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李贤

相关人物:共 15 位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2—794 【介绍】: 唐京兆长安人,字幼深。
韩滉弟。
以荫补弘文生,除章怀太子陵令。
安禄山叛,家人多遇害,遂避难江南,蔬食,去乐。
后累擢知制诰,坐与元载善,贬邵州司户参军。
德宗立,历迁谏议大夫、户部侍郎、判度支。
请凿铜铸钱、省胥吏、积谷粟,多所建白。
坐事贬蜀州刺史,入为兵部侍郎,转京兆尹,官终国子祭酒。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二
洄字幼深。宰相休子。荫补宏文生。乾元中拜谏议大夫知制诰。兴元元年为兵部侍郎。转京兆尹。加御史大夫。贞元十年终国子祭酒。赠户部尚书。
黄闵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武陵人。
博学有文才,撰《杭州志》。
唐章怀太子注《后汉书·郡国志》,尝取《杭州志》内容以为佐證。
高智周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2—683 【介绍】: 唐常州晋陵人。
第进士。
入擢弘文馆直学士。
俄拜寿州刺史。
高宗仪凤初进同中书门下三品。
久之罢为御史大夫。
与薛元超、裴炎同治章怀太子狱。
以右散骑常侍致仕。
卒谥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02—683 其先居广陵(今江苏扬州),后为常州(今属江苏)人。登进士第,为费县令,累迁兰台大夫。高宗咸亨二年(671),拜正谏大夫,迁黄门侍郎。仪凤元年(676),进同中书门下三品,迁太子左庶子。调露元年(679),罢为御史大夫。后以右散骑常侍致仕。永淳二年(683)卒,谥定。生平详见新、旧《唐书》本传、《大唐新语》卷六、《太平广记》卷一四七。智周少与刘祎之、孟利贞、郭正一俱以文藻知名,时人号为“刘孟高郭”。为弘文馆学士时,曾预撰《瑶山玉彩》、《文馆词林》。《旧唐书·经籍志下》著录《高智周集》5卷,已佚。《嘉泰吴兴志》卷一八存诗1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三
释超古,字溟波,姓郭氏,武清人也。
父曰文选,曾披缁于邑中天仙庙,家人以继嗣故迫令还俗,娶 王氏,生 子七,超古最幼。
时文选患病昏迷,见冥王责以为僧不终,减算一纪,左右曰:“子可代父。
”遂检籍,惟幼子有宿根,宜令出家,可代汝。
文选唯唯始苏,对亲戚具说其事,咸相嗟异,而王氏不从,谓:“此儿才三岁,未免予怀,不忍舍也。
”俄而,文选复昏去,王氏不得已,虔祷许之。
故超古七岁即舍入天仙庙,礼智庵得度,庙僧杂居,无异俗人,超古颇厌恶之。
年十八,痛念生死莫可咨决,乃发愿跪诵《华严》,足不踰阃者三载。
年二十有五,偶与同侣抱璞参访要妙,勉以游方,因于北京悯忠寺圆具。
时大博结制天津如来庵,水云环集,超古往从之。
刻苦参研,尝问:“本来面目如何?
”博举拳示之。
超古曰:“舍此还有否?
”博即以拳击之。
从兹疑情顿发。
随至杨村报成寺,上堂云:堂中有一病汉,当出一身白汗。
超古闻之,工夫弥切,顿忘人我相,目不交睫者四昼夜。
因托屦有省,往白博,博问:“如何是你本来面目?
”超古云:“六六三十六。
”博云:“不是,更道。
”超古云:“九九八十一。
”博击一掌云:“此是九九八十一,还是六六三十六?
”超古一喝便出,自是当机不让。
复侍博三载,得大休息,始蒙即可。
遂于燕都西山云居寺静修十年,清多罗慧王与李德云居士请开法于海会,后更开建西域寺,著有《语录》数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4 【介绍】: 唐魏州繁水人。
张公谨子。
高宗朝,官户部郎中。
仪凤二年,以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
章怀太子在春宫,命与注范晔《后汉书》。
永隆元年,太子废为庶人,大安贬晋州刺史。
永淳二年,移睦州刺史。
终横州司马。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84 魏州繁水(今河南南乐县西北)人。
高宗上元中,历太子右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
章怀太子令其与刘讷言等共注《后汉书》。
永隆元年(680),贬为普州刺史。
永淳二年(683),徙睦州刺史。
武后光宅元年(684),卒于横州司马。
事迹散见《旧唐书·高宗本纪下》与《张公谨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与《张公谨传》,《严州图经》卷一。
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高宗乾封中历都水监主簿,以《汉书》授沛王李贤
为太子,擢讷言洗马兼侍读。
太子废,高宗见之怒,除名为民。
后坐事流振州死。
曾参与注《后汉书》,又编有《俳谐集》。
丘神绩 朝代:武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1 【介绍】: 唐河南洛阳人。
丘行恭子。
为左金吾卫将军。
高宗崩,奉武后命逼章怀太子贤自杀。
佐来俊臣等大兴冤狱。
琅邪王冲起兵,神绩讨之,诛千余族,拜大将军。
武周天授中以谋反被杀。
高审行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渤海蓨人。
高士廉子。
高宗咸亨、上元间,任尚书右丞。
永隆元年,为户部侍郎。
侄高政坐太子李贤党,诏命交其父训责。
审行与兄高真行私杀政。
高宗不悦,贬为渝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郑州阳武人,祖籍雍州杜陵,字延休。
韦思谦子。
登进士第。
补雍王府参军,府中文翰皆出其手。
雍王李贤立为太子,承庆任司仪郎,于有所规劝。
废,出为乌程令。
武则天长寿中,累擢凤阁舍人,掌天官选事。
寻忤大臣意,出为沂州刺史。
未几,诏复旧职,以病免,授太子谕德。
历豫、虢等州刺史,颇著声绩。
长安初,入为司仆少卿,转天官侍郎。
凡三掌选,铨授平允。
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张易之诛,承庆以素附离,流岭表。
后以秘书员外少监召,兼修国史,封扶阳县子。
卒谥温。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排行大,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弱冠举进士,补雍王府参军,掌文翰。累迁太子司议郎。高宗调露初,出为乌程县令。武后长寿中,累迁凤阁舍人,掌天官(吏部)选事。出为沂州刺史。后历豫州、虢州刺史。长安初,入为司仆少卿,转天官侍郎,兼修国史。四年(704)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中宗复位,配流岭南。起授辰州刺史,入为秘书员外少监,兼修国史。以修《则天实录》之功,封扶阳县子。迁黄门侍郎,未拜卒,赠秘书监,谥曰温。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承庆才思敏捷,下笔成文。《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文集6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7首,《全唐诗续拾》补2句。《南中咏雁》自然流畅,为选家所称道。
唐诗汇评
韦承庆(640-706),字延休,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武后朝宰相韦思谦子。
擢进士第,官太于司议郎。
高宗永隆元年,太子李贤废,承庆亦出为乌程令。
后累迁凤阁舍人,掌天官选。
历沂、豫、虢三州刺史。
长安中,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神龙元年,以附张易之流岭表。
岁馀,以秘书员外少监召,迁黄门侍郎,未拜,卒。
有《韦承庆集》六十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七首。
全唐文·卷一百八十八
承庆字延休。赠幽州都督思谦子。举进士。补雍王府参军。累迁太子司议郎。长安初为司仆少卿。转天官侍郎。修国史。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神龙初坐附张昌宗配流岭表。起授辰州刺史。入为秘书员外少监。以修武后实录功封扶阳县子。又撰武后纪圣文。加银青光禄大夫。迁黄门侍郎。未拜卒。赠秘书监。谥曰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49或650—675或676 【介绍】: 唐绛州龙门人,字子安。王福峙子。六岁能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九岁作《指瑕》,擿颜师古注《汉书》之失。高宗麟德初,对策高第。任虢州参军。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犯罪当诛,遇赦革职,其父亦因之贬交趾令。上元二年赴交趾省父,途经南昌,撰《滕王阁序》,为世所称。旋因渡海堕水而卒。有诗名,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0—676,有生于649、648,卒于667等说 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出身望族,祖父王通为隋末大儒。
王勃早慧,为时所称。
高宗麟德三年(666)应制科,对策高第,拜朝散郎(据徐松《登科记考》卷二)。
沛王李贤闻其名,召为府修撰,旋以戏檄英王鸡被斥出府。
总章二年(669),入蜀漫游,诗文大进。
咸亨四年(673)求补虢州参军,因匿杀官奴获罪,遇赦除名。
上元二年(675)秋,赴交趾省父。
次年秋,渡海堕水,惊悸而卒(据杨炯《王子安集序》、刘汝霖《王子安年谱》)。
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年谱多家,以清姚大荣《王子安年谱》较为完备。
今人张志烈有《初唐四杰年谱》。
王勃自觉反对沿袭六朝余波“争构纤微,竞为雕刻”之上官体诗,“思革其弊”,并由“四杰”之共同努力,终使“积年绮碎,一朝清廓,翰苑豁如,词林增峻”(杨炯《王子安集序》)。
其诗多抒发个人情志,亦有抨击时弊之作。
擅长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风格清新秀丽。
诗文集以清蒋清翊《王子安集注》二十卷本为最通行。
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外编》及《续拾》补诗16首又1句。
唐诗汇评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文中子王通之孙。未及冠,应幽素举及第。高宗乾封中,召为沛王府修撰,因戏撰《檄英王鸡文》,高宗斥之。客剑南。咸亨四年,补虢州参军。坐事当死,遇漱,革职,其父亦受寒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省父,次年渡南海时溺水,惊悸而死。勃聪慧,早有文名,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你“四杰”。其诗格调高华,在仍被齐梁浮靡诗风策罩的初唐,显示出转变的趋势。有《王勃集》三十卷,已佚(残卷存日本)。今《王子安集》十六卷乃明张燮所辑。《全唐诗》编诗二卷。清蒋清翊有《王子安集注》二十卷。
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七
勃字子安。
绛州龙门人。
未冠应幽素举及第。
授朝散郎。
沛王贤闻其名。
召为沛府修撰。
是时诸王斗鸡。
戏为文檄英王鸡。
高宗览之怒。
斥出府。
久之。
补虢州参军。
官奴曹达犯罪。
勃匿之。
既惧事泄。
杀达灭口。
事觉当诛。
会赦除名。
上元二年。
渡南海堕水卒。
年二十八。
(谨按新书作二十九)

作品评论

《唐诗品》
子安早握玄珠,天然艳发,登高而赋,钟石毕陈。盖其上薄云天之气,下缠幽寂之忿,蓄以疏才,发以盛藻,直举胸臆,俯瞰前古,宜其无可为节也。
张逊业《校正王勃集序》
王子才富丽径捷,称罕一时,赋与七言古诗,可谓独步;然律及诸作,未脱六朝沿染,而沉思工致,亦未易及也,
诗薮
齐、梁、陈、隋五言古,唐律诗之未成者;七言古,唐歌行之未成者。王、卢出,而歌行咸中矩度矣;沈、宋出,而近体悉协宫商矣。至高、岑而后有气,王、孟而后有韵,李、杜而后入化。
诗薮
大历之还,易空疏而难典瞻;景龙之际,难雅洁而易浮华。盖齐、梁代降,沿袭绮靡,非大有神情,胡能荡涤?唐初五言律,惟王勃“送送多穷路”、“城阙辅三秦”等作,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宛然,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五言绝亦舒写悲凉,洗削流调。究其才力,自是唐人开山祖。拾遗、吏部,并极虚怀,非溢美也。
诗薮
唐初五言绝,子安诸作已入妙境。七言初变梁、陈,音律未谐,韵度尚乏。
诗镜总论
王勃高华,杨炯雄厚,照邻清藻,宾王坦易,子安其最杰乎?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
唐音癸签
王子安虽不废藻饰,如璞含珠媚,自然发其彩光。
《诗源辨体》
七言古自梁简文、陈、隋诸公始,进而为王、卢、骆三子。三子偶丽极工,绮艳变为富丽,然调犹未纯,语犹未畅,其风格虽优,而气象不足。……然析而论之,王长篇虽少,而稍见错综,与卢、骆体制少异。
《诗辩坻》
王子安七言占风,能从乐府脱出,故宜华不伤质,自然高浑矣。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王勃绝句,若无可喜,而优柔不迫,有一唱三叹之音。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吴、何,而益谐音律,情词朗秀,结风隽响,但言外无妍,微伤深致。五言短绝,隽永见珍。《采莲曲》、《临高台》亦杂言新体之遗也。
共 15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