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短长(短長)  拼音:duǎn cháng
1.短与长。《管子。乘马》:「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汉。王充《论衡。辨崇》:「家人治产,贫富息耗,寿命短长,各有远近。」
2.是非善恶。《后汉书。卷二二。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马武》:「武为人嗜酒,阔达敢言,时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长,无所避忌。」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你这里鼓舌摇唇说短长,则俺那新媳妇在车儿上,盼不见画戟雕鞍旧日郎。」
3.意外灾祸或死亡。《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我上有老母,下无弟兄,父亲既死,就仗我一人奉养老母,万一机事不密,我有个短长,母亲无人养赡。」
4.优劣。如:「他们两个谁都不服输,就让他们一较短长,看看谁比较厉害。」《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凤止高梧,虫吟小榭;也共时人较短长。」
《漢語大詞典》:短长亭(短長亭)
短亭和长亭的并称。 宋 苏轼 《送运判朱朝奉入蜀》诗:“梦寻西南路,默数短长亭。” 清 蒋春霖 《南乡子》词:“燕麦青青,大河西畔短长亭。”参见“ 短亭 ”。
分類:长亭
《國語辭典》:短亭  拼音:duǎn tíng
古代城外五里处所设立的亭子。设于路边,供往来行旅客商休息。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唐。李白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漢語大詞典》:短长吟(短長吟)
长吟和短吟。吟,诗体名。借指作诗。 唐 杜甫 《渝州候严六侍御不到先下峡》诗:“不知云雨散,虚费短长吟。” 仇兆鳌 注:“古诗有长短吟。” 唐 杜甫 《送严侍郎到绵州》诗:“穷途衰谢意,苦调短长吟。”
《国语辞典》:说短长(说短长)  拼音:shuō duǎn cháng
讲论是非。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兀的不自有傍人说短长。」
分类:讲论是非
《国语辞典》:旁人短长(旁人短长)  拼音:páng rén duǎn cháng
他人议论是非。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出:「要与他消释灾殃,也提防旁人短长。」
《国语辞典》: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拼音:dà fēng chuī dǎo wú tóng shù,zì yǒu páng rén shuō duǎn cháng
(谚语)比喻对于不公正的事,自然有人心怀不满,背后加以批评。《平妖传》第九回:「地方邻里见是宦家,又是有名的剥皮公子,谁敢出头开口,只是背地里暗笑。正是:『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国语辞典》:短长之说(短长之说)  拼音:duǎn cháng zhī shuō
战国时纵横家策士的学说。《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务在彊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
《國語辭典》:飞流短长(飛流短長)  拼音:fēi liú duǎn cháng
流传于众人之口的閒言閒语。唐。沈亚之 送韩北渚赴江西序:「故有谀言顺容积微之谗,以基所毁,四邻之地,更效递笑,飞流短长,天下闻之矣。」也作「飞短流长」、「蜚短流长」。
《分类字锦》:不校短长(不校短长)
宋史苏颂传颂器局宏远不与人校短长
分类:器量
《漢語大詞典》:南真
星名。即南极老人。古时认为此星可主宰人寿命的短长。 宋 晏殊 《殢人娇》词:“南真宝籙,赐 玉京 千嵗。”
《漢語大詞典》:命光
(1).佛教语。指生命。人的寿命之短长,因光阴而表现,故称。《楞严经》卷四:“纵汝形消,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
(2).命运之光。《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今日你命光发露,透出你的智慧,还不趁势用你本来具足的慧剑,斩断你的邪魔吗?”
《國語辭典》:缩水(縮水)  拼音:suō shuǐ
1.衣料入水后变小、变短。如:「怎么搞的!才洗过几次,这件衣服竟然就缩水了。」
2.分量减少。如:「经费缩水。」
《國語辭典》:知彼知己  拼音:zhī bǐ zhī jǐ
对彼我双方的情形都有充分的了解。《孙子。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隋唐演义》第一八回:「若凭著一勇到底,制服他不来,反惹出祸患,也不是英雄知彼知己的伎俩。」也作「知己知彼」。
《国语辞典》:凤凰飞上梧桐树(凤凰飞上梧桐树)  拼音:fèng huáng fēi shàng wú tóng shù
(歇后语)自有旁人话短长。凤凰飞上梧桐树是件不寻常的事,发生了异象,自会有人说长道短一番。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你休那里雨泪如珠,可不道凤凰飞上梧桐树。」
《漢語大詞典》:不露朴(不露樸)
后汉书·马援传:“﹝ 援 ﹞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尝受《齐诗》,意不能守章句,乃辞 况 ,欲就边郡田牧。 况 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俗语“不露朴”本此,言不让人见其短长。参阅 元 李治 敬斋古今黈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