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0,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远祖
影堂
寝殿
孝王
先友
祖业
赠典
祖训
开荒
忌日
不祀
伯益
上陵
先灵
赐姓
《國語辭典》:远祖(遠祖)  拼音:yuǎn zǔ
高祖、高祖以上的祖先。《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朕得识昭穆之序,寄远祖之思。」
《國語辭典》:影堂  拼音:yǐng táng
1.奉祀祖先遗像的地方。唐。杜光庭 题本竹观诗:「帝子影堂香漠漠,真人丹涧水潺潺。」《喻世明言。卷二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门上有面牌写道:『韩国夫人影堂』。」
2.禅宗称供奉佛祖画像的地方。唐。雍陶 宿大彻禅师故院诗:「秋磬数声天欲晓,影堂斜掩一灯深。」唐。陈鸿《东城老父传》:「顺宗在东宫,舍钱三十万,为昌立大师影堂及斋舍。」
《國語辭典》:寝殿(寢殿)  拼音:qǐn diàn
1.陵墓的正殿。《续汉书志。第九。祭祀志下》:「秦始出寝,起于墓侧,汉因而弗改,故陵上称寝殿,起居衣服象生人之具。」
2.皇帝的卧室。《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法善道:『玉笛何在?』玄宗道:『在寝殿中。』」
《國語辭典》:寝庙(寢廟)  拼音:qǐn miào
1.旧称皇帝宗庙的前殿为庙,后殿为寝。亦用以泛指宗庙。《礼记。月令》:「寝庙毕备。」汉。郑玄。注:「凡庙前曰庙,后曰寝。」《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先帝园陵寝庙,群臣莫习。」
2.泛指寝居之处。《左传。襄公四年》:「经吞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漢語大詞典》:孝王
古代帝王祭祀时对祖先的自称。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践阼、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孔颖达 疏:“内事宗庙是事亲,事亲宜言孝,故升阼阶祭庙则祝辞云:‘孝王某。’某,为天子名也。”
《漢語大詞典》:先友
(1).祖先的友人。文选·李康〈运命论〉:“昔吾先友,尝从事於斯矣。” 张铣 注:“ 老子 , 康 之先也,与 孔子 同志为友,故云吾先友也。”
(2).亡父的友人。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十四:“ 柳子厚 记其先友于父墓碑,意欲著其父虽不显,其交游皆天下伟人善士。” 宋 叶适 《奉议郎郑公墓志铭》:“先人殁於 乾道 壬辰,葬用 淳熙 甲午。惟先友 莆 一二贤大夫也,不敢铭。”参见“ 先夫子 ”。
《漢語大詞典》:先夫子
亡父。 清 钱谦益 《重修素心堂记》:“ 吴江 张益之 先生,余之先友也。余儿时闻诸先夫子: 益之 世居 越来溪 。”
分類:亡父
《國語辭典》:祖业(祖業)  拼音:zǔ yè
1.祖先的事功。《汉书。卷六四下。终军传》:「及臻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必待明圣润色,祖业传于无穷。」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隐公能弘宣祖业,光启王室。」
2.祖先留传下来的遗产。元。无名氏《合同文字。楔子》:「哥哥和嫂嫂守著祖业,我和二嫂引著安住孩儿,趁熟走一遭去。」《老残游记》第一回:「这老残既无祖业可守,又无行当可做,自然『饥寒』二字渐渐的相逼来了。」
《漢語大詞典》:赠典(贈典)
古代朝廷推恩重臣,把官爵授给官员已死父母及祖先的典礼。封(存者称封)赠之制,起于 晋 宋 ,至 唐 始备。所赠官爵品位以及受赠的辈份历代不同,渐后渐优。 唐 元稹 《赠田弘正母郑氏等》:“迺詔有司,深惟赠典。” 元 黄溍 《〈族谱图〉序》:“逮我高祖,乃以子贵,累膺赠典。” 清 方文 《大明湖歌》:“圣朝褒忠务覈实,公膺赠典良非诬。”参阅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宰相赠本生父母官、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封赠
《國語辭典》:祖训(祖訓)  拼音:zǔ xùn
语本《书经。五子之歌》:「皇祖有训。」祖先的遗训。如:「『忠孝传家』是我们家的祖训,岂可违之!」
《國語辭典》:开荒(開荒)  拼音:kāi huāng
开垦荒地。《晋书。卷九○。良吏传。王宏传》:「导化有方,督劝开荒五千馀顷。」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五首之一:「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國語辭典》:忌日  拼音:jì rì
1.人去世的日子。《礼记。祭义》:「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我想今日是父亲忌日,必得符箓超拔,故此到观中,见你舅舅。」也称为「忌辰」。
2.不吉利的日子。《齐民要术。卷一。种谷》:「凡九谷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则多伤败。」
《國語辭典》:不祀  拼音:bù sì
不能祭祀祖庙。比喻国祚无法传承、延续。晋。卢谌 赠刘琨诗:「夫差不祀,衅在胜齐。」晋。张载〈剑阁铭〉:「洞庭孟门,二国不祀。」
《國語辭典》:伯益  拼音:bó yì
1.人名。虞舜的臣子,为东夷部落的首领。相传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让位给伯益,益避居箕山之北。汉。张衡〈西京赋〉:「伯益不能名,隶首不能纪。」也作「伯翳」、「柏翳」。
2.乐曲名。晋傅玄制。《晋书。卷二三。乐志下》:「改黄爵行为伯益。」
《漢語大詞典》:上陵
汉 乐府《铙歌》十八曲之一,属《鼓吹曲辞》。以其首句“上陵何美美”得名。
帝王到祖先陵墓进行祭祀。后汉书·皇后纪上·光烈阴皇后:“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 清 恽敬 《先塋记》:“今朝廷有上陵之礼,始谓可损,今见威仪,乃知至孝惻隐不可废也。”
《漢語大詞典》:先灵(先靈)
祖先的神灵。文选·张衡〈东京赋〉:“宪先灵而齐轨,必三思以顾愆。” 薛综 注:“先灵,先圣之神灵,即谓 尧 舜 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惟宗室列侯为 王莽 所废,先灵无所依归,朕甚愍之。” 明 《杀狗记·乔人负心》:“便杀了七代先灵,我心疼实难移动。”
分類:祖先神灵
《國語辭典》:赐姓(賜姓)  拼音:sì xìng
天子赐予姓氏,以表恩宠。如汉代娄敬,高祖赐姓刘氏之类。《国语。周语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汉书。卷四三。娄敬传》:「赐姓刘氏,拜为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