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紫气东来(紫氣東來)  拼音:zǐ qì dōng lái
传说老子将过函谷关,关令尹喜登楼,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有圣人过关。后用来比喻吉祥的徵兆。清。洪升《长生殿》第一六出:「紫气东来,瑶池西望,翩翩青鸟庭前降。」也作「东来紫气」。
分類:祥瑞
《國語辭典》:黄旗紫盖(黃旗紫蓋)  拼音:huáng qí zǐ gài
天子的瑞气。《宋书。卷二七。符瑞志上》:「黄旗紫盖,见于斗、牛之间,江东有天子气。」
《漢語大詞典》:河清三日
《易纬乾凿度》卷下:“天之将降嘉瑞应, 河 水清三日。”后因以“河清三日”为升平祥瑞的预兆。 明 张居正 《承天大志纪赞·龙飞纪》:“吾圣主始生,此 河 清者三日。 黄河 清,圣人出,今果然矣。”《花月痕》第四七回:“逾年辛酉,钦天监奏日月合璧,五星连珠…… 豫河 监督奏 河 清三日。”
《漢語大詞典》:河清社鸣(河清社鳴)
文选·李康〈运命论〉:“夫 黄河 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出。” 刘良 注:“里社,神祠也。”后以“河清社鸣”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宋 王禹偁 《缴连寿宁节功德疏表》:“ 河 清社鸣,千载启兴王之道;天长地久,万邦倾祝圣之心。”
《漢語大詞典》:河清云庆(河清雲慶)
黄河 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明 张居正 《承天大志纪赞·龙飞纪》:“ 河 清云庆,祥光烛天。”
《國語辭典》:璧合珠连(璧合珠連)  拼音:bì hé zhū lián
比喻美好的事物相匹配,同时荟集。常用为新婚贺辞。参见「珠联璧合」条。唐。杨烱〈公卿已下冕服议〉:「皇王受命,天地兴符,仰观则璧合珠连,俯察则银黄玉紫。」
《國語辭典》:珠联璧合(珠聯璧合)  拼音:zhū lián bì hé
日月如并合的璧玉,星辰如成串的珍珠。语本《汉书。卷二一。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相匹配或同时荟集。常用作祝贺新婚的颂辞。北周。庾信 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发源纂胄,叶派枝分,开国承家,珠联璧合。」也作「璧合珠连」、「璧合珠联」、「连珠合璧」。
分類:天象众美
《漢語大詞典》:白鱼赤乌(白魚赤烏)
史记·周本纪:“ 武王 渡 河 ,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 武王 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復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后遂以“白鱼赤乌”为祥瑞之兆。 汉 王充 论衡·指瑞:“夫凤麟之来,与白鱼赤乌之至无以异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白鱼赤乌之符,黄金紫玉之瑞。”
分類:祥瑞
《漢語大詞典》:白祥
(1).白色灾异。旧时迷信认为罕见的白色禽兽等突然出现是不祥之兆。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时则有诗妖……时则有白眚白祥。惟木沴金。”宋书·五行志三:“ 晋成帝 咸和 二年正月,有五鸥鸟集殿庭,此又白祥也。”宋史·五行志三:“ 建炎 二年, 杜充 为 北京 留守,天雨纸钱於营中,厚盈寸。明日与 金 人战城下,败绩。纸,白祥也。”清史稿·灾异志四:“凡恒暘、诗妖、毛虫之孽,犬祸、金石之妖、白眚、白祥皆属之於金。”
(2).白色的祥瑞。北史·李嵩传:“于时百姓乐业,请勒铭 酒泉 ,乃使儒林祭酒 刘彦明 为文,刻石颂德。又有白狼、白兔、白雀、白雉、白鳩等集于园间。羣下以为白祥,金精诞,皆应时邕而至。”
《漢語大詞典》:瑞佑(瑞祐)
表示祐助的祥瑞。 汉 王充 论衡·恢国:“一代之瑞,累仍不絶。此则 汉 德丰茂,故瑞祐多也。”
分類:祥瑞
《漢語大詞典》:瑞应车(瑞應車)
象征祥瑞之车。《汉书·礼乐志》“象载瑜” 唐 颜师古 注:“象载,象舆也。山出象舆,瑞应车也。” 宋 洪迈 容斋三笔·象载瑜:“《景星》章云:‘象载昭庭’……按乐章词意,正指瑞应车,言昭列於庭下耳。”参见“ 山车 ”。
《漢語大詞典》:山车(山車)
(1).传说帝王有德,天下太平,则山车出现,古代以为祥瑞之物。《礼记·礼运》“山出器车” 孔颖达 疏引《礼纬斗威仪》:“‘其政大平,山车垂鉤。’注云:‘山车,自然之车;垂鉤,不揉治而自圆曲。’”太平御览卷七七三引《孝经援神契》:“ 虞舜 德盛於山陵,故山车出。山者,自然之物也,山藏之精。”《后汉书·舆服志上》:“ 秦 并天下,閲三代之礼,或曰 殷 瑞山车,金根之色。” 刘昭 注:“ 殷 人以为大路,於是 始皇 作金根之车。 殷 曰(乘)﹝桑﹞根, 秦 改曰金根。” 晋 王嘉 拾遗记·轩辕黄帝:“﹝ 轩辕黄帝 ﹞泛河沉璧,有泽马羣鸣,山车满野。”宋书·符瑞志下:“山车者,山藏之精也。不藏金玉,山泽以时,通山海之饶,以给天下,则山成其车。”隋书·礼仪志五:“玉輅,禋祀所用……昔 成汤 用而郊祀,因有山车之瑞,亦谓桑根车。”
(2).一种有棚的车。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年:“初,上皇每酺宴,先设太常雅乐坐部、立部,继以鼓吹、胡乐、教坊、府县散乐、杂戏,又以山车、陆船载乐往来。” 胡三省 注:“山车者,车上施棚阁,加以綵繒,为山林之状。”宋史·礼志十六:“是岁,东封 泰山 ,所过州府,上御子城门楼,设山车、綵船载乐,从臣侍坐,本州父老、进奉使、蕃客悉预。”
《漢語大詞典》:三角兽(三角獸)
古代传说中祥瑞之兽。宋书·符瑞志中:“三角兽,先王法度修则至。”后世帝王仪卫绘其形于旗帜,以为祥瑞。宋史·仪卫志一:“第五队,三角兽、黄鹿、苣文、驯象、飞麟旗各一。”元史·舆服志二:“三角兽旗,赤质,赤火焰脚,绘兽,其首类白泽,緑髮,三角,青质,白腹,跋尾緑色。”
《國語辭典》:景星庆云(景星慶雲)  拼音:jǐng xīng qìng yún
比喻吉祥的徵兆。明。沈受先《三元记》第三六出:「满门阑和气,满门阑和气。庭产紫芝,景星庆云龙呈瑞。」《四游记。东游记。第三回》:「但见老君在上,毫光照耀,景星庆云,肌肤绰约,似闺中之处子;精神充溢,犹襁褓之婴儿。」
《漢語大詞典》:麦穗两岐(麥穗兩岐)
(1).一麦两穗。旧时以为祥瑞,以兆丰年。亦用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后汉书·张堪传:“﹝ 堪 ﹞乃於 狐奴 开稻田八千餘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 张君 为政,乐不可支。’”亦作“ 麦穗两歧 ”。
(2).比喻相像的两样事物。《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麦穗两歧,农人难辨。”
《國語辭典》:麦穗两歧(麥穗兩歧)  拼音:mài suì liǎng qí
一麦生出双穗。为丰年的徵兆。语出《后汉书。卷三一。张堪传》:「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后比喻相像的两事物。《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麦穗两歧,农人难辨。」也作「麦秀两歧」。
《漢語大詞典》:灵征(靈徵)
祥瑞的征兆。 晋 王嘉拾遗记·魏:“父老云:‘当 秦 末,二石相去百餘步,芜没无有蹊径。及 魏帝 之始,稍觉相近,如双闕。’土石阴类, 魏 为土德,斯为灵徵。”
分類:祥瑞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