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1或653—684 【介绍】: 唐高宗第六子。武则天所生。字明允。少为帝爱,读书一览不忘。永徽六年,封潞王,龙朔元年,徙封沛王。咸亨三年,徙封雍王。上元二年,立为皇太子,寻令监国。贤处事明审,为时论所称。又招诸儒注《后汉书》。武则天宠信之正谏大夫明崇俨为盗所杀,则天疑出贤谋,遣人发贤阴事,废为庶人。则天立,迫令自杀。睿宗时,追谥章怀,世称章怀太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3—684 字明允,曾名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高宗第六子,上元二年(675),立为皇太子,监国。留心政要,专精坟典,尝招集学者张大安等注范晔《后汉书》。武则天忌之,调露二年(680),废为庶人,幽于巴州。睿宗文明元年(684),则天临朝,逼令自杀,年三十二(据《旧唐书》本传,《新唐书》本传谓卒年三十四)。后睿宗复即位,追赠皇太子,谥曰章怀。后世习称章怀太子。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全唐诗》存诗1首。
唐诗汇评
李贤(653-684),字明允,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高宗第六子。上元二年,立为皇太子,寻令监国。贤处事明审,留心政要,专精坟典,尝集诸儒张大安等注《后汉书》。武则天忌之,调露二年废为庶人,幽干巴州。文明元年,武后临朝,逼令自杀。睿宗践祚,追赠皇太子,谥曰章怀。《全唐诗》存诗一首。
全唐文·卷九十九
贤字明允。高宗第六子。永徽六年封潞王。授岐州刺史。加雍州牧。龙朔元年徙封沛。累进扬州大都督右卫大将军。更名德。徙封雍。授凉州大都督。上元元年复名贤。立为皇太子监国。时明崇俨以左道为武后所信。密称英王类太宗。又言相王相最贵。宫人潜议。贤乃后姊韩国夫人生。贤闻之疑惧。后数以书让。愈不自安。调露中。崇俨为盗所杀。后疑出贤谋。遣人发其阴事。诏薛元超等杂治之。获甲首数百于东宫。乃废为庶人。迁于巴州。武后得政。诏左金吾将军邱神绩检卫贤第。迫令自杀。年三十二。后贬神绩叠州刺史。复爵雍王。神龙初赠司徒。睿宗立。追赠皇太子。谥曰章怀。
《国语辞典》:章怀太子(章怀太子)  拼音:zhāng huái tài zǐ
人名。(西元651~684)名贤,字明允,唐高宗子。上元初年立为太子,受诏监国。尝与诸儒共注后汉书传世。因忤武后而被废为庶人,后又被迫自杀。死后追谥章怀。
《国语辞典》:毾㲪  拼音:tà dēng
毛席。《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天竺国》:「又有细布、好毾㲪……。」唐。章怀太子。注:「埤苍曰:『毛席也。』释名曰:『施之承大床前小榻上,登以上床也。』」
分类:章怀太子
《国语辞典》:负薪之资(负薪之资)  拼音:fù xīn zhī zī
资质卑贱。《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臣以负薪之资,拔于陪隶之中。」唐。章怀太子。注:「负薪谓贱人也。」
《国语辞典》:穴处之徒(穴处之徒)  拼音:xuè chǔ zhī tú
比喻知识浅陋、见识不广的人。《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王之将吏,群居穴处之徒,人人抵掌,欲为不善之计。」唐。章怀太子。注:「穴处,言所识不远也。」
《国语辞典》:蔽贤宠顽(蔽贤宠顽)  拼音:bì xián chǒng wán
埋没贤才宠信顽劣分子。《续汉书志。第二八。百官志五》唐。章怀太子。注。引。蔡质《汉仪》:「周行郡国,省察治政,黜陟能否,断理冤狱,以六条问事,……。四条,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蔽贤宠顽。」
《漢語大詞典》:黄台瓜辞(黄臺瓜辭)
杂曲谣辞名。 唐 章怀太子 李贤 作。旧唐书·承天皇帝倓传:“ 泌 因奏曰:‘臣幼稚时念《黄臺瓜辞》,陛下尝闻其説乎? 高宗大帝 有八子, 睿宗 最幼。 天后 所生四子,自为行第,故 睿宗 第四。长曰 孝敬皇帝 ,为太子监国,而仁明孝悌。 天后 方图临朝,乃鴆杀 孝敬 ,立 雍王 贤 为太子。 贤 每日忧惕,知必不保全,与二弟同侍於父母之侧,无由敢言。乃作《黄臺瓜辞》,令乐工歌之,冀 天后 闻之省悟,即生哀愍。辞云:“种瓜黄臺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犹尚可,四摘抱蔓归。”而太子 贤 终为 天后 所逐,死于 黔 中。’”
《国语辞典》:不饮盗泉(不饮盗泉)  拼音:bù yǐn dào quán
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乐羊子妻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章怀太子注引《论语撰考谶》:「水名盗泉,仲尼不漱。」《史记。卷六一。伯夷传》「或择地而蹈之」句下司马贞索隐:「谓不仕暗君,不饮盗泉,裹足高山之顶,窜迹沧海之滨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