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细菌武器(细菌武器)  拼音:xì jùn wǔ qì
运用各种病菌,藉以伤害人畜并歼灭敌方的武器。也称为「生物武器」。
《国语辞典》:布鲁氏菌(布鲁氏菌)  拼音:bù lǔ shì jùn
一种病菌。呈粗短杆状,主要侵害牛、羊、猪等家畜,引起流产或睪丸炎。由英国医生布鲁氏(DavidBruce)发现得名。
《國語辭典》:肛瘘(肛瘻)  拼音:gāng lòu
肛门及其周围发生脓肿,形成瘘管,不断漏出脓水的病症。内痔、肛裂常会导致此病状的产生。也作「肛漏」。
《漢語大詞典》:肥胖病
身体过于肥胖的一种病症。由于摄入食物的热量大于机体活动需要量,体内脂肪沉积过多,体重超过标准百分之二十以上者,称为“肥胖病”。 王润滋 《卖蟹》:“嘻,听说蟹子能治肥胖病哩。”
《漢語大詞典》:风搐(風搐)
惊风。小儿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手脚痉挛。《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只听那 官哥儿 呱的一声,倒咽了一口气,就不言语了,手脚俱风搐起来。”
《國語辭典》:黄萎病(黃萎病)  拼音:huáng wēi bìng
一种植物疾病。由真菌之瓶菌、菌质或黄萎型病毒所引起,使叶粒体被破坏或叶绿体的形成被抑制,导致叶片出现淡黄色斑纹,并逐渐扩大,形成黄化、矮化、簇生及萎凋等现象。棉花、烟草、茄子、辣椒等常见感染。
《漢語大詞典》:黄锈病(黄銹病)
植物的一种病害。症状是叶片上和茎上出现成条的黄色斑点,病株子粒不饱满,小麦易得此病。也叫黄疸。
《國語辭典》:黄热病(黃熱病)  拼音:huáng rè bìng
病名。一种经由蚊子传染病毒的急性传染病。有发高烧、心跳迟缓、呕吐、黏膜出血、黄疸等症状。多见于南美洲和非洲等地区。
《漢語大詞典》:继病(繼病)
中医小儿病症名。怀孕妇女哺乳孩儿所引起的一种病症。又名交奶、鬾病。是一种由鬾乳停滞而致的营养不良性病症。其候精神不爽,身体痿瘁,骨立发落。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伯劳:“继病者,母有娠乳儿,儿病如疟痢,他日相继腹大,或瘥或发。” 清 褚人穫 《坚瓠四集·儿继》:“继病者,母有娠而乳子,使子得疾如痁。”
《漢語大詞典》:黑斑病
甘薯的一种病害,由真菌引起。受害的薯块表面有黑褐色的病斑,内部变成黑绿色,有苦味。
《漢語大詞典》:鹤膝蜂腰(鶴膝蜂腰)
(1).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诗病·诗病有八:“三曰蜂腰,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四曰鹤膝,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这是指诗歌声律八病的两种。后来用“鹤膝蜂腰”泛指诗歌声律上所犯的毛病。 唐 李渤 《喜弟淑再至为长歌》:“近来诗思殊无况,苦被时流不相放。云腾浪走势未衰,鹤膝蜂腰岂能障。”
(2).书法中的两种病笔。
《漢語大詞典》:产后风(産後風)
中医指孕妇产后感受外邪而引起的一种病症。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题叙:“ 梁三 的命运不济,接连着死了两回牛,后来连媳妇也死于产后风。”
《國語辭典》:单思病(單思病)  拼音:dān sī bìng
男女间仅有一方爱慕、思念对方者。《通俗常言疏證。医病。单思病》引《四节记剧》:「他来想你,你不去想他,岂不是单思病?」也作「单相思」。
分類:种病病症
《漢語大詞典》:赤霉病
小麦、大麦和燕麦的一种病害,病株穗上覆盖一层粉红色的霉菌,致使子粒干瘪,人畜食用病粒后会中毒。
《國語辭典》:搐风(搐風)  拼音:chōu fēng
急惊、慢惊、羊角等风症的发作。其现象多为口眼歪斜或手足痉挛。《红楼梦》第八四回:「看著搐风的来头,只还没搐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