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马衣(馬衣)
(1).用粗毛布缝制的短衣,贱者所服。孟子·滕文公上“ 许子 衣褐” 汉 赵岐 注:“以毳织之,若今马衣。”《淮南子·览冥训》“短褐不完” 汉 高诱 注:“短褐,毛布。如今之马衣。”左传·定公八年“主人焚衝,或濡马褐以救之” 晋 杜预 注:“马褐,马衣。” 杨伯峻 注:“马褐, 汉 晋 人谓之马衣,即以粗麻布所製之短衣,贱者所服。”
(2).袍。 清 翟灏 通俗编·服饰:“世俗以袍为马衣,製虽不同,而其名古。”
《漢語大詞典》:合欢襦(合歡襦)
绣有对称图案花纹的短衣,服于单衫之外。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漢語大詞典》:反闭(反閉)
(1).在背后合襟的短衣。释名·释衣服:“反闭,襦之小者也,却向着之,领含于项,反于背后,闭其襟也。”
(2).在门外闭门。 元 伊世珍 《嫏嬛记》卷下:“道士命侍者出,反闭金扉,以葳蕤钥锁之。”
《漢語大詞典》:襦裙
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是 宋 代妇女通常的衣着。亦泛指衣服。 宋 苏辙 《蚕麦》诗:“不忧无饼饵,已幸有襦裙。”
《漢語大詞典》:袛裯
贴身的短衣,即襜褕。后汉书·羊续传:“其资藏唯有布衾、敝祗裯,盐、麦数斛而已。” 清 黄景仁 《黄山寻益然和尚塔不得偕邵二云作》:“从子故乡来,短衣缚祗裯。”
分類:贴身短衣
《漢語大詞典》:长襦(長襦)
较长之短衣。襦,短衣。《史记·匈奴列传》:“服绣袷綺衣、绣袷长襦、锦袷袍各一。”
分類:短衣
《漢語大詞典》:襜衣
遮至膝前的短衣。即围裙。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男则绕腰络腋,横巾右袒。女乃襜衣下垂,通肩摠覆。”
《漢語大詞典》:皮褐
皮制短衣。 三国 魏 曹植 《赠徐干》诗:“薇藿弗充虚,皮褐犹不全。” 唐 皮日休 《寒日书斋即事》诗:“不知何事有生涯,皮褐亲裁学道家。”
分類:短衣
《漢語大詞典》:素褐
本色的粗麻布短衣。古时为贫贱者所穿。
《漢語大詞典》:尉解
(1).古 新罗国 人称襦(短衣)为“尉解”。梁书·诸夷传·新罗:“其冠曰遗子礼,襦曰尉解,袴曰柯半,靴曰洗。”
(2).安慰宽解。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孙五哥》:“﹝ 孙愈 ﹞遇侄 革 於道,邀同舟,问之曰:‘……我比日厌厌,不聊赖,肠皆掣痛如寸截,必以此死。’ 革 宛转尉解。”
《漢語大詞典》:短褐袍
粗布的短衣。《水浒传》第十五回:“头綰两枚鬅鬆双丫髻,身穿一领巴山短褐袍。”参见“ 短褐 ”。
分類:粗布短衣
《國語辭典》:短褐  拼音:duǎn hé
贫贱者所穿,以粗布裁制的衣服。《墨子。鲁问》:「短褐之衣,黎藿之羹。」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往年衣短褐,侣木石,手不知挹,心不知学。」
《漢語大詞典》:貂褐
用貂皮制的短衣。 宋 陆游 《夜寒》诗:“清夜焚香读《楚词》,寒侵貂褐叹吾衰。”
分類:貂皮短衣
《漢語大詞典》:缊袯(緼襏)
粗麻布短衣。泛指贫者之衣。北齐书·文苑传·祖鸿勋:“首戴萌蒲,身衣緼襏,出艺粱稻,归奉慈亲。”
分類:麻布短衣
《漢語大詞典》:絺褐
麻布短衣。 三国 魏 嵇康 《太师箴》:“爰及 唐 虞 ,犹篤其绪……絺褐其裳,土木其宇。”
分類:麻布短衣
《漢語大詞典》:鹑褐(鶉褐)
褴褛的短衣。比喻穷困的处境。 清 李渔 《慎鸾交·送远》:“不到中年觅小星,岂是夫纲正,况又在琴瑟方调,鸞凤初乘,鶉褐才离,龙榜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