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竹尊者
谓竹林中最长最大的竹子。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崇胜寺 后有竹千餘竿,独一根秀出,人呼为竹尊者。” 宋 黄庭坚 有《题竹尊者轩》:“平生脊骨硬如铁,听风听雨随宜説,百尺竿头放步行,更向脚跟参一节。”
《漢語大詞典》:竹瀁
亦作“ 竹养 ”。 竹浪。指成片的竹林。 宋 梅尧臣 《登采石山上广济寺》诗:“短篱遮竹瀁,危路踏松根。” 宋 梅尧臣 《腊笋》诗:“南冈深竹养,下有鷓鴣鸣。”原注:“养,去声。” 清 朱彝尊 《拙宜园补题为杨耑木赋·竹瀁》:“一匳清镜拭花南,冷翠千梢蘸嫩蓝。”
分類:竹林
《漢語大詞典》:山箐
(1).山中大竹林。元史·塔海帖木儿传:“ 塔海帖木儿 以四百人追至山箐中,大败之,擒 阿蒙 以归。” 明 无名氏 《招捕总录》:“ 奚卜薛 遣其部落 阿侯 拒战,败,逃入山箐。”
(2).指丛生竹子的山谷。彝族史诗《梅葛》第一部二:“兄妹在高山顶上滚石磨,哥在这山滚上扇,妹在那山滚下扇。滚到山箐底,上扇下扇合拢来。”
《漢語大詞典》:邃竹
深密的竹林。 宋 杨泽民 《满庭芳》词:“一径幽通邃竹,松风漱,石齿溅溅。”
分類:深密竹林
《漢語大詞典》:箐峒
竹林中的山洞。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二》:“今之皇木径亦逾丈,其最中为栋者,每茎价近万金……然 川 贵 箐峒中亦不易得也。”
分類:竹林山洞
《漢語大詞典》:竹中高士
谓竹林中的隐者。 南朝 宋 郑缉之 《永嘉郡记·竹中高士》:“ 乐城 张廌 隐居颐志,家有苦竹数十顷,在竹中为屋,常居其中。 王右军 闻而造之, 廌 逃避竹中,不与相见,一郡号为竹中高士。”
分類:竹林隐者
《漢語大詞典》:竹林的故事
短篇小说。冯文炳作。1925年发表。以竹林为背景,用第一人称手法,描述农家女阿三从童年到结婚几个生活片断,塑造出一个贤惠乖巧的女性形象。作品具有田园般的诗情画意,风格冲淡朴实。
《國語辭典》:竹林之游  拼音:zhú lín zhī yóu
本指竹林七贤常于竹林之下游集。见《晋书。卷四九。嵇康传》。后用以比喻亲密的友谊或淡泊名利的君子之交。
《國語辭典》:竹林七贤(竹林七賢)  拼音:zhú lín qī xián
晋朝的山涛、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七人,崇尚老庄之学,轻视礼法,规避尘俗,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纵情清谈,故称为「竹林七贤」。
《漢語大詞典》:竹烟波月(竹煙波月)
雾气中的竹林和月照下的波纹。喻月光下优美的景色。 唐 白居易 《〈池上篇〉序》:“酒酣琴罢,又命乐童登中岛亭,合奏《霓裳散序》,声随风飘,或凝或散,悠扬於竹烟波月之际者久之。”
《漢語大詞典》:竹菜
(1).植物名。生竹林下,羽状复叶似水芹,茎叶皆细而可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菹藏生菜法:“竹菜菹法:菜生竹林下。似芹,科大而茎叶细,生极穊。”
(2).鸭跖草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鸭跖草
《国语辞典》:茂林深竹  拼音:mào lín shēn zhú
茂密幽深的竹林。《红楼梦》第二回:「忽信步至一山环水旋,茂林深竹之处,隐隐有座庙宇。」
《国语辞典》:网伞菌(网伞菌)  拼音:wǎng sǎn jùn
植物名。担子菌类鳖蕈科竹荪属。生长在竹林湿地中,高十五至二十五公分,菌伞广钟形,长阔约三公分,有明显网格,菌柄圆柱形,白色,中空。也称为「罗伞菇」、「仙人帽」、「竹荪」、「竹笙」。
《漢語大詞典》:箐鸡(箐雞)
竹林中生长的鸟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箐鸡:“箐鸡产 水西 ,长尾白羽。羽之周遭,黑文缘之,如澹墨所画。或畜之,见人輒避去,终不驯扰。”《梅葛》诗第二部一:“高山箐沟里,橡子树叶盖起三间房,什么来住房?箐鸡野鸡来住房。”
竹林精舍
【佛学大辞典】
(堂塔)梵名Ven!uvana天竺五精舍之一。迦兰陀竹林之精舍也。在王舍城之傍。迦兰陀长者归佛以竹园奉佛而立精舍,是为印度僧园之嚆矢。(参见:迦兰陀)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竹园,为频婆娑罗王建筑以供佛说法的道场,在王舍城,也是佛教史上的第一座寺庙。
【三藏法数】
大智度论云:竹林精舍在耆阇崛山中,其地平坦,严净胜于馀处。佛曾于中说法,故有精舍,或云迦兰陀竹园。是也。(梵语耆阇崛,华言灵鹫。迦兰陀,无翻。)
迦兰陀竹林
【佛学大辞典】
(地名)Ka%ran!d!a-ven!u%vana,又云迦兰陀竹园,迦蓝陀竹园,迦陵竹园,迦邻竹园等。迦兰陀鸟所栖之竹林。又迦兰陀长者所有之竹林也。在摩竭陀国王舍城与上茅城之间。系迦兰陀长者所有,本与尼犍外道,后奉佛为僧园,是为印度僧园之初,所谓竹林精舍是也。慧琳音义四十一曰:「迦兰多迦,古云迦兰陀夷,或云羯兰铎迦,讹也。正云羯懒驮迦,大竹园名也,在王舍城。」西域记九曰:「初此城中(言上茅城)有大长者迦兰陀,时称豪贵。以大竹园,施诸外道。及见如来闻法净信,追惜竹园居彼异众。今天人师,以无馆舍。时诸鬼神,感其诚心,斥逐外道。而告之曰:长者迦兰陀,当以竹园起佛精舍,汝宜速去得免危厄。外道忿恚,含瞋而去。长者于此建立精舍,功成事毕。躬往请佛,如来是时遂受其施。」玄应音义五曰:「迦兰陀,鸟名也,其形似鹊。鞞纽婆那,此云竹林。谓大竹林也,此鸟多栖此林。」竹园精舍之缘起,详于中本起经上。然依因果经,四分律,则为瓶沙王所施与。四分律五十(房舍犍度)曰:「尔时世尊,在王舍城。摩竭王瓶沙,作如是念:世尊若初来所入园,便当布施作僧伽蓝。时王舍城,有迦兰陀竹园,最为第一。时世尊知王心念,即往迦兰陀竹园。王遥见世尊来,即自下象,取象上褥,叠为四重。敷已,白佛言:愿坐此座。世尊即就座而坐。时瓶沙王,操金澡瓶,授水与佛。白言:此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最为第一。今奉施世尊,愿慈悯故为纳受。(中略)王瓶沙,闻世尊听众僧作房舍,欲于迦兰陀竹园,作大讲堂如王住殿,一切所须,供给具足,佛言听作。」因果经四曰:「时频毗娑罗王,知佛受请住竹园已,顶礼佛足,辞退而去。王还城已,即敕诸臣,令于竹园,起诸堂舍。种种庄饰,极令严丽,悬缯幡盖,散花烧香,悉皆办已。即便严驾,往至佛所。头面礼足,而白佛言:竹园僧伽蓝,修理已毕。唯愿世尊,与比丘僧,哀悯我故,往住彼也。」以上竹林精舍施与者虽有二说,然是混杂园林之寄附者与精舍之施与者。盖竹园系长者迦兰陀所寄附,其园中精舍为频婆沙罗王建立奉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