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2,分23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岩穴
禹穴
巢穴
丹穴
虎穴
同穴
蚁穴
窟穴
洞穴
穴中
金穴
鼠穴
穿穴
穴处
临穴
《國語辭典》:岩穴(巖穴)  拼音:yán xuè
1.山岩的窟穴。《庄子。山木》:「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文选。左思。招隐诗二首之一》:「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
2.隐居而不做官。《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其以岩穴为先,勿取浮华。」汉。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孤始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分類:岩穴山洞
《國語辭典》:禹穴  拼音:yǔ xuè
地名:(1)在浙江省绍兴县宛委山,相传为禹藏书之所。也称为「禹井」。(2)在陕西省洵阳县东,相传禹决汉水时居此。
《國語辭典》:巢穴  拼音:cháo xuè
1.鸟兽栖息的地方。南朝宋。颜延之〈北使洛〉诗:「宫陛多巢穴,城阙生云烟。」
2.隐居的地方。《后汉书。卷五三。周燮传》:「吾既不能隐处巢穴,追绮季之迹,而犹显然不远父母之国,斯固以滑泥扬波,同其流矣。」
3.敌人或盗贼藏身的地方。《三国演义》第一○六回:「我料贼众大半在此,其巢穴空虚,不若弃却此处,径奔襄平。」《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逆苗巢穴,正在野羊塘。」也作「巢窟」。
《國語辭典》:丹穴  拼音:dān xuè
产丹砂之处。《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而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
《國語辭典》:虎穴  拼音:hǔ xuè
比喻危险的境地。《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吕蒙传》:「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國語辭典》:同穴  拼音:tóng xuè
1.夫妇合葬。《诗经。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唐。元稹 遣悲怀诗:「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2.共同穴居。《后汉书。卷八○。文苑列传上。杜笃》:「于是同穴裘褐之域,共川鼻饮之国。」晋。左思〈魏都赋〉:「搉惟庸蜀与鸲鹊同巢,句吴与蛙黾同穴。」
《國語辭典》:蚁穴(蟻穴)  拼音:yǐ xuè
蚂蚁窝。三国魏。应璩〈百一诗〉:「细微可不慎,堤溃自蚁穴。」唐。杜甫〈寄峡州伯华使君〉诗:「林居看蚁穴,野食待鱼罾。」也作「蚁孔」、「蚁壤」。
《國語辭典》:窟穴  拼音:kū xuè
1.洞穴。《韩非子。说疑》:「或伏死于窟穴,或槁死于草木。」
2.敌军或盗贼藏匿的根据地。《晋书。卷七一。王鉴传》:「六军既赡,战士思奋,尔乃乘隙骋奇,扰其窟穴。」《新唐书。卷一四六。李栖筠传》:「会前刺史继死,咸言牙城有物怪,不敢居。吉甫命菑除其署以视事,吏由是安。诛破奸盗窟穴,治称流闻。」
《國語辭典》:洞穴  拼音:dòng xuè
通常指较深广的洞窟。《文选。扬雄。羽猎赋》:「入洞穴,出苍梧,乘巨鳞,骑京鱼。」《文选。张衡。西京赋》:「赴洞穴,探封狐,陵重巘,猎昆駼。」
《骈字类编》:穴中
唐 韩愈 苦寒 虎豹僵穴中,蛟螭死幽潜。
《韵府拾遗 东韵》:拾遗记西海之西有浮玉山山下有巨穴穴中有水其色若火虽波涛灌荡其光不灭是谓阴火
分类:穴中
《國語辭典》:金穴  拼音:jīn xuè
1.形容众多宝贵的财物。《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山坛铜陵,家藏金穴。」
2.形容极富贵的人家。北周。庾信 见游春人诗:「长安有狭斜,金穴盛豪华。」
《漢語大詞典》:鼠穴
鼠洞。墨子·非儒下:“挑鼠穴,探涤器。”《淮南子·说林训》:“治鼠穴而坏里閭,溃小皰而发痤疽。” 宋 徐铉 《和州酬江中丞见寄》:“鼠穴依城社,鸿飞在泬寥。”
《漢語大詞典》:穿穴
(1).穿越;通过。 唐 陆龟蒙 《甫里先生传》:“少攻謌诗,欲与造物者争柄,遇事輙变化,不一其体裁。始则凌轢波涛,穿穴险固,囚锁惟异,破碎阵敌,卒造平澹而后已。” 清 刘大櫆 《〈叶书山时文〉序》:“然其穿穴险隘,绘摹情状,虽昔之专篤纯一,老其材于斯者,或无以过焉。”
(2).犹钻研。 清 黄宗羲 《阎公神道碑铭》:“公礼 姚承庵 以为大师,其説时与 朱文公 相出入。学者始知穿穴经旨,以求自得。”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读书穿穴经传,落笔为诗歌古文,袞袞不能自休。”
(3).犹穿凿。牵强附会的意思。 宋 朱熹 《答吕子约书》:“读书穷理,须认正意,切忌如此缘文生义。附会穿穴,只好做时文,不是讲学也。”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杜集五:“凡 老杜 之诗,虽有为而发者为多,然亦不必每首穿穴太过。”
《漢語大詞典》:穴处(穴處)
(1).居住山洞。《楚辞·天问》:“厥严不奉,帝何求?伏匿穴处,爰何云?”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 晋 潘岳 《离合》诗:“佃渔始化,人民穴处。”
(2).指某些穴居的兽和虫。《汉书·翼奉传》:“知日蚀地震之效昭然可明,犹巢居知风,穴处知雨,亦不足多,适所习耳。” 颜师古 注:“巢居,乌鹊之属也。穴处,狐貍之类也。”《文选·张华〈情诗〉之二》:“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 吕向 注:“巢居鸟也,穴处虫也。”
(3).比喻知识短浅。后汉书·隗嚣传:“而王之将吏,羣居穴处之徒,人人扺掌,欲为不善之计。” 李贤 注:“穴处言所识不远也。”
《漢語大詞典》:临穴(臨穴)
(1).面对自己的圹穴。语出诗·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慄。” 汉 王粲 《咏史诗》:“临穴呼苍天,涕下如綆縻。” 晋 陶潜 《咏三良》:“临穴罔惟迟,投义志攸希。”
(2).指面对(别人的)墓穴。有哭悼逝者之意。 晋 潘岳 《杨仲武诔》:“临穴永诀,抚櫬尽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