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杂质(雜質)  拼音:zá zhí
不属于该物质的其他成分。如:「未经过滤的水含有许多杂质。」
《漢語大詞典》:五德终始(五德終始)
战国 末期阴阳家 邹衍 的学说。指水、木、金、火、土五种物质德性相生相克和终而复始的循环变化,论者并用以推断自然的命运和王朝兴亡的原因。 范文澜 《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十节:“ 战国 时, 邹衍 结合五行与阴阳两种思想成为阴阳五行学。它不是简单地结合,而是发展为神秘的德和运。 邹衍 把德(五行的性)当作本体,运(阴阳变化)当作作用,以德运为出发点,推断自然和社会的命运。属于唯物论的原始五行论、阴阳论,经 邹衍 改造后,成为唯心论的阴阳五行学,即五德终始论。不过它仍是哲学的一种,还不算是宗教。”
《漢語大詞典》:天值地值
通常指某种物品价格便宜,完全值得。例如:这么好的鞋子十五块钱一双,天值地值。
《漢語大詞典》:押账
借钱时用某种物品作抵押。例如:叫他把细软留下作押账为当头。——《七侠五义》
《国语辞典》:化学反应(化学反应)  拼音:huà xué fǎn yìng
一种或多种物质发生变化而形成他种物质的过程。如:取代、加成、分解、复分解、脱去、重组等。也作「化学作用」。
《国语辞典》:化学作用(化学作用)  拼音:huà xué zuò yòng
一种或多种物质发生变化成为他种物质的过程。如:「乾电池能产生电流是因电池内发生氧化还原的化学作用。」也作「化学反应」。
《国语辞典》:自净作用(自净作用)  拼音:zì jìng zuò yòng
自然界中有机性废弃物,受本身及自然界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被分解成对于人体无害的另一种物质,称为「自净作用」。
《国语辞典》:真空包装(真空包装)  拼音:zhēn kōng bāo zhuāng
一种物品的包装法。即抽掉包装袋中的空气,使其完全处于无空气的真空状态。其目的在防止物品腐败、变质,以保存新鲜度。
《国语辞典》:以物易物  拼音:yǐ wù yì wù
仅以物品或劳务,直接换取另一种物品或劳务的交易方式。
《国语辞典》:百宝盒(百宝盒)  拼音:bǎi bǎo hé
可盛装多种物品的盒子。本用来收藏各种珍奇宝物,今多指收藏日用杂物的小盒子。也称为「百宝箱」。
《国语辞典》:超固态(超固态)  拼音:chāo gù tài
一种物质存在的形态。固体物质在温度和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其原子核和电子会紧紧挤在一起,原子内部不再有空隙。这时所呈现的物质形态就称为「超固态」。白矮星内部和地球中心区域都存有超固态物质。
《国语辞典》:压觉(压觉)  拼音:yā jué
皮肤各部承受压力或触到某种物体时所产生的压迫的感觉。
《國語辭典》:自然科学(自然科學)  拼音:zì rán kē xué
研究自然物质及自然现象的科学。如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数学等。
《国语辞典》:胶体物(胶体物)  拼音:jiāo tǐ wù
某种物质散布液体中,既不溶解,也不沉淀,所呈现的混悬状态。其颗粒的大小,介于真溶液与沉淀之间。
《国语辞典》:水污染(水污染)  拼音:shuǐ wū rǎn
因某种物质、生物或能量的介入,而引起水质发生化学、细菌或生物性变化的现象。其污染源有工业废水、家庭污水、油井及船舶漏油、农药及肥料流失等。水污染不仅污染环境,也危及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