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小学(小學)  拼音:xiǎo xué
1.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如:「国民小学」。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2.研究文字字形、字义及字音的学问。包括文字学、声韵学及训诂学。
3.宋人称洒扫、应对、进退之类的仪节为「小学」。
4.小道,末流琐屑之学。《陈书。卷三○。列传。傅縡》:「顷代浇薄,时无旷士,苟习小学,以化蒙心,渐染成俗,遂迷正路。」
《漢語大詞典》:徯隧
小道。汉书·货殖传:“鹰隼未击,矰弋不施於徯隧。” 颜师古 注:“徯隧,径道也。”
分類:小道
《漢語大詞典》:蹊闲(蹊閒)
小道。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一章十一:“舍康庄而求蹊閒,良可嘆也。”
分類:小道
《國語辭典》:夹道(夾道)  拼音:jiá dào
1.分布在道路两旁。《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文选。刘桢。赠徐干诗》:「细柳夹道生,方塘含清源。」
2.两壁间的狭道。如:「把金子藏在夹道里。」《红楼梦》第四回:「西南又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了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院了。」
《國語辭典》:小姑  拼音:xiǎo gū
1.称谓:(1)妻子称丈夫的姐妹为「小姑」。唐。王建〈新嫁娘词〉三首之三:「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也称为「小姑子」。(2)称父亲最小的妹妹为「小姑」。
2.少女。唐。温庭筠〈兰塘〉诗:「小姑归晚红妆浅,镜里芙蓉照水鲜。」
3.小道姑或小女巫。宋。陆游〈赛神曲〉:「老巫前致词,小姑抱酒壶。」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三六出:「长生会,莲花观里一个小姑来。」
《漢語大詞典》:路旁
指位于公路两旁
花坛的围边;小道、大路或铁路线边缘一条有植物的狭长地带。例如:路旁的青草也失去了超过路面的应有高度。
《漢語大詞典》:樵径(樵徑)
亦作“ 樵逕 ”。 打柴人走的小道。 唐 李华 《仙游寺》诗:“捨事入樵逕,云木深谷口。”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隐隐闻 洛城 暮鐘,但彷徨於樵径古陌之上。” 清 施闰章 《天知庵》诗:“樵径落松子,疎林八月天。”
分類:打柴小道
《漢語大詞典》:条流(條流)
(1).体例;纲目。宋书·谢灵运传:“ 太祖 登祚……令 灵运 撰晋书,粗立条流,书竟不就。”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前史所述 魏 、 晋 诸家书目,条流仅举,銓次靡详,惟 阮 氏《七録》始末,备载弘明集中。”
(2).流派;类别。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条流殊迹,若有区囿。”隋书·经籍志二:“ 汉 时 刘向 《别録》、 刘歆 《七略》,剖析条流,各有其部,推寻事迹,疑则古之制也。”
(3).指细流,小道。 清 恽敬 《大云山房文稿二集目录序》:“是故六艺要其中,百家明其际会;六艺举其大,百家尽其条流。”
(4).条例。通典·职官二二:“ 周 建六官,各有徒属,虽尚文去质,吏众事繁,然而条流不紊,职非重设。”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谓宜具为条流,俾诸教官依国子监外官学例,为课试法。”
(5).谓订立条例。 唐 元稹 《中书省议赋税及铸钱等状》:“伏以糶盐价钱,自有本使收管,不要州县条流。”
(6).条理。南史·柳恽传:“ 惲 常以今声转弃古法,乃著《清调论》,具有条流。” 宋 叶适 《刘建翁墓志铭》:“事虽漫汗麄梗,经 建翁 手,必有条流秩序,后可循守也。”
(7).枝条。 唐 杜甫 《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诗:“安得輟雨足,杖藜出嶇嶔。条流数翠实,偃息归碧潯。” 仇兆鳌 注:“ 刘孝仪 《緑李赋》:‘緑珠满条流。’”
《漢語大詞典》:桃径(桃徑)
桃花纷纭的小道。 唐 元稹 《春六十韵》:“腻粉梨园白,臙脂桃径红。” 唐 张文 《气赋》:“汎苏皋而鬱鬱,袭桃径之氛氲。”
《漢語大詞典》:小有才
在小事小道方面有才智。孟子·尽心下:“其为人也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潘吴二家论杨嗣昌诗:“按 嗣昌 小有才, 思宗 任之颇专。”
《漢語大詞典》:阴径(陰徑)
幽暗的小道。 唐 姚合 《游昊天玄都观》诗:“阴径红桃落,秋坛白石生。”
分類:幽暗小道
《漢語大詞典》:私路
(1).私人所造的路。旧唐书·食货志下:“盐院津堰改张侵剥,不知纪极。私路小堰,厚敛行人。”
(2).秘密的小道。引申指私下请托的门路。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居上者不以至公理物,为下者必以私路期荣。” 吕向 注:“谓私行请託以求其官荣。”
《漢語大詞典》:西弄
宫中小道。南史·齐纪上·废帝郁林王:“ 萧諶 领兵先入宫……帝竟无一言,出西弄,遇弑。”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宫室·西弄:“ 东昏侯 遇弑於西弄。盖宫中别道如永巷之类,即今所谓衖者也。”
分類:宫中小道
《漢語大詞典》:五涂(五塗)
亦作“ 五涂 ”。
(1).指大小道路。《周礼·夏官·司险》:“设国之五沟五涂,而树之林以为阻固,皆有守禁。” 郑玄 注:“五涂:径、畛、涂、道、路也。”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经说·司险》:“五涂者,即壕上为五路,以通车徒兵马也。”
(2).即五道。南史·隐逸传下·顾欢:“赋诗言志曰:‘五涂无恒宅,三清有常舍。’”详“ 五道 ”。
《國語辭典》:五道  拼音:wǔ dào
1.五路,五个方面。《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万里剋期,五道并入。」唐。王昌龄 塞上曲:「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2.佛教用语。称天、人、地狱、畜生、饿鬼为「五道」。南朝宋。鲍照〈佛影颂〉:「六尘烦苦,五道绵剧。」
3.五道将军。参见「五道将军」条。《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转头逢五道,开眼见阎王。」
《漢語大詞典》:宫巷
宫中房屋建筑之间的小道。 唐 储嗣宗 《吴宫》诗:“荒臺荆棘多,忠諫竟如何!细草迷宫巷,闲花误綺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