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地傅
犹邻人,住处相近的人。周礼·秋官·朝士:“凡属责者,以其地傅而听其辞。” 郑玄 注:“以其地之人相比近、能为证者来,乃受其辞为治之。”
《漢語大詞典》:梁州令
(1).词牌名。 唐 教坊大曲有《凉州》,由大曲摘遍而为小令词调,因称《凉州令》, 宋 以后讹称《梁州令》。双调,有五十字、五十二字、五十五字三体,仄韵。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皆属正宫,字句格律相近,而与词牌不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仅见于诸宫调。
《國語辭典》:韵摄(韻攝)  拼音:yùn shè
声韵学上指将韵腹和韵尾相同或相近的韵,归并分类,称为「韵摄」。如四声等子把广韵二百零六韵归并为十六摄。
《漢語大詞典》:屯毛不辨
汉书·沟洫志“ 河 復北决於 馆陶 ,分为 屯氏河 ” 唐 颜师古 注:“而 隋 室分析州县,误以为 毛氏河 ,乃置 毛州 ,失之甚矣。”后因以“屯毛不辨”喻不能分辨相近或相似的事物。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明人说部》:“ 王錡 寓圃杂记:‘ 元 有 全 某者,乃 宋渊圣 皇帝之母舅,在 元 学佛於 土番 ,号 合尊大师 ,有子亦从其教。后 元 主坐以説法聚众,皆杀之。’按 渊圣 乃 钦宗 追尊之号,至 元 朝已百六十餘年,何得尚存? 合尊大师 乃 德祐 帝也。盖 全 某系 德祐 母 全太后 之兄弟耳,而讹为渊圣,可谓屯毛不辨。”
《漢語大詞典》:谈得来(談得來)
双方思想感情相近,能谈到一块儿。 吴组缃 《山洪》五:“他和 三官 因为在镇上住过,见识比较多,平日彼此最谈得来。” 鲁彦 《黄金》:“ 阿彩婶 平日和她最谈得来。” 钱锺书 《围城》七:“ 范小姐 说:‘可不是么?我也觉得很少谈得来的人,待在这儿真闷!’”
《漢語大詞典》:同源字
音、义相同或相近,属同一语源的字,如“古”和“故”,“志”和“识”等。 王力 《同源字论》一:“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这些字都有同一来源。” 王力 《同源字论》二:“但是同源字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读音相同或相近,而且必须以先 秦 古音为依据,因为同源字的形成,绝大多数是上古时代的事了。”
《國語辭典》:同义词(同義詞)  拼音:tóng yì cí
语言不同而语义相同或相近的语词。凡语义相同的称为等义词,不仅认知意义一致,且更在感情色彩或风格特点上亦无差别,如「元音」和「母音」二词。又如「番薯」和「地瓜」二词。此类例子极少。绝大部分同义词属于主要意义基本相同,但程度、色彩、风格等有别的近义词,如赞成、同意。
《漢語大詞典》:同义语(同義語)
亦作“ 同意语 ”。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常用来表示某种事物的本质或特征。《新华日报》1943.2.20:“法西斯是野蛮的同义语,法西斯的目的就是要使文明进化了的人类复归于野蛮。” 柳青 《狠透铁》十一:“至于‘现在’这个概念,对于他永远是奋斗的同意语。”《人民日报》1984.7.16:“打这以后,‘顶风上’就成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同义语。”
《漢語大詞典》:一干一方
一千一万的隐语。“干”与“千”、“方”与“万”字形相近。 明 陈洪谟 继世纪闻卷二:“逆 瑾 ( 刘瑾 )用事,贿赂公行。凡有干謁者,云馈一干,即一千之谓;云一方,即一万之谓。后渐增至几干几方。”
《国语辞典》:票据交换(票据交换)  拼音:piào jù jiāo huàn
所在地相近的各银行,每日于一定时间派员集会一处,各出所持有应由他行付款的票据,与他行所持有本行应付款的票据互相交换,使债权债务抵销,仅授受其差额,可节省现金之使用与人力费用。
《国语辞典》:花岗岩类(花岗岩类)  拼音:huā gāng yán lèi
组成岩石的比重和花岗岩组成矿物成分相近的岩石,称为「花岗岩类」。
《国语辞典》: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拼音:bù shì yī jiā rén,bù jìn yī jiā mén
(谚语)性情、作风相近的人,常成为一家人。或共处久了,在气质、看法上会有相似之处。《济公全传》第一五八回:「王太和一听姑娘已把眼瞎了,自己一想:『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该当要讨饭,我前头走,拉著一个瞎子,这到也不错。」
《国语辞典》:代替品  拼音:dài tì pǐn
因性质、用途相近或相似而可以用来替代的物品。如:「面纸用完了,只好拿卫生纸代替品。」
《国语辞典》:波群  拼音:bō qún
由许多波长相近的简单波动(正弦波),沿著同一方向传播时,所形成的合成波动。
《国语辞典》:换票(换票)  拼音:huàn piào
凡依法登记之公民营企业间相互交换金额相同、到期日相近的票据,以此向银行办理客票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