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5,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矩方
绳矩
高矩
逾矩
矩绳
风矩
前矩
右矩
蹈矩
矩法
矩彟
矩彟
合矩
矩地
崇矩
《漢語大詞典》:矩方
矫正使方。汉书·律历志上:“矩者,所以矩方器械,令不失其形也。”
分類:矫正正使
《漢語大詞典》:绳矩(繩矩)
亦作“ 绳榘 ”。 墨绳与矩尺。比喻规矩、标准。新唐书·后妃传下·德宗贤妃韦氏:“﹝ 韦氏 ﹞性敏淑,言动皆有绳矩,帝宠重之,后宫莫不师其行。”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论张长史书:“始观张 旭所 书《千字文》……虽左驰右騖,而不离绳矩之内。”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证学》:“先生时兢兢步趋,不踰绳矩。” 明 李东阳 《明故中顺大夫陆公行状》:“其为人冲澹沉默,动必绳榘,不为声利所移易。” 清 曾国藩 《江宁府学记》:“故其材之成,则足以辅世长民,其次亦循循绳矩。” 章炳麟 《訄书·尊史》:“夫整齐世繫,分北宗望,成而观之,无瑰特,察诸子所説与箸于楚辞山海经者,后先凌杂,派别挠乱,然后知此其为绳榘也。”
分類:规矩标准
《漢語大詞典》:高矩
崇高的规范、准则。《文选·张华〈励志诗〉》:“先民有作,貽我高矩。” 吕延济 注:“言先圣作法度,遗我为高大之规矩。”晋书·贺循传:“餐服玄风,景羡高矩。” 唐 司空图 《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曾祖某,誉合贵游,跡追高矩。”
《國語辭典》:逾矩  拼音:yú jǔ
超越规矩、法度。如:「做事不逾矩,才会受人尊重。」
《漢語大詞典》:矩绳(矩繩)
曲尺与墨绳。比喻规矩法度。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行中矩绳,而不伤於本。”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叙录:“唯 开元 之定今隶,为后世之矩绳,於今用之,正极为衡。”
《漢語大詞典》:风矩(風矩)
(1).风度,气派。新唐书·柳仲郢传:“ 牛僧孺 辟 武昌 幕府,有父风矩。”
(2).文章的风采和法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章以造闕,风矩应明;表以致禁,骨采宜耀。”
《國語辭典》:前矩  拼音:qián jǔ
前人的遗范。汉。蔡邕 太尉杨赐碑:「世作三事,勋在王府,乃及伊公,克光前矩。」
《骈字类编》:右矩
宣和书谱卫包作字点画不妄发落笔必左规右矩
《漢語大詞典》:蹈矩
遵守礼法。《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登歌三》:“应规蹈矩,玉色金声。” 清 尤兴诗 《读书》诗:“间有獧介士,蹈矩不破觚。”
《漢語大詞典》:矩法
规矩;法式。新唐书·襄城公主传:“﹝公主﹞性孝睦,动循矩法,帝敕诸公主视为师式。”
《漢語大詞典》:矩彟(榘彠)
见“ 榘矱 ”。
《國語辭典》:矩矱  拼音:jǔ huò
1.本指画直角或方形的曲尺。比喻规矩法度。《楚辞。屈原。离骚》:「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汉。严忌〈哀时命〉:「上同凿枘于伏戏兮,下合矩矱于虞唐。」
2.作为典范、法式。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序志》:「但言不尽意,圣人所难;识在瓶管,何能矩矱?」
《漢語大詞典》:矩彟(矩彠)
规矩法度。 明 宋濂 《题大慧禅师遗墨后》:“纵有知其忠义者,而又不知其戏游翰墨,循蹈矩彠,亦自可传不朽。” 清 黄遵宪 《番客篇》:“凡百丧祭礼,高曾传矩彠。”
《漢語大詞典》:合矩
符合规范。 南朝 梁武帝 《答陶弘景书》:“扬波折节,中规合矩。” 南朝 梁 沈约 《齐司空柳世隆行状》:“动容合矩,吐言被律。”
《骈字类编》:矩地
魏晋 陆云 赠顾骠骑诗二首·有皇 规天有光,矩地无疆。
《高级汉语词典》:崇矩
高峻的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