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分散系
由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子、离子或分子集合体等)分布在另一种物质中而形成的混合物。如溶液、胶体、悬浊液和乳浊液等。在分散系中,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称“分散质”,也称“分散相”;微粒能在其中分散的物质称“分散剂”,也称“分散介质”。按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不同,可分成以下几类:固体分散在气体中的,如烟;固体分散在液体中的,如碘酒;固体分散在固体中的,如有色玻璃等。
《國語辭典》:化合物  拼音:huà hé wù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按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一种新物质。具有特定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如有固定的熔点与沸点。
《漢語大詞典》:皇商
旧时专为皇家采购各种物品的商人。红楼梦第四回:“﹝ 薛蟠 ﹞虽是皇商,一应经纪世事,全然不知。”
《漢語大詞典》:互斥
互相排斥。例如:同性电荷互斥。
互相排斥的行为或事例
火成岩结晶时在两种物质平衡的条件下,一种成分因另一种的存在而受排斥
《漢語大詞典》:固体地球物理学
曾称“大地物理学”。研究地壳及其以下部分的内部构造、组成、物理性质和发生的各种物理过程的学科。有地震学、地磁学、地力学、应用地球物理学、大地构造物理学等分支学科。
《國語辭典》:含量  拼音:hán liàng
包含之成分的数量。如:「高粱酒的酒精成分,含量很高。」
《漢語大詞典》:饱和蒸气
与同种物质的液态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气。液体蒸发时,液体内部平均动能较大的分子不断逸出液面成为蒸气,但同时蒸气中也有分子回到液体内。当在同一时间内,逸出液面的分子数和回入液体的分子数相等时,液面上方的蒸气密度不再增大,此时的蒸气即为饱和蒸气。固体升华时,与同种物质的固态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气,也称饱和蒸气。
《漢語大詞典》:东东西西(東東西西)
泛指各种物品。朱子语类卷一○四:“譬如人治生,也须先理会箇屋子,安著身己,方始如何经营,如何积累……为学者不先存此心,虽説要去理会,东东西西,都自无安著处。”红楼梦第八八回:“我这里有机会,少不得打发人去叫你;没有事也没法儿,不在乎这些东东西西上的。”
分類:种物物品
《漢語大詞典》:定性分析
分析化学上测定某种物质含有哪些成分的方法。
《漢語大詞典》:地震学(地震學)
研究地震预报和预防、地震成因和分布以及与地震有关的各种物理现象的学科。从地震学的研究,还可以获得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资料,对地球的内部构造作理论的推断。
《漢語大詞典》:电子论
用物质是由带电粒子构成的假设来解释各种物理现象的理论。经典电子论是1895年由洛伦兹提出的,它把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归结为电磁波与物质中电子的相互作用。金属电子论是1898年由德国物理学家黎开和德鲁台提出的,它认为金属导电和导热现象是因为金属中有自由电子的缘故。
《國語辭典》:凝聚力  拼音:níng jù lì
同种物质分子间互相吸引的力。参见「内聚力」条。
《國語辭典》:栓塞  拼音:shuān sè
血块或阻塞物随血液流至较窄的血管中时,造成动脉或静脉阻塞的现象,称为「栓塞」。
《國語辭典》:溶剂(溶劑)  拼音:róng jì
1.可溶解其他溶物质,而形成均匀混合物的液体。如水、酒精等。也称为「溶媒」。
2.化学上是指均匀混合物中成分较高者为溶剂。
《漢語大詞典》:胶体
一种物质(如凝胶、蛋白或淀粉),虽然易溶于水或其这液体,但不能扩散透过膜或非常缓慢,并显示出其他一些特性(如对液体的冻点或蒸气压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