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76,分15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词章
篇章
章台
宪章
建章
成章
典章
天章
千章
一章
宠章
彝章
上章
三章
金章
《國語辭典》:词章(詞章)  拼音:cí zhāng
诗、词、曲、文章等的总称。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务记览,为词章。」《西游记》第一○回:「但散道词章,不为稀罕;且各联几句,看我们渔樵攀话何如。」也作「辞章」。
分類:词章诗文
《國語辭典》:篇章  拼音:piān zhāng
泛指诗篇、文章。《汉书。卷一○○。叙传下》:「篇章博举,通于上下。」宋。王偊称〈寄题陕府南溪兼简孙何兄弟〉诗:「篇章取李杜,讲贯本姬孔。」
《國語辭典》:章台(章臺)  拼音:zhāng tái
1.战国时秦王所建的亭台。位于今陕西省长安故城西南。
2.汉代长安内的一条街。
3.妓女聚集的地方。
《國語辭典》:宪章(憲章)  拼音:xiàn zhāng
1.法度典章。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诏策》:「诏赐邓禹,称司徒为尧,敕责侯霸,称黄钺一下:若斯之类,实乖宪章。」《新唐书。卷九八。马周传。赞曰》:「由一介草茅言天下事,若素宦于朝,明习宪章者,非王佐才,畴以及兹?」
2.遵守法制。《礼记。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國語辭典》:建章  拼音:jiàn zhāng
汉武帝于长安城外所建的宫殿名称。因南朝宋废帝亦在京城建康建立一建章宫,故后世以此泛指宫阙。唐。王昌龄 青楼曲二首之一:「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明。叶宪祖《易水寒》第四折:「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漢語大詞典》:建章宫
亦省称“ 建章 ”。 1. 汉 代 长安 宫殿名。三辅黄图·汉宫:“ 武帝 太初 元年, 柏梁殿 灾。 粤 巫 勇之 曰:‘ 粤 俗,有火灾即復大起屋,以厌胜之。’帝於是作 建章宫 ,度为千门万户。宫在 未央宫 西, 长安 城外。” 汉 张衡 《西京赋》:“ 柏梁 既灾, 越 巫陈方, 建章 是经,用厌火祥。”
(2). 南朝 宋 时以京城 建康 (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北邸为 建章宫 。宋书·前废帝纪:“﹝ 永光 元年秋八月﹞甲申,以北邸为 建章宫 ,南第为 长杨宫 。” 唐 李白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 建章 闕,耿耿对 金陵 。”
(3).泛指宫阙。 唐 王昌龄 《青楼曲》:“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 建章 。” 宋 苏轼 《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澹月疎星遶 建章 ,仙风吹下御炉香。”
《國語辭典》:成章  拼音:chéng zhāng
1.音乐完毕为一章。引申为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规模。《孟子。尽心上》:「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2.作成文章。如:「出口成章」。《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陈萧王传。陈思王植》:「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晋。杜预 春秋左氏传序:「三曰婉而成章,曲从义训,以示大顺。」
3.成条理。如:「顺理成章」。《文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國語辭典》:典章  拼音:diǎn zhāng
制度文物。《隋书。卷四九。牛弘传》:「牛弘笃好坟籍,学优而仕,有淡雅之风,怀旷远之度,采百王之损益,成一代之典章,汉之叔孙,不能尚也。」唐。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国家典章,崇重庠序,近日趋竞,未复本源。」
《國語辭典》:天章  拼音:tiān zhāng
帝王的词章。南朝陈。徐陵〈丹阳上庸路碑〉:「御纸风飞,天章海溢。」唐。岑参。送颜平原诗:「天章降三光,圣泽该九州。」
《國語辭典》:千章  拼音:qiān zhāng
1.千株大树。形容大树之多。《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一○首之二:「百顷风潭上,千章夏木清。」
2.用黄纸剪成的梯形物。在祭祀神明时用。
3.一种用豆腐压成薄片的食物。也称为「千张」、「千张皮」。
分類:大树
《漢語大詞典》:一章
(1).歌曲诗文的一段,亦指诗文的一篇。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易·乾“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三国 魏 王弼 注:“此一章全説天气以明之也。” 唐 白居易 《酬张太祝晚秋卧病见寄》诗:“一章锦绣段,八韵琼瑶音。”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那先生开讲《中庸》,开卷便是‘天命之谓性’一章。”
(2).古历以十九年为一章。《周髀算经》卷下:“十九岁为一章。”左传·僖公五年“春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孔颖达 疏:“计十九年而有七闰,古历十九年为一章,以其闰餘尽故也。” 宋 赵夔 《道过遂县泊舟瞻》诗:“成佛经千祀,鐫崖已一章。”原注:“僧云十九年矣, 汉 历十九年为一章。”
《漢語大詞典》:宠章(寵章)
封建时代表示高官显爵的章服。《文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朕闻先王并建明德,胙之以土,分之以民,崇其宠章,备其礼物,所以蕃卫王室,左右厥世也。” 李善 注:“礼记曰:‘以为旗章,以别贵贱。’ 郑玄 曰:‘章,识也。’”旧唐书·郑馀庆传:“由是,在朝衣緑者甚少,郎官諫官有被紫垂金者。又丞郎中谢洎郎官出使,多赐章服,以示加恩,於是宠章尤滥,当时不以服章为贵。遂詔 餘庆 详格令立制,条奏以闻。”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凡五百人,皆先赐緑袍鞾笏,锡宴 开宝寺 ,帝自为诗二章赐之……宠章殊异,前代所未有也。”
《漢語大詞典》:彝章
常典;旧典。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矜臣所乞,特迴宠命,则彝章载穆,微物知免。” 唐 司空图 《上考功状》:“共仰推公之志,敢忘效报之心,克振彝章,必光僉议。” 宋 陆游 《谢赐历日表》:“詔班新历,虽举彝章;地近清都,独先下拜。” 清 顾炎武 《十庙》诗:“三灵俄乏主,一代沦彝章。”
分類:常典旧典
《漢語大詞典》:上章
十干中“庚”的别称,用以纪年。尔雅·释天:“﹝ 太岁 ﹞在庚曰上章。” 隋 许善心 《神雀颂》:“岁次上章,律谐大吕,玄枵会节,玄英统时。” 清 钱谦益 《闻母邹太君七十序》:“谨书之以为序。时上章困敦十一月初五日。” 鲁迅 《祭书神文》序:“上章困敦之岁, 贾子 祭诗之夕, 会稽 戛剑生 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而缀之以俚词。”
(1).向皇帝上书。后汉书·百官志二:“﹝公车司马令﹞掌宫南闕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徵诣公车者。”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 伯美 为 湖南 宪, 牟濚 叔清 知 衡阳 ,行移之间,微有牴牾, 伯美 遂上章劾 叔清 。”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四:“时丞相 朮虎高琪 擅权,变乱祖宗法度,公上章劾之。”
(2).道士上表求神。晋书·王献之传:“ 献之 遇疾,家人为上章,道家法应首过,问其有何得失。”隋书·经籍志四:“又有诸消灾度厄之法,依阴阳五行数术,推人年命书之,如章表之仪,并具贄币,烧香陈读。云奏上天曹,请为除厄,谓之上章。”
《漢語大詞典》:三章
(1).三条法律。 汉高祖 刘邦 率兵进入 咸阳 时,与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见史记·高祖本纪。 明 王象春 《书项王庙壁》诗:“三章既沛 秦川 雨,入关又纵 阿房 炬。” 清 蒋业晋 《徙兵行》:“重臣遥遥仗节鉞,抚循备至逾三章。”
(2).泛指简单明确的法律或规章。南史·袁昂传:“莫严五辟於明君之朝,峻三章於圣主之日。”
《漢語大詞典》:金章
(1).金质的官印。一说,铜印。因以指代官宦仕途。 南朝 宋 鲍照 《建除》诗:“开壤袭朱紱,左右佩金章。” 钱振伦 注引文选·孔稚圭〈北山移文〉注:“金章,铜印也。” 唐 杜甫 《陪柏中丞观宴将士》诗之一:“无私齐綺饌,久坐密金章。” 仇兆鳌 注:“金章,金印也。” 宋 柳永 《玉楼春》词:“星闈上笏金章贵。重委外臺疏近侍。”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告变》:“愧不能麟符倒用搜奸党,只好死抱金章瘗 北邙 。”
(2).古代高级官员的官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 鱼朝恩 ﹞翌日於上前奏曰:‘臣幼男 令徽 位处众僚之下,愿陛下特赐金章以超其等。’上未及语,而 朝恩 已令所司捧紫衣而至, 令徽 即谢於殿前。上虽知不可,强谓 朝恩 曰:‘卿儿着章服大宜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