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任嘏 朝代:曹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魏乐安博昌人,字昭先。夙慧,博览群籍,时称神童。修身履义,能移风俗。曹操召海内至德,嘏应其选,为临菑侯庶子、相国东曹属、尚书郎。魏文帝时,累迁河东太守,有善政。
全三国文·卷三十五
嘏字昭先,乐安博昌人。建安中为临菑侯庶子,入魏迁黄门侍郎,历东郡、赵郡、河东太守。有《任子道论》十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8 【介绍】: 北魏清河东武城人,字玄伯。少有俊才,厉志笃学,号冀州神童。初仕前秦,后仕后燕慕容垂,为尚书左丞、高阳内史。道武帝慕其名,于攻打后燕时征之,以为黄门侍郎,垂问故事,应对如流,迁吏部尚书。时北魏初建,有司正制官爵、撰朝仪、协音乐、定律令、申科禁,帝乃命宏总裁厘定之。宏虽势倾朝廷而自奉俭约。元明帝即位,常参机要,拜六部大臣,进爵白马公。其先世善书,宏亦善草隶行押之书,为世模楷。谥文贞。
全后魏文·卷二十二
宏,字玄伯,清河东武城人。魏司空林六世孙。仕秦,为苻融阳平公侍郎,领冀州从事,管征东记室。徵为太子舍人,不就,左迁著作佐郎。历苻丕征东功曹。苻坚亡,慕容以为吏部郎尚书左丞、高阳内史,道武以为黄门侍郎,迁吏部尚书。赐爵白马侯,加周兵将军。明元时拜天部大人,进爵为公。泰常三年卒,赠司空,谥曰文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7—586 【介绍】: 南朝陈吴郡吴人,字伯玉。幼聪慧,能诗善弈,号为神童。武帝永定中,州举秀才。文帝天嘉中,以文学累迁尚书殿中郎,深为赏识。宣帝太建中,为给事黄门侍郎,转中庶子,领大著作,撰国史。后主即位,官至吏部尚书。以详练谱牒,号为称职。暮年思避权要,谢病不视事。尚清俭,俸禄尽散宗族。有集。
全陈文·卷十七
琼,字伯玉,吴郡吴人,梁给事黄门侍郎云公子。永定中,州举秀才。文帝时为宁远始兴王法曹行参军、兼尚书外兵郎,进殿中郎,迁新安王文学,掌东宫管记。宣帝为司徒,以为左西掾,及即位,除太子庶子、兼通事舍人,转中书侍郎、太子家令,迁给事黄门侍郎,领羽林监,转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后主即位,授散骑常侍、度支尚书,领扬州大中正,迁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至德四年卒,赠领军将军,有《嘉瑞记》三卷,集二十卷。(案《陈书·陆琼传》,世祖讨周迪陈宝应等都官符及诸大手笔,并中敕付琼。)
僧智琳 朝代:南北朝末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4—613 【介绍】: 南北朝至隋时僧。高平防舆人,俗姓闾丘。早习儒、庄,悉穷幽致,时称神童。及壮,于仁孝寺出家,通习《法华》、《维摩》等经。寻入金陵,住东安寺,习精律学。南朝陈宣帝太建十年,归南徐。次年,敕为曲阿僧正。后主至德二年,为南徐僧都。隋炀帝开皇十六年,重饰仁孝寺,盛极一时。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闾丘氏。高平防舆人。祖俨不仕。考昙珍梁国常侍。琳幼请业于处士卞诠。礼易庄老。悉穷其致。逮壮即事仁孝寺沙门法敦出家。受法华维摩。未几而敦公逝。戒品未圆。莫之趋向。乃造京。更依东山寺正暅法师。禀成论。习毗尼。陈大建十年。归干乡里。南徐州刺史萧摩诃。深加礼异。请转法轮。十一年诏为曲阿僧正。至德二年。诏补徐州僧都。开皇十六年。闰州刺史李海游。起为断事。所居仁孝寺。梁征西咨议郯僧诏舍宅。营搆未完。遄及离乱。琳乃盛加藻饰。轮奂弘敞。寔有力焉。造像六躯。其一夹纻。又造砖塔五层于育王山顶。讲大品法华净名金鼓。各有数。度弟子千馀人。晚年以招隐伽蓝山。房閒寂。林木幽茂。宜脩禅定。以趣道津。迫以外缘。讫莫之果。大业九年五月六日。跏趺合掌。终于寺房。春秋七十。先是信士刘正。勤请开弥勒上生经。琳辞以无常且至。何暇及尔。又遗言。必行尸陀林法。弟子智坚等。以其月十一日。还尸千育王山。久历时序。肤体无损。乃以其年九月八日。搆方坟。窆其全身云。江阳介士蔡环文其碑。
续高僧传·卷第十 义解篇六
释智琳。姓闾丘氏。高平防舆人也。祖俨闲居傲世。考昙珍梁国常侍。琳弱龄。淑问彰于乡党。处士卞诠擅名当世。年在幼学服膺请业。礼易庄老悉穷幽致。诠嘉其早慧。命曰希世神童也。逮于德壮超然离俗。即事仁孝寺沙门法敦。遵就养之仪。禀息慈之戒。蔬餐苦节笃志熏修。法花维摩受持成诵。属以敦公告逝戒品未圆。乃高步上京更崇师辙。依止东安寺大僧正暅法师。既其力生有奉尸罗乃具。爰禀成论兼习毗尼。既洽闻持将弘传授。瞻言乡县思报地恩。以陈太建十年旋于旧里。南徐州刺史萧摩诃。深加礼异爰请敷说。于是郁居宗匠盛转法轮。受业求闻寔繁有众。至十一年。下敕为曲阿僧正。至德二年。敕补徐州僧都。称首攸归谅由德举。开皇十六年。闰州刺史李海游。屈为断事。纲维是寄。允当佥属。所居仁孝寺者。梁故征西咨议郯僧绍舍宅所造。殿堂肇构乱离遄及。琳乃嗣兴梓匠爰加藻饰。轮焕弘敞实有力焉。前后造中人像五躯夹纻像一躯。神仪显曜相好严挺。又于育王山顶。造五层塼塔。拟夫八万同时一期高妙。讲大品法花净名金鼓。各有其遍。所度弟子千有馀人。常想趣道津要。莫尚禅那。以招隐伽蓝俗外尘表山房闲寂茂林幽邃。终焉之所有志栖焉。迫以缘碍弗之果也。然其温严自持诲引无倦。财玩靡积随行给济。威容感物。信为道门之杰矣。以大业九年五月六日。加趺合掌终于仁孝之东房。春秋七十。先是五月。初有清信士刘正勤请讲弥勒。琳谕以无常。初未之许。至是果终。信哉知命。及将大渐诫诸弟子。尸陀林者常所愿言。吾谢世后无违此志。沙门智铿等谨遵遗言。以其月十一日迁于育王之山。时属流金林多鸷兽。始乎仲夏暨是抄秋。肤体俨然曾无损异。道俗嗟赏叹未曾有。又以其年闰九月八日。于招隐东山式构方坟。言遵卜兆。全身舍利即窆山龛。方俗并臻同门毕至。洒泣抚心山盈响谷。乃树碑于寺之门右。其文江阳介生蔡瑰所制。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卫州汲人,又名元淑。傅游艺兄。武则天时,历官金部郎中、地官侍郎。武周天授二年,任冬官尚书。时弟游艺为相,兄弟并承荣宠。同年,游艺罢职被杀,神童下落不明。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南人。善书,三岁便能草隶,时称神童。擢进士第,累官至吏部侍郎。中宗景龙初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62—707 洛阳(今属河南)人。少通五经百家之言,有名于时。登进士第,授相州内黄主簿。调补校书郎,转右金吾兵曹参军、万年县主簿。朝廷赏其文词之美,征为司礼博士。武后大足元年(701),以修撰功迁太子文学。历主客、考功二员外郎。中宗即位,擢中书舍人。转太常少卿,旋拜吏部侍郎。景龙元年(707)卒。希声博学善文,文思高远,为人所称赏。与当时著名文人张说、卢藏用、崔湜等人为至交。卒后,张说为撰墓铭,崔湜为作碑文,卢藏用为其篆石。生平见崔湜《故吏部侍郎元公碑》、《元和姓纂》卷四、《唐会要》卷三六等。《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元希声集》1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8首,《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國語辭典》:神童  拼音:shén tóng
聪慧异常的幼童。《三国演义》第六九回:「子春反覆辩难,辂对答如流。从晓至暮,酒食不行。子春及众宾客,无不叹服。于是天下号为『神童』。」《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他自小七八岁上,就是个神童。后来经史子集之书,无一样不曾熟读。」
《漢語大詞典》:圣童(聖童)
犹神童。后汉书·张堪传:“﹝ 张堪 ﹞年十六,受业 长安 ,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后汉书·循吏传·任延:“ 任延 字 长孙 , 南阳 宛 人也。年十二,为诸生学於 长安 ,明春秋,显名太学,学中号为 任圣童 。”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夙慧:“ 孙思邈 七岁就学,日诵千餘言。弱冠,善谈 庄 老 及百家之説,兼好释典, 洛州 总管 独孤信 见而叹曰:‘此圣童也。’” 清 王晫 今世说·言语:“ 曹 名 尔堪 ,字 子顾 , 浙江 嘉善 人。十岁能属文,十二岁善诗词,时人拟之圣童。”
分類:神童
《漢語大詞典》:圣小儿(聖小兒)
犹神童。魏书·祖莹传:“ 莹 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戚呼为圣小儿。”
分類:神童
《國語辭典》:成童  拼音:chéng tóng
古人指年纪稍长的儿童:(1)八岁以上的少年。《谷梁传。昭公十九年》晋。范宁。注:「成童,八岁以上。」(2)十五岁以上的青少年。《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汉。郑玄。注:「成童,十五以上。」
《漢語大詞典》:海童
传说中的海中神童。文选·左思〈吴都赋〉:“ 江斐 於是往来;海童於是宴语。” 刘逵 注:“海童,海神童也。” 李善 注引神异经:“西海有神童,乘白马,出则天下大水。” 唐 皇甫冉 《登玄元庙》诗:“海童纷翠盖,羽客事琼筵。” 明 刘基 《玉涧和尚西湖图》诗:“开尊命客弹焦桐,扣舷大笑惊海童。”
《國語辭典》:灵童(靈童)  拼音:líng tóng
道家对仙童的称呼。如:「灵童玉女」。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九七。歌诗。太微玄清左夫人歌》:「灵童掷流金,火微启辞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