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归宗(歸宗)  拼音:guī zōng
1.嗣子还其本族本宗。如:「认祖归宗」。《新唐书。卷八一。三宗诸子列传。许王素节》:「因诏外继嗣王者皆归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只要你果然官做大了,可以呈请归宗的。」
2.古称父虽死女儿归省或夫死妇归,或妇人离婚后回娘家。《仪礼。丧服》:「妇人虽在外,必有归宗。」《歧路灯》第八五回:「您家不要我了,说明白送我个老女归宗,不过只争一张休书。」
3.归依于一宗。如:「万法归宗」。
《漢語大詞典》:会归(會歸)
(1).书·洪范:“会其有极,归其有极。”谓君王聚合诸侯臣民,有其准则;诸侯臣民归顺君王,亦有其准则。后以“会归”为共同依归的极则。《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遂使三墨八儒,朱紫交竞;九流七略,异説相腾。道隐小成,其来旧矣,不有会归,争驱靡息。” 唐 吕温 《代百官请上尊号第三表》:“臣闻强名曰道,莫体混元之功;推大於天,岂报生成之德。徒以定物视听,示人津涯;俾其会归,有所则象。”
(2).会合;归结。 唐 王勃 《八卦卜大演论》:“故据沧海而观众水,则江河之会归可见也。” 宋 程大昌 考古编·象刑一:“凡此数説,虽不能会归於一,要其大致,皆谓别异衣服以愧辱之,而不至於用刑。” 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把理与事这样统一起来认识,就可以从语言上会归宗旨,而不是强为之解。”
(3).结局,结果。 清 蒋士铨 《香祖楼·转情》:“观其源始,不离色心;检其会归,莫非苦趣。”
《漢語大詞典》:湛结(湛結)
犹归结。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一:“社会之前途无他,一为势力之发展,一为欲望之膨胀。小説者,适用此二者之目的,以人生之起居动作,离合悲欢,张其形式;而其精神湛结处,决不能越乎此二者之范。”
分類:归结
《國語辭典》:总结(總結)  拼音:zǒng jié
总归结、总结束。如施政报告、会务报告等,末后多有总结。
《國語辭典》:归总(歸總)  拼音:guī zǒng
总共。如:「归总来算的说,本月尚有盈馀。」《福惠全书。卷七。钱谷部。比较》:「则查截票根亦宜封印,以便归总存查。」
《漢語大詞典》:归狱(歸獄)
(1).犹归罪。《公羊传·闵公元年》:“﹝ 庆父 ﹞使﹝ 邓扈乐 ﹞弑 子般 ,然后诛 邓扈乐 而归狱焉。”汉书·五行志上:“归狱不解,兹谓追非。” 颜师古 注:“ 李奇 曰:‘归罪过于民,不罪己也。’ 张晏 曰:‘谓释有罪之人而归无辜者也。’” 严复 《〈法意〉按语》:“ 唐 宋 诸儒,想望太平,皆太息于先王经制之破坏,而归狱 商君 。” 钱基博 《辛亥南北议和别记》:“ 汉口 之焚,论者胥归狱 冯公 。”
(2).返归监狱。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怨女三千放出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3).归结狱讼。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八:“又狱有不能结者,輒诱杀生番以归狱。”
《漢語大詞典》:归论(歸論)
谓议论之所归结。《韩诗外传》卷五:“夫‘六经’之策,皆归论汲汲,盖取之乎《关雎》《关雎》之事大矣哉!”
《國語辭典》:结穴(結穴)  拼音:jié xuè
1.俗称事物所归结的要点。
2.术数用语。堪舆家以地面洼突,为地气藏蓄之所,称为「结穴」。
《国语辞典》:归因(归因)  拼音:guī yīn
归结原因。如:「这次意外实不能完全归因于人为的疏忽。」
分类:归结原因
《漢語大詞典》:庸俗唯物主义
把意识直接归结于物质性东西的哲学学说。其特点是取消了意识与物质的区别。19世纪50年代流行于德国。有的提出物质、力和精神是同一个基本原理的不同表现。还有的提出精神性的能力是脑物质的分泌物。
《漢語大詞典》:一言抄百语(一言抄百語)
谓许多话归结为一句话。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一言抄百语,你‘逢人只説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切记!切记!”
《漢語大詞典》:归根结蒂(歸根結蒂)
归结到根本上。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 巴金 《雾》五:“归根结蒂,还是‘没有勇气’四个字,他似乎感到绝望了。”亦作“ 归根结柢 ”、“ 归根结底 ”。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归根结柢,谁能不为着自己呢?”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如今是人力世界,归根结底,还是靠做。”
分類:归结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