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竭诚(竭誠)  拼音:jié chéng
十分诚恳。如:「我们竭诚欢迎海外学人返国服务。」
《国语辞典》:竭诚欢迎(竭诚欢迎)  拼音:jié chéng huān yíng
极尽真诚,高高兴兴的迎接。如:「我们竭诚欢迎所有归国参加庆典的侨胞们。」
《国语辞典》:竭诚尽节(竭诚尽节)  拼音:jié chéng jìn jié
竭尽忠诚和气节。《隋书。卷七一。诚节传。游元传》:「公之弟兄,青紫交映,当谓竭诚尽节,上答鸿恩。」
《国语辞典》:尽心竭诚(尽心竭诚)  拼音:jìn xīn jié chéng
竭尽心中的诚意。汉。张禹〈奏事〉:「以臣下各得尽心竭诚,而事公明。」唐。欧阳詹〈泉州刺史席公宴邑中赴举秀才于东湖亭序〉:「公斯宴则风移教行其间矣,真尽心竭诚奉主化民之宰也。」
《国语辞典》:尽节竭诚(尽节竭诚)  拼音:jìn jié jié chéng
竭尽忠诚、志节。《魏书。卷五一。吕罗汉传》:「自非尽节竭诚,将何以垂名竹帛?」也作「尽诚竭节」。
《高级汉语词典》:竭诚尽瘁
尽心尽力
《分类字锦》:竭诚尽敬(竭诚尽敬)
束晰补亡诗竭诚尽敬亹亹忘劬
分类:
《漢語大詞典》:沥恳(瀝懇)
犹竭诚。披露诚心。 唐 司空图 《华帅许国公德政碑》:“沥恳固让,拜章累陈。”《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七》:“今以明庭百辟,列土诸侯,中外同辞,再三沥恳。”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钱瑞返魂》:“復出沥恳,始得归。”
《漢語大詞典》:乃情
竭诚。后汉书·袁安传论:“ 袁公 竇氏 之间,乃情帝室,引义雅正,可谓王臣之烈。” 李贤 注:“乃情,犹竭情也。”
分類:竭诚
《國語辭典》:摅诚(攄誠)  拼音:shū chéng
开诚。如:「吾人当摅诚相待。」
分類:竭诚
《漢語大詞典》:沥款(瀝款)
犹竭诚。 唐 刘禹锡 《唐故邠宁庆等州节度观察处置使史公神道碑》:“吾发使数辈以侦之。其还也,僉曰尔父沥款於宾筵,尔母抗辞於帘下,愿絶姻以立效。” 唐 李德裕 《奏银妆具状》:“臣窃以鵁鶄鏤牙,至为微细, 若水 等尚以劳人损德,沥款效忠,当圣祖之朝,有臣如此,岂明王之代,独无其人?”
分類:竭诚
《國語辭典》:启沃(啟沃)  拼音:qǐ wò
1.启,开启;沃,灌沃。语本《书经。说命上》:「启乃心,沃朕心。」后以「启沃」指竭诚开导,辅佐君王。《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凡尔在朝,咸思匡救,献替可否,用相启沃。」唐。白居易〈策林三。三十八君不行臣事〉:「君之心膂,待宰相而启沃。」
2.启发灌注。如:「同学经过导师的启沃,思想渐渐地成熟了。」
《國語辭典》:沥血(瀝血)  拼音:lì xuè
1.滴血、流血。元。郝经〈赵邈龊伏虎图行〉:「铁须张磔疑有声,赤吻沥血犹带腥。」
2.自刺皮肤使出血。古人常用以立誓以表决心。如:「沥血以誓」。《水浒传》第一一一回:「就押生禽到伪统制卓万里、和潼,就那里斩首沥血,享祭三位英魂。」
3.形容竭诚相示。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國語辭典》:死心  拼音:sǐ xīn
1.断绝意念。《红楼梦》第一九回:「且凡老少房中所有亲侍的女孩子们,更比待家下众人不同,平常寒薄人家的小姐也不能那样尊重的。因此他母子两个也就死心不赎了。」
2.竭诚尽意,报效至死的决心。《战国策。赵策四》:「今太子走,诸善太子者,皆有死心。」《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伏见前司隶校尉李膺、太仆杜密、太尉掾范滂等,正身无玷,死心社稷。」
《漢語大詞典》:克忠
谓事君能竭诚尽心。书·伊训:“居上克明,为下克忠。” 孔颖达 疏:“事上竭诚。” 蔡沉 集传:“言能尽事上之心。”
分類:竭诚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