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管 → 筦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分民
(1).古时分封土地,其地居民随同划归受封者管辖,谓之分民。国语·齐语:“ 桓公 择是寡功者而讁之,曰:‘制地、分民如一,何故独寡功?教不善则政不治,一、再则宥,三则不赦。’” 汉 贾谊 《过秦论》:“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汉书·地理志下:“古有分土,亡分民。” 颜师古 注:“有分土者,谓立封疆也。无分民者,谓通往来不常厥居也。”
(2).谓将国用所需寄付于民。管子·乘马:“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善分民也;圣人不能分民,则犹百姓也。于!已不足,安得名圣?” 郭沫若 等集校引 许维遹 曰:“分,犹予也。《戒篇》‘以财予人者谓之良’……予民,谓託业於民。”一说,谓使民各安其位分。见 尹知章 注。
《漢語大詞典》:管摄(管攝)
亦作“筦摄”。 管辖统摄。子华子·阳城胥渠问:“人之所以相君长者,类也;相使者,形也;相管摄者,气也。”朱子语类卷九五:“神是心之至妙处,所以管摄动静。”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予少日联句颇多,当对垒时,各出己意,不相管摄,寧得一一当意。” 清 龙启瑞 《答罗生书》:“僕居乡无尺寸柄,徒以当道信任,筦摄通省枢要,事又不无分任,岂能悉听指撝?”
《國語辭典》:环境(環境)  拼音:huán jìng
1.泛指地表上影响人类及其他生物赖以生活、生存的空间、资源以及其他有关事物的综合。
2.周围地方的状况。《新唐书。卷一四三。王翃传》:「时江南环境为盗区,凝以彊弩据采石,张疑帜,遣别将马颖,解和州之围。」宋。洪迈《夷坚甲志。卷九。宗本遇异人》:「二月,环境盗起,邑落焚刘无馀。」
《漢語大詞典》:食租
(1).享用所管辖地区或封邑的赋税。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冬十月,始置名号侯”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晋 王沉 魏书:“重名号侯爵十八级……五大夫十五级,铜印环纽,亦墨綬,皆不食租。”参见“ 食租衣税 ”。
(2).指地主收取田租剥削农民而生活。 彭湃 《海丰农民运动》:“呀!这是命中注定的,食租的久久是食租,耕田的久久是耕田。”
《國語辭典》:食租衣税(食租衣稅)  拼音:shí zū yī shuì
以百姓缴纳的租税为官员的薪俸。《史记。卷三○。平准书》:「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贩物求利。」也作「衣租食税」。
分類:收取赋税
《漢語大詞典》:中畿
(1).王畿,京都管辖的地区。晋书·桓温传:“廓清中畿,光復旧业。”资治通鉴·晋哀帝隆和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中畿,王畿也。周礼九畿,王畿方千里,其外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蕃,皆以五百里言之。王畿在九畿之中,故曰中畿。” 南朝 宋 何承天 《君马篇》:“愿为范氏驱,雍容步中畿。”
(2).泛指中原地区。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后贤志·文立:“ 诸葛亮 、 蒋琬 、 费禕 等子孙流徙中畿,宜见敍用,一则以慰 巴 、 蜀 民之心,其次倾 东吴 士人之望。”
《國語辭典》:邦甸  拼音:bāng diàn
京畿,古代天子直辖的地方。《书经。武成》:「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笾。」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卷三七。为耆老等请复尊号表》:「况臣等得生邦甸,幸遇盛明,身体发肤尽归于圣育,衣服饮食悉自于皇恩。」
《國語辭典》:飞地(飛地)  拼音:fēi dì
指行政上隶属于甲地,而所在却在乙地的土地。
《漢語大詞典》:分统(分統)
(1).分别统率。旧唐书·中宗纪:“时召诸府折衝兵五万人分屯京城,列为左右营,诸 韦 子姪分统之。”
(2).犹统辖,管辖。 清 洪升 《长生殿·觅魂》:“想那分统处量也不小。”
《漢語大詞典》:不牧
不受管辖。汉书·韩安国传:“非威不能制,彊弗能服也,以为远方絶地不牧之民,不足烦中国也。” 颜师古 注:“不牧,谓不可牧养也。”
分類:不受管辖
《漢語大詞典》:统内(統内)
管辖范围之内。 南朝 梁 江淹 《赐赦交州诏》:“可曲赦彼州,统内咸同旷泰。”南史·吴明彻传:“ 明彻 雅性刚直,统内不甚和。”
分類:管辖范围
《國語辭典》:领海(領海)  拼音:lǐng hǎi
位于一国领陆及河川以外,邻接本国海岸,可行使国家主权的海面。国际公法原规定以三浬为领海界线,但近年各国多扩张为十二浬。
《國語辭典》:附属(附屬)  拼音:fù shǔ
附设或隶属。如:「附属中学」。
《漢語大詞典》:信地
军队驻扎和管辖的地区。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四折:“这 黄芦荡 就是 屠世雄 时常屯扎的信地,因此不曾另拨巡视的官。”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冤狱:“指挥 张国维 奉兵部令司游徼,而信地内盗戕国戚,惧且受谴,驰往求盗不得。”明史·宦官传二·高淮:“吏部尚书 李戴 、刑部尚书 萧大亨 皆劾 淮 擅离信地,挟兵潜住京师,乃数百年未有之事。”
《漢語大詞典》:实土(實土)
实际管辖的土地。宋书·州郡志二:“ 晋孝武 太元 中,於 淮南 侨立郡县,后割地成实土。”
分類:管辖土地
《國語辭典》:公海  拼音:gōng hǎi
不属任何国家主权范围的海域,对各国都一律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