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鲔穴(鲔穴)
水经注:见鲔渚下也。张衡赋:王鲔岫居。注:王鲔,鱼名 居山穴中。
《分类字锦》:涂牖穴屋(涂牖穴屋)
后山谈丛:宣城包鼎。每画虎,埽溉一室,屏人声,塞门涂牖,穴屋取明。一饮斗酒,脱衣据地,卧起行顾。自视真虎也。复饮斗酒。取笔一挥,意尽而去。不待成也。
分类:
《分类字锦》:蜈蚣共穴
五杂俎:促织与蜈蚣共穴者。必健而善斗。吴中人多能辨之。又黑蜂有化为促织者。勇健异常。但不恒值耳。
《骈字类编》:獭穴(獭穴)
淮南子:鹊巢知风之所起,獭穴知水之高下。
《分类字锦》:探穴噬指
淮南子:孟贲探鼠穴,鼠无时死,必噬其指,失其势。
分类:
《國語辭典》:太阳穴(太陽穴)  拼音:tài yáng xuè
位于眉棱骨和外眼角中点向后约一横指动脉搏动处。
分類:鬓角眉梢
《韵府拾遗 屑韵》:坍穴
赵冬曦三门赋:摇腾䂬屿,刷荡坍穴。
《分类字锦》:薮穴弯曲(薮穴弯曲)
清异录:以螺为杯,亦无甚奇,惟薮穴极弯曲,则可以藏酒。有一螺能贮三盏许者,号九曲螺杯。
分类:蠃贝
《漢語大詞典》:铜山金穴(銅山金穴)
比喻极其富有。 清 蒋士铨 临川梦·访梦:“少甚麞头鼠目,拥着铜山金穴,駟马高车?”
分類:富有
《漢語大詞典》:岩栖穴处(巖棲穴處)
见“ 巖居穴处 ”。
《國語辭典》:岩居穴处(巖居穴處)  拼音:yán jū xuè chǔ
隐居于岩穴之间。汉。王充《论衡。状留》:「贤儒处下,受驰走之使,至或岩居穴处,没身不见。」
《高级汉语词典》:岩穴隐相
隐居在深山野林里的高人
《國語辭典》:岩穴之士(巖穴之士)  拼音:yán xuè zhī shì
隐士。古代高士多隐居于山洞,故称为「岩穴之士」。《史记。卷六一。伯夷传》:「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
分類:隐士山居
《國語辭典》:岩居穴处(巖居穴處)  拼音:yán jū xuè chǔ
隐居于岩穴之间。汉。王充《论衡。状留》:「贤儒处下,受驰走之使,至或岩居穴处,没身不见。」
《韵府拾遗 灰韵》:穴阫
庄子:日中穴阫。
《漢語大詞典》:穴群(穴羣)
谓聚众盘据。 梁启超 《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第十章:“虽然亦可见当时蒙干涉之餘害,武人教师,穴羣为蠹,无状滋甚,仁人君子,慨世忧时。”
分類:聚众盘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