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礼拜(禮拜)  拼音:lǐ bài
1.对所信仰的宗教神圣物行敬拜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何次道往瓦官寺礼拜甚勤,阮思旷语之曰:『卿志大宇宙,勇迈终古。』」
2.基督教徒每星期日聚众集会,对上帝敬拜的仪式。如:「这个礼拜天,你要不要到教堂去做礼拜?」
3.教徒称星期日为「礼拜日」,一个星期为一个礼拜。
《国语辞典》:希斯汀礼拜堂(希斯汀礼拜堂)  拼音:xī sī tīng lǐ bài táng
位于罗马梵谛冈内的教皇礼拜堂。建于西元一四七三年,一四八一年完工。侧墙上的壁画作于一四八一至一四八三年,最伟大的杰作是米开朗基罗的拱顶画和「最后的审判」。是教皇的选举会场及举行重要祭典的地方。
《國語辭典》:做礼拜(做禮拜)  拼音:zuò lǐ bài
一种基督教仪式。基督徒参加定期聚会,祈祷听道。
《国语辞典》:小礼拜(小礼拜)  拼音:xiǎo lǐ bài
每个月的第一、三、五个星期日。有些商店、公司以每月的第二、四个星期日为休息日,称为「大礼拜」,不休息的星期日则称为「小礼拜」。如:「这星期是小礼拜,我们照常营业。」
《漢語大詞典》:焚香礼拜(焚香禮拜)
烧香脆拜。表示尊敬服从。《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前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满路瞻观,焚香礼拜。”亦作“ 焚香膜拜 ”。 明 归有光 《唐孺人墓志铭》:“ 兆 多疾,每疾作,孺人輒不食饮,焚香膜拜,以祈福祐。”
《國語辭典》:厂礼拜(廠禮拜)  拼音:chǎng lǐ bài
大陆地区指工厂里选定代替星期日休假的日子。
《國語辭典》:大礼拜(大禮拜)  拼音:dà lǐ bài
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漢語大詞典》:磕头礼拜(磕頭禮拜)
叩头行礼。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三折:“我坐着窄窄半边牀,受了他怯怯两拜礼,我这里磕头礼拜却回席,剗地须还了你。” 元 无名氏 《隔江斗智》第四折:“祝千秋磕头礼拜,不知道 赤壁 东风大会垓,可似这今朝奏凯。”《水浒传》第五三回:“一住五日, 戴宗 每日磕头礼拜,求告 真人 ,乞救 李逵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那老母但看见佛菩萨像,只是磕头礼拜,谢他覆庇。”
《漢語大詞典》:礼拜日(禮拜日)
礼拜天。 清 薛福成 《西人七日礼拜说》:“泰西以星、房、虚、昴四日为礼拜日。”
《國語辭典》:礼拜寺(禮拜寺)  拼音:lǐ bài sì
回教徒礼拜的场所。参见「清真寺」条。
分類:清真寺
《國語辭典》:清真寺  拼音:qīng zhēn sì
回教徒礼拜的场所。基本上为有蓬的开阔场地,殿中设有朝向麦加的米海拉布和敏拜尔。寺内不得供任何偶像或供品。寺外有宣礼塔,宣礼员在塔上呼唤信徒参加每日五次的礼拜。也称为「礼拜寺」。
《國語辭典》:礼拜堂(禮拜堂)  拼音:lǐ bài táng
基督教徒用来举行仪式礼拜上帝的会堂。
《國語辭典》:礼拜天(禮拜天)  拼音:lǐ bài tiān
基督教徒每逢星期日聚会,对上帝作祷告行敬拜礼的仪式,故称星期日为「礼拜天」。也称为「礼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