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虫窠(虫窠)
宋 徐积 和李自明 五脏孰云可湔洗,百骸终恐生虫窠。
《漢語大詞典》:金窠
金印印文空白的地方。 唐 李贺 《沙路曲》:“独垂重印押千官,金窠篆字红屈盘。”
《漢語大詞典》:瑞锦窠(瑞錦窠)
唐 代对礼部员外郎或礼部郎中的称呼。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按 唐 旧説,礼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谓之‘南宫舍人’……又谓员外郎为‘瑞锦窠’。” 宋 李颀 《古今诗话·瑞锦窠》:“礼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谓之瑞锦窠。”
《國語辭典》:印窠  拼音:yìn kē
1.图章的界格外围。
2.印章,在位者所持的印记。元。柳贯〈三月十日观南安赵使君所藏书画古器物〉诗:「印窠惨澹悦生字,岂曾藉入宫中帑。」
分類:图章痕迹
《分类字锦》:团窠(团窠)
黄庭坚跋王晋卿书余尝得蕃锦一幅团窠中作四异物或无手足或多手足甚奇怪以为书囊人未有能识者今观晋卿行书颇似蕃锦其奇怪非世所学自成一家
分类:锦绣
《漢語大詞典》:窠窠
犹簇簇,团团。聚集貌。 唐 陈翥 《金钱花》诗:“裊露牵风夹瘦莎,一星星火遍窠窠。” 五代 尹鹗 《拨棹子》词:“窠窠绣,鸞凤衣裳香窣地。”
《漢語大詞典》:窠坐
安顿。 宋 欧阳修 《乞将误降配厢军依旧升为禁军》:“本军不敢接状。然亦以其人等怨忿,不敢差使功役,只与闲慢处窠坐羈縻。” 明 陆采 《明珠记·遇仆》:“千里归来,无些窠坐。”
分類:安顿
《漢語大詞典》:移窠
谓婴儿生满一月后,移乳母处。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育子:“浴儿落胎髮毕,以髮入金银小合,盛以色线结,绦络之。抱儿徧谢诸亲坐客,及抱入姆婶房中,谓之移窠。”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浴儿毕,落胎髮,遍谢坐客,抱牙儿入他人房,谓之移窠。”
分類:婴儿乳母
《漢語大詞典》:竹窠
竹丛深处。 清 朱彝尊 《御茶园歌》:“云窝竹窠擅絶品,其居大抵皆巖嶅。” 清 查慎行 《武夷采茶词》之三:“黄冠问我重来意,拄杖寻僧到竹窠。”
分類:竹丛深处
《韵府拾遗 歌韵》:争窠(争窠)
齐民要术养鹅鸭多着细草于窠令煖注不尔不肯入窠后有争窠之患
《漢語大詞典》:龙窠(龍窠)
(1).即龙华树。 清 金农 《冬心画佛题记》:“佛之 化城 ,城中有无忧林,林中有十二种树,龙窠其一也。”参见“ 龙华树 ”。
(2).指 弥勒佛 。 弥勒佛 成道于龙华树下,故称。 清 金农 《冬心画佛题记》:“ 李公麟 画长带 观音 像, 关仝 画 龙窠 佛像, 董源 画 定光 佛像, 黄居寀 画著色 观音 像。”
《漢語大詞典》:龙华树(龍華樹)
佛教语。 弥勒 成道时的道树。法苑珠林卷二四:“ 弥勒 得道为佛时,於龙华树下坐……《大成佛经》:‘华枝如龙头,故名龙华树。’亦有别传云:‘子从龙宫出,故名龙华树也。’”参见“ 龙华三会 ”。
《漢語大詞典》:凤凰窠(鳳凰窠)
比喻人才聚集之处。 唐 卢纶 《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诗:“花攒麒麟櫪,锦绚凤凰窠。”
分類:人才聚集
《漢語大詞典》:大窠
即大科。 唐 崔令钦 教坊记:“圣寿乐舞,衣襟皆各绣一大窠,皆随其衣本色。”参见“ 大科 ”。
《國語辭典》:大科  拼音:dà kē
1.宋朝的科举制度之一科,源自唐代的制举。其科目随天子自定,以待非常之士。至宋朝,「制举」又称为「制科」,也叫「大科」。
2.唐代三品以上官员所穿著绣有大形团花的袍衫。也作「大窠」。
《骈字类编》:翠窠
王恽 赋西域鹦鹉螺杯诗 鸠斑渍粉垂金薤,鹦啄嫌寒缩翠窠。
《骈字类编》:两窠(两窠)
唐书地理志定州博陵郡土贡罗䌷细绫瑞绫两窠绫独窠绫二包绫熟线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