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私通  拼音:sī tōng
1.秘密通好、私下勾结。如:「私通外国」。《文明小史》第四二回:「做这报的人是个大反叛,他的书是奉过旨不准看的,如今有了这个,便是他私通反叛的凭据了。」
2.与配偶以外之人发生性关系。《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 :「秦王年少,太后时时窃私通吕不韦。」《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小婿蒙令爱庆娘不弃,一时间结了私盟,房帷事密,儿女情多,负不义之名,犯私通之律。」
《国语辞典》:存稿  拼音:cún gǎo
私下保留的作品或稿件。如:「有时翻看一些早期的存稿,冥冥静思中,可感觉出自己的进步与成熟。」
《漢語大詞典》:窃言(竊言)
私下谈论。汉书·项籍传:“吏卒多窃言。”
分類:私下谈论
《漢語大詞典》:鼓咙胡(鼓嚨胡)
亦作“ 鼓龙胡 ”。 谓不敢公开言说,私下传语。后汉书·五行志一:“ 桓帝 之初,天下童謡曰:‘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穫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 胡 ,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请为诸君鼓咙胡者,不敢公言,私咽语。” 明 沈周 《牧童谣》:“交秋又点征 匈奴 ,我为大哥鼓龙胡。” 清 钱谦益 《戊寅元日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之三:“父子将兵俱百万,敢从狱吏鼓咙胡。”
《漢語大詞典》:私路
(1).私人所造的路。旧唐书·食货志下:“盐院津堰改张侵剥,不知纪极。私路小堰,厚敛行人。”
(2).秘密的小道。引申指私下请托的门路。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居上者不以至公理物,为下者必以私路期荣。” 吕向 注:“谓私行请託以求其官荣。”
《國語辭典》:透露  拼音:tòu lù
1.泄露。如:「透露消息」、「透露秘密」。
2.透澈、明白。《文明小史》第六○回:「比泰西的照相还要照得清楚些,比油画还要画得透露些。」
《國語辭典》:暗算  拼音:àn suàn
1.秘密的设计害人。《薛仁贵征辽事略》:「莫离支败走,怀玉赶,莫离支飞刀在手,暗算怀玉。」《初刻拍案惊奇》卷三:「看他对众的说话,他恐防有人暗算,故在对门两处住了,好相照察。」
2.私下里计算。如:「他暗算著回国的日期。」
《國語辭典》:枉桡(枉橈)  拼音:wǎng náo
1.违法曲断,使有理不得申。《礼记。月令》:「斩杀必当,毋或枉桡。」
2.弯曲。《淮南子。脩务》:「琴或拨剌枉桡,阔解漏越,而称以楚庄之琴。」汉。高诱。注:「枉桡,曲弱。」清。曾国藩〈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甫历三载,楹栋枉桡,墙宇㩻陊。」
《漢語大詞典》:买和(買和)
(1).出钱私下了结官司。《元典章·户部四·嫁娶》:“ 刘子明 将妻 郭二娘 作妹,凭媒受讫 王万四 财钱,嫁与本人为妻。后知事发, 王万四 又用钞四十两买和,即係违法事理。”《禅真逸史》第三二回:“ 张太公 又央人在衙门里上下使钱,保正、排邻俱送了财物, 黄氏 处又托亲邻买和。”
(2).旧指边将贿赂敌人以买取和好。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 大周 平日深愤边政紊乱,每年将官与挞虏买和,总督虚张报捷,当事者纳其重贿,即滥冒功赏,岁以为常。”
《漢語大詞典》:闲见(閒見)
亦作“间见”。
(1).私下相见。 宋 苏轼 《范景仁墓志铭》:“ 文彦博 、 富弼 入相,百官郊迎,时两制不得诣宰相居第,百官不得间见。”
(2).间世得见。 明 方孝孺 《唐》:“ 太宗 既平羣雄而尽有海内,其心思立希世间见之功以夸示后嗣。”
(3).间或见到。 章炳麟 《文学说例》:“夫废弃之语,固有施於文辞,则为间见,行於謡谚,反为达称者矣。”
《國語辭典》:私弊  拼音:sī bì
营私舞弊之事。
《國語辭典》:私房  拼音:sī fáng
1.自己的私室。《周书。卷三一。韦孝宽传》:「事兄嫂甚谨,所得俸禄,不入私房。」《北史。卷三二。崔挺传》:「一钱尺帛,不入私房。」
2.家中个人的私蓄。《孤本元明杂剧。剪发待宾。第三折》:「这的是您娘的私房,且与你做面皮。」《儒林外史》第五回:「昨日典铺内送来三百两利钱,是你王氏姐姐的私房。」
3.隐密的、不可公开的。《警世通言。卷三五。况太守断死孩儿》:「二来自得支助指教,以为恩人,凡事直言无隐。今日这件私房关目,也去与他商议。」
4.属于个人特有的。如:「私房面」、「私房钱」、「私房菜」。
《漢語大詞典》:燕昵(燕暱)
亦作“ 燕暱 ”。亦作“ 燕嫟 ”。
(1).私下亲近。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贯 ( 童贯 )、 黼 ( 王黼 )、 郑久中 出使,私室特礼, 久中 不预,燕昵之际, 贯 得毋以我机事告之?”
(2).亲昵;亲热。 明 刘凤 《清暑赋》:“庄服气而色矜,辞泆志於燕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林四娘:“两人燕昵,过于琴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惟不知礼法,故情慾之感,介於仪容,燕嫟之私,形於动静。”一本作“ 燕昵 ”。
(3).指亲昵的人。 章炳麟 《秦政记》:“ 秦皇 则一任 李斯 、 王翦 、 蒙恬 而已矣。岂无便辟之使、燕昵之謁邪?”
《漢語大詞典》:燕嫟
见“ 燕昵 ”。
《漢語大詞典》:密指
私下之意。三国志·蜀志·杨仪传:“而 亮 平生密指,以 仪 性狷狭,意在 蒋琬 , 琬 遂为尚书令、 益州 刺史。”
分類:私下
《国语辞典》:私谈(私谈)  拼音:sī tán
私下非公开性的谈话。如:「他俩在咖啡厅里私谈,交换彼此的创业经验。」《红楼梦・第二二回》:「宝玉见说,方才与湘云私谈,他也听见了。」《歧路灯・第五回》:「那些平素肯说话的,纵私谈则排众议而伸己见,论官事则躲自身而推他人,这也是不约而同之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