚。」
2.父母之丧。晋。陶渊明〈祭程氏妹文〉:「昔在江陵,重罹天罚。」
《漢語大詞典》:天陛
(1).天宫台阶。借指天上宫阙。 宋 何大圭 《水调歌头》词:“风缠云捲,转觉天陛玉楼宽。”
(2).帝王宫殿之台阶。借指朝廷。 唐 韦应物 《贾常侍林亭燕集》诗:“高贤侍天陛,跡显心独幽。” 宋 王庭圭 《赠胡绍立》诗:“此去飞腾对天陛,不应顦顇困书生。”
《國語辭典》:称制(稱制)  拼音:chēng zhì
行使天子的职权。《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帝亲称制临决,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议奏。」
《漢語大詞典》:阳馆(陽館)
殷 人称天子听政之所。尸子·君治:“ 黄帝 曰合宫, 有虞氏 曰总章, 殷 人曰阳馆, 周 人曰明堂,此皆所以名休其善也。”后亦泛指帝王听政之所。 唐 陈子昂 《申宗人冤狱书》:“今陛下方御寳图,以临阳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