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8,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掘穴
火穴
户穴
结穴
寿穴
穴牖
穴垣
锡穴
黑穴
点穴
冬穴
盗穴
七穴
通穴
潭穴
《國語辭典》:掘穴  拼音:jué xuè
挖掘洞穴。如:「田鼠喜欢在田里掘穴而居。」清。徐珂《清稗类钞。动物类。鱼狗》:「鱼狗,《尔雅》谓之鴗,又曰天狗,大如燕,喙尖长,足短色红,能在水面捕食小鱼,如猎狗然,故名。全体青绿色,背淡黄,常在水边掘穴筑巢而居。」
分類:打洞
《骈字类编》:火穴
玄中记:神丘有火穴,光景照千里。
《漢語大詞典》:户穴
洞穴;洞口。 汉 焦赣 《易林·震之蹇》:“蚁封户穴,大雨将集。”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石门最高顶》诗:“长林罗户穴,积石拥基阶。” 唐 孟浩然 《初年乐城馆中卧疾怀归作》诗:“蛰虫惊户穴,巢鹊眄庭柯。”
分類:洞穴洞口
《國語辭典》:结穴(結穴)  拼音:jié xuè
1.俗称事物所归结的要点。
2.术数用语。堪舆家以地面洼突,为地气藏蓄之所,称为「结穴」。
《國語辭典》:寿穴(壽穴)  拼音:shòu xuè
生前营造的墓穴。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王眉叟》:「举其柩葬于德清县,与己之寿穴相近。」
《漢語大詞典》:穴牖
凿洞为窗。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布衣不完,蔬食不饱,蓬户穴牖,日孜孜上仁。”
《漢語大詞典》:穴垣
在墙上挖洞。 宋 刘攽 《贡父诗话》:“ 汪白 为《平糶诗》,刺时病云:‘穴垣补墙隙,墙成垣已隳;断屨补穿履,履成屨已亏。’”
分類:墙上挖洞
《骈字类编》:锡穴(锡穴)
水经注:白石滩县,故春秋之锡穴地也,故属汉水中。
《骈字类编》:黑穴
晋书李特载记:其先廪君之苗裔也。昔武落钟离山崩。有石穴二所。一赤如丹。一黑如漆。有人出于赤穴者。名曰务相。姓巴氏。有出于黑穴者。凡四姓。曰驿氏、樊氏、柏氏、郑氏。
《國語辭典》:点穴(點穴)  拼音:diǎn xué
1.相传有点穴法,运功于手指,点人的穴道,可以使人动弹不得、麻木晕厥或受伤。
2.术数用语。堪舆家称地脉停落之处「龙穴」,择龙穴结聚之处为墓地,称为「点穴」。《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卜老又还替他请了阴阳徐先生;自己骑驴子,同阴阳下去点了穴。」《红楼梦》第七○回:「贾琏无法,只得又和时觉说了,就在尤三姐之上点了一个穴,破土埋葬。」
《骈字类编》:冬穴
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式观元始,眇觌玄风;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世质民淳,斯文未作。
《漢語大詞典》:盗穴(盜穴)
盗贼聚居的地方。旧唐书·田承嗣田弘正等传论:“ 河朔 二十餘州,竟为盗穴,诸 田 兇险,不近物情。” 清 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湖广上:“谚曰:‘何知盗穴,山若苇茁。’今四民安堵如故,但其山势巖险,駢附称盗穴者,盖多有之。”清史稿·方耀传:“尝率师出擣盗穴, 广 惠 安謐。”
分類:盗贼聚居
《骈字类编》:七穴
唐书骠传:有两头笛二,长二尺八寸,中隔一莭莭,左右开冲气穴,两端皆分洞体为笛量。左端应太蔟,管末三穴:一姑洗,二蕤宾,三夷则。右端应林钟,管末三穴:一南吕,二应钟,三大吕。下托指一穴,应清、太蔟。两洞体七穴,共备黄钟、林钟两均。
《漢語大詞典》:通穴
贯通的洞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石上鸟迹,崖中通穴,岁月虽久,于今尚存。”
分類:贯通洞穴
《骈字类编》:潭穴
宋 韩琦 苦热 蛟龙窜潭穴,汗喘不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