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元章书法

相关人物
米芾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文苑列传六·米芾〉~323~
米芾字元章,吴人也。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旧恩,补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召为书画学博士,赐对便殿,上其子友仁所作楚山清晓图,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卒,年四十九。
典故
章甫西东

相关人物
孔子

参考典故
东西南北人


《礼记·儒行》
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

例句

青囊仍隐逸,章甫尚西东。 杜甫 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典故
章华宴
 

《春秋左传·昭公七年》
楚子成章华之台,愿以诸侯落之。
《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传·边让传》
楚灵王既游云梦之泽,息于荆台之上。前方淮之水,左洞庭之波,右顾彭蠡之隩,南眺巫山之阿。延目广望,骋观终日。顾谓左史倚相曰:「盛哉斯乐,可以遗老而忘死也!」于是遂作章华之台,筑乾溪之室,穷木土之技,单珍府之实,举国营之,数年乃成。设长夜之淫宴,作北里之新声。

例句

章华台南莎草齐,长河柳堤连金堤。章台玉颜年十六,小来能唱西梁曲。 李涉 寄荆娘写真

燕台高百尺,燕灭台亦平。何似章华畔,鑋馀禾黍生。 聂夷中 燕台二首之二

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二十八

典故

《本事诗·情感》
韩翃少负才名,天宝末,举进士。孤贞静默,所与游皆当时名士。然而荜门圭窦,室唯四壁。邻有李将失名妓柳氏。李每至,必邀韩同饮。韩以李豁落大丈夫,故常不逆,既久逾狎。柳每以暇日隙壁窥韩所居,即萧葭艾,闻客至,必名人,因乘间语李曰:「韩秀才穷甚矣,然所与游必闻名人,是必不久贫贱,宜假借之。」李深颔之。间一日,具馔邀韩。酒酣,谓韩曰:「秀才当今名士,柳氏当今名色;以名色配名士,不亦可乎?」遂命柳从坐接韩。韩殊不意,恳辞不敢当。李曰:「大丈夫相遇杯酒间,一言道合,尚相许以死,况一妇人,何足辞也!」卒授之,不可拒。又谓韩曰:「夫子居贫,无以自振,柳资数百万,可以取济。柳,淑人也,宜事夫子,能尽其操。」即长揖而去。韩追让之,顾况然自疑曰:「此豪达者,昨暮备言之矣,勿复致讶。」俄就柳居。来岁成名。后数干淄青节度侯希逸,奏为从事。以世方扰,不敢以柳自随,置之都下,期至而迓之。连三岁,不果迓,因以良金买练囊中寄之,题诗曰:「章台柳,章台柳,往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柳复书,答诗曰:「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柳以色显独居,恐不自免,乃欲落发为尼,居佛寺。后翃随侯希逸入朝,寻访不得,已为立功番将沙吒利所劫,宠之专房。翃怅然不能割。会入中书,至子城东南角,逢犊车,缓随之。车中问曰:「得非青州韩员外邪?」曰:「是。」遂披帘曰:「某柳氏也。失身沙吒利,无从自脱。明日尚此路还,愿更一来取别。」韩深感之。明日如期而往,犊车寻至。车中投一红巾苞小合子,实以香膏,呜咽言曰:「终身永诀。」车如电逝。韩不胜情,为之雪涕。是日,临淄大校置酒于都市酒楼,邀韩。韩赴之,怅然不乐。座人曰:「韩员外风流谈笑,未尝不适,今日何惨然邪?」韩具话之。有虞侯将许俊,年少被酒,起曰:「寮尝以义烈自许,愿得员外手笔数字,当立置之。」座人皆激赞,韩不得已与之。俊乃急装,乘一马、牵一马而驰,径趋沙吒利之第。会吒利已出,即以入曰:「将军坠马,且不救,遣取柳夫人。」柳惊出,即以韩札示之。挟上马,绝驰而去。座未罢,即以柳氏授韩,曰:「幸不辱命。」一座惊叹。时沙吒初立功,代宗方优借,大惧祸作,阖座同见希逸,白其故。希逸扼腕奋髯,曰:「此我往日所为也,而俊复能之!」立修表上闻,深罪沙吒利。代宗称叹良久,御批曰:「沙吒利宜赐绢二千匹,柳氏?归韩翃。」后罢府闲居,将十年,李相勉镇夷门,又署为幕吏。时韩已迟暮,同职皆新进后生,不能知韩,举目为恶诗。韩邑邑殊不得意,多辞疾在家。唯末职韦巡官者,亦知名士,与韩独善。一日,夜将半,韦叩门急,韩出见之,贺曰:「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诰。」韩大愕然曰:「必无此事,定误矣。」韦就座,曰:「留邸状报制诰阙人,中书两进名,御笔不点出,又请之,且求圣旨所与,德宗批曰:『与韩翃。』时有与翃同姓名者,为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进,御笔复批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又批曰:『与此韩翃。』」韦又贺曰:「此非员外诗耶?」韩曰:「是也。」是知不误矣。质明而李与僚属皆至,时建中初也。自韩复为汴职以下,开成中,余罢梧州,有大梁夙将赵唯为岭外刺史,年将九十矣,耳目不衰,过梧州,言大梁往事,述之可听,云此皆目击之。故因录于此也。
典故
章台献颖


《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七〈韩愈二十一·毛颖传〉~5738~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视,视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明视八世孙需兔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姮娥、骑蟾蜍入月,其后代遂隐不仕云。居东郭者曰皴,狡而善走,与韩卢争能,卢不及,卢怒,与宋鹊谋而杀之,醢其家。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阙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
典故
仲宣文章
 
仲宣诗赋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
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

例句

仲宣新有赋,叔夜近无书。 李端 哭张南史因寄南史侄叔宗

更待杂芳成艳锦,邺中争唱仲宣诗。 杨巨源 早春即事呈刘员外

礼乐羊叔子,文章王仲宣。 沈佺期 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并序)

敢谢亲贤得琼玉,仲宣能赋亦能诗。 卢纶 送史兵曹判官赴楼烦

仲宣何所赋,只欲滞柴关。 郎士元 登无锡北楼(一作皇甫冉诗)

作赋同元淑,能诗匪仲宣。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并序)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高适 送浑将军出塞

典故
奏赤章


《梁书》卷十三〈沈约列传〉~242~
初,高祖有憾于张稷,及稷卒,因与约言之。约曰:「尚书左仆射出作边州刺史,已往之事,何足复论。」帝以为婚家相为,大怒曰:「卿言如此,是忠臣邪!」乃辇归内殿。约惧,不觉高祖起,犹坐如初。及还,未至床,而凭空顿于户下,因病,梦齐和帝以剑断其舌。召巫视之,巫言如梦。乃呼道士奏赤章于天,称禅代之事,不由己出。高祖遣上省医徐奘视约疾,还具以状闻。先此,约尝侍宴,值豫州献栗,径寸半,帝奇之,问曰:「栗事多少?」与约各疏所忆,少帝三事。出谓人曰:「此公护前,不让即羞死。」帝以其言不逊,欲抵其罪,徐勉固谏乃止。及闻赤章事,大怒,中使谴责者数焉,约惧遂卒。有司谥曰文,帝曰:「怀情不尽曰隐。」故改为隐云。所著晋书百一十卷,宋书百卷,齐纪二十卷,高祖纪十四卷,迩言十卷,谥例十卷,宋文章志三十卷,文集一百卷:皆行于世。又撰四声谱,以为在昔词人,累千载而不寤,而独得胸衿,穷其妙旨,自谓入神之作,高祖雅不好焉。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然帝竟不遵用。
《漢語大詞典》:章华台(章華臺)
楚 离宫名。故址有四:(1)在今 湖北省 监利县 西北, 晋 杜预 以为 春秋 时 楚灵王 所建者即此。台高十丈,基广十五丈。称“ 华容 之 章华 ”。(2)在今 安徽省 亳州市 东南,一说 楚灵王 所建即此。 清 杨守敬 以为 灵王 可能先建于 华容 ,后因乐 乾溪 风物而筑此,仍袭用旧名。即“ 城父 之 章华 ”。(3)在今 河南 汝南 东, 战国 楚襄王 为 秦 将 白起 所逼,北保于 陈 时所建,并袭用旧名。即“ 汝阳 之 章华 ”。(4)在今 湖北 沙市 ,建者不详。后人附会为 灵王 所筑,即 豫章台 。
《國語辭典》:章台柳(章臺柳)  拼音:zhāng tái liǔ
1.章台的柳树。比喻唐代居住在长安章台的妓女柳氏。唐。韩翃寄柳氏〉诗:「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2.词牌名。韩翃为宠姬柳氏所作,以起句为调名。也称为「忆章台」。
3.曲牌名。南曲入越调正曲,管色配六字调或凡字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