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簪玉
《骈字类编》:簪髻
飞燕外传:赤凤始出少嫔馆,后适来幸,时十月五日。宫中故事,上灵安庙,是日吹埙击鼓,歌连臂踏地,歌赤凤来曲。后谓昭仪曰:赤凤为谁来?昭仪曰:赤凤自为姊来,宁为他人乎?后怒,以杯抵昭仪裙曰:鼠子能齧人乎?昭仪曰:穿其衣,见其私足矣,安在齧人乎?后孰视不复言。樊嫟脱簪叩头出血,扶昭仪为。拜后,昭仪拜,乃泣曰:姊宁忘共被夜长,苦寒不成寐,使合德拥姊背邪?今日垂得贵,皆胜人,且无外搏,我姊弟其忍内相搏乎?后亦泣,持昭仪手,抽紫玉九雏钗,为昭仪簪髻,乃罢。
《漢語大詞典》:蓍簪
以蓍草做的簪子。《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 出游 少源 之野,有妇人中泽而哭,其音甚哀。 孔子 怪之,使弟子问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妇人曰:‘乡(向)者刈蓍薪而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妇人曰:‘非伤亡簪也,吾所以悲者,盖不忘故也。’”后常用来比喻故物或故旧。《南史·虞玩之传》:“﹝ 齐高帝 ﹞赐以新屐, 玩之 不受。帝问其故,答曰:‘今日之赐,恩华俱重,但蓍簪弊席,復不可遗,所以不敢当。’” 前蜀 韦庄 《同旧韵》:“美价方稀古,清名已絶今。既闻留縞带,詎肯掷蓍簪。” 清 孙枝蔚 《虞玩之却屐图》诗:“新屐岂不好,云非臣所求。蓍簪与弊席,曾可弃之不。”
《骈字类编》:金簪
《骈字类编》:半簪
宋 林景熙 归白石故庐 一径苍苔供瘦策,半簪华发伴残书。
《漢語大詞典》:琼簪(瓊簪)
玉簪。《南齐书·崔祖思传》:“琼簪玉筯,碎以为尘;珍裘绣服,焚之如草。” 宋 张先 《酒泉子》词:“阑前偷唱击琼簪,前事总堪惆悵。” 清 洪升 《长生殿·寄情》:“试将银榜端详覷,不免抽取琼簪轻叩关。”
分類:玉簪