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愚拙  拼音:yú zhuó
1.愚昧笨拙。《韩非子。用人》:「如此则上无私威之毒,而下无愚拙之诛。」《三国演义》第一○四回:「臣亮赋性愚拙,遭时艰难。」
2.对人自谦之辞。如:「不揣愚拙,谨献刍言。」
《漢語大詞典》:短拙
(1).浅陋笨拙。常用作谦辞。旧五代史·唐书·卢程传:“尝命草辞,自陈短拙,及留职务,又以为辞。” 宋 苏辙 《辞召试中书舍人状》:“顾臣才力短拙,重以衰残,曾未逾年,致身华近,必貽公议,难以自安。”
(2).谓短拙之见。 宋 司马光 《三省咨目》:“ 光 比日牵强入朝,欲与诸公商议数事,贡其短拙,以求采择。”
《國語辭典》:拙计(拙計)  拼音:zhuó jì
不高明的计谋。唐。杜甫〈咏怀诗〉:「多忧污桃源,拙计泥铜柱。」《三国演义》第七回:「子柔之言,直拙计也。兵临城下,将至壕边,岂可束手待毙!」
分類:笨拙计谋
《漢語大詞典》:百拙
事事笨拙。 宋 黄庭坚 《和答魏道辅寄怀》之十:“机巧生五兵,百拙可用过。” 元 萨都剌 《鹦鹉曲》:“偶然持赠百拙人,眉眶眼精生丑色。”
分類:事事笨拙
《漢語大詞典》:丑拙(醜拙)
丑陋笨拙。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吾见世人,至无才思,自谓清华,流布丑拙,亦以众矣。” 唐 张鷟 游仙窟:“下官遂作而谢曰:‘沧海之中难为水,霹靂之后难为雷。不敢推辞,定为丑拙。’”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碧云寺》:“ 卓锡泉 傍一柳纍纍若负癭,形甚丑拙,众呼癭柳。”
分類:丑陋笨拙
《國語辭典》:痴肥  拼音:chī féi
形容人肥胖臃肿,迟钝不灵。如:「研究发现睡眠不足的人较容易造成痴肥、过重的状况。」
《漢語大詞典》:拙艰(拙艱)
笨拙呆板。 晋 潘岳 《闲居赋》:“有道吾不仕,无道吾不愚,何巧智之不足,拙艰之有餘也。”
分類:笨拙呆板
《漢語大詞典》:浅拙(淺拙)
(1).浅薄笨拙。 唐 康骈 剧谈录·广谪仙怨词:“ 駢 因更广其词,盖欲两全其事,虽才情浅拙,不逮二公,而理或可观,貽诸识者。” 宋 苏辙 《欧阳公所蓄石屏》诗:“世间浅拙无与敌,比拟赖有公新书。”
(2).谦词。指自己的见识,见解。 宋 陆游 《福建到任谢表》:“敷陈浅拙,应对参差。”
《漢語大詞典》:蠢然
(1).动貌。《阴符经》下篇:“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易纬乾坤凿度卷上:“画坤为人门,万物蠢然,俱受荫育。”《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袁祖德布告一》:“刻下叛党蠢然思动,四乡匪徒不断滋扰。” 张鼎丞 等《闽西三年游击战争》:“当地反动派见 粤 军活跃,都蠢然而动,积极配合。”
(2).笨拙迟钝的样子。 宋 欧阳修 《言青苗钱第一札子》:“至於田野之民蠢然,固不知《周官·泉府》为何物。” 明 沈榜 《宛署杂记·三婆》:“蠢然匹妇非若艳巧之可倾人城国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乡人皆言其蠢然一物,乃有此福,理不可明。” 沙汀 《一个秋天的晚上》:“但他蠢然一笑,又叹一口气,终于放下决心,站起来了。”
《漢語大詞典》:钝迟(鈍遲)
迟钝;笨拙不灵。 明 徐渭 《赠李长公序》:“一涉孝弟事,则见以为迂阔钝迟,徒老生耳,一切置不讲。”
《漢語大詞典》:根钝(根鈍)
佛教语。谓根性笨拙。 唐 顾况 《虎丘西寺经藏碑》:“ 况 受经於叔父,根钝智短,曾不得乎少分。” 唐 独孤及 《诣开悟禅师问心法次第寄韩郎中》诗:“障深闻道晚,根钝出尘难。”
《漢語大詞典》:钝拙(鈍拙)
迟钝笨拙。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 唐 李绅 《七年初到洛阳寓居》诗:“惟有门人怜钝拙,劝教沉醉洛阳春。” 明 刘基 《杂诗》之八:“胡为化为鳩,钝拙无与匹。” 王西彦 《死在担架上的担架兵》:“造成他这种地位的,并不是由于他的聪明机警,而是由于他的钝拙和近乎可笑的忠诚。”
分類:迟钝笨拙
《漢語大詞典》:痴计(癡計)
笨拙的主意。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词:“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词:“柳全疏,松尚幼,怕摧残。傍人笑我痴计,管钥费防闲。” 元 刘因 《南楼怀古诗》:“区区蓼花咏,痴计欲何成。”
分類:笨拙主意
《漢語大詞典》:艰拙(艱拙)
笨拙,愚昧。 宋 曾巩 《福州回曾侍中状》:“顾兹艰拙,利在退藏。虽有心诚嚮往之勤,而无书记候问之礼,敢期眷与!” 宋 刘挚 《谢监衡州盐仓表》:“伏念臣稟生艰拙,遭世盛明,学不能穷理而知几,材不足趣时而适变。”
分類:笨拙愚昧
《漢語大詞典》:拙薄
笨拙浅薄。 南朝 梁 何逊 《临行公车》诗:“道胜多增荣,拙薄终难化。” 唐 李白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诗:“拙薄谢明时,栖闭归故园。”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拙薄才无取,疎庸职不专。”
分類:笨拙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